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静修课

(2016-06-16 14:34:29)
这个学期,我在班里开了一门课,叫静修课。
准确来说,这门课并非新增的课时而是将自习课改成的。这里恐怕有点擅自改变,自作主张之嫌,对学校的官方课程表也有点不够“尊重”。但是,这种改变却效果渐显,课室里少了喧闹,多了宁静,少了躁乱,多了安宁,孩子们的学习更专注,效率更高了,我甚至相信,“宁静致远”,这种改变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不敢说我这样做是出于一种教育者的理智,不想让孩子们也如当下的社会一样,变得心浮气躁,我也不敢说这是一种为人师者的责任,需要培养孩子的静气。老子曰:“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中国学生缺什么》一书的作者张丽钧大力呼吁,在学生身上培植一点静气。
我觉得,就算是为了管好自习课吧,也该让学生静下来。
这里,先说一下自习课。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中,“自习课”始终有着自己的名份,即使面对这些年来教改大潮,自习课依然名正言顺地占有一席之地。只是,长期以来的固有习惯,自习课又常被当作“不正规的课”,甚至也不计课时而让科任生厌,让班主任不想管又不得不管,自习课有时变成了自由课,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变得闹腾腾、乱糟糟,用广州话来说,乱如“一锅粥”。如果管了,又让工作量陡增,弄不好疲于应付,身心劳累,还让自习课失去了应有之义。
自习课不是自己学习吗?确实,区别于其他课程,“自习课”应该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但是,如果因此而让学生高度的“自由”和“自主”,由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局限性,其结果多半是“一放就乱”。如果管理过于简单又粗暴,其后果又是“一管就死”,学生无法养成自律,会越来越失去主体性,自主发展就成了空话。如何让这自习课变成让学生成长的好土壤,着实是一个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说到改名,在上学期上半段,初一新生初来乍到,年级又安排了科任老师看管,学生没出什么乱子,我没有对自习课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但是,后半段,随着科任老师的时不时缺勤,学生便蠢蠢欲动起来了,课室里,“麻雀飞进来,蝴蝶扇动翅膀了”,开始有了嘈杂之间,我不得不“严加看管”,并且将自习课改名为自修课,强调要自己管好自己,这样,总算是收复了一片“平静”的地儿。
到了这个学期,很多学生仿佛都炼成了“老油条”。由于之前过于强化他律,学生的“自律”似乎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课堂的平静很容易会因窗外的一丁点儿的声音而失去,也有借学习的名义而攀谈阔论的,这又让我陷入新的忙碌之中。
经过思考,我决定第二次将自习课改名,将自修课改变“静修课”,我要让学生一看到名字就能感受到其精神内核,先静其身,再修其心。当然,如果改改名字就解决问题的话,那也未免太学究太简单了。我从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吴敬琏先生所言的“制度重于技术”得到启发,将静修课的“制度”制定好,要求静守座位,自己学习,所有的活动均以安静的方式进行。当然在公布“制度”之前,我先口沫横飞地对“静修”进行了“美图”,搬出了张丽钧的《中国学生缺什么》,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白岩松在《静下来幸福就来》一书的封面上写的“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等等,最后,告诉他们,静以修身,因静生慧,“静修”能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能提高的不只是学习成绩,进而慢慢的改变气质、品格与精神状态。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我还设定一连串的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措施。同时,对值日班长委以重任,并进行“技术”指导。
我的静修课就这样开始了。
张丽钧说︰“所谓‘静气’,不仅仅是指让我们的身体安静下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灵魂安静下来。”
我始终期待和努力着。
为此,我还写下以下几行,让学生有不一样的感受:
静修课
                                                                      宁静,是此时此刻
                                                                      课室的色彩
                                                                      由那些柔和绵长的气息
                                                                      调和而成
                                                                      没有轻声,也没有细语
                                                                      只有书页
                                                                      如风翻动落叶的声音
                                                                      然后,就是
                                                                      时光,如一颗颗豆子
                                                                      在噼噼啪啪的
                                                                      萌芽

【七星游客   陈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