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汇管理看“瘦肉精”事件出现的必然
(2011-03-23 20:54:56)
标签:
杂谈 |
从双汇管理看“瘦肉精”事件出现的必然
今年315打假打倒了济源双汇,该公司竟然出现恶意指定收购有问题的、添加“瘦肉精”的猪肉,真是令人不可想象。
做为国内的肉制品的龙头——双汇敢帽天下之大不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甘当第二个“三鹿”,管理者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而且一年前雨润曾查到产品中含有“瘦肉精”,双汇真的是忘了自查吗?仅仅是一个济源工厂的失职吗?答案是当然是否定的。
在元旦前,本人曾与水晶苍蝇拍先生探讨过双汇的管理和食品安全的问题,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应验了。下面是当时的一些对话,由于考虑原博主个人的隐私,所以只将本人的一些言语记录如下(黑体字部分)。
·
这个行业一般很难垄断的,一旦企业做大后,食品安全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定时炸弹,而这对管理的要求极高,做到最后,为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付出会一直消耗掉所有利润。肉制品、牛奶制品和豆腐制品,都属于高风险食品行业。蒙牛、伊利等,其产品安全问题,如果不是在我们国家,而是在欧美,早就破产多次了。
·
另外,我属于食品类快消品行业内的。近期招聘员工时,经常有双汇的人员来面试。给我的映象是,如果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不应该有这么大的人员流失率。另外,双汇对各企业的管理太急功近利,要求企业管理者的目标就是赚钱,其它管理方面的要求,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要求,本人一直是怀疑的:10年前,其低温食品保质期3个月,当时市场上最大的低温肉制品雨润一般是15-30天,而后者是低温肉制品当时最大的厂家,且是国内低温肉制品的师爷,为什么双汇敢写保质期三个月,这里面问题多了,具体细节,请原谅本人不能细说。
·
感谢你的两次回复,自看到这个博客后,就比较喜欢博主这里,所以就多说了几句。对企业的选择,我喜欢管理简单的,行业本身没有比较大风险的,行业本身就存在较大风险的企业,应该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目标。肉制品行业说它风险大,因为这个行业微生物比较难控制,容易出食品安全事故,这不是捕风捉影,许多企业都是因为这个关门的。
双汇是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而且一直专注于本行业的发展(雨润老板早就将精力转向房地产了,正在房地产中开心的数钱)。但双汇能做到低温保质期3个月,加的全是防腐剂和添加剂(因为国内行业管理混乱,并没有全面的合理的相应管理制度),其并未将消费者的健康放在眼里。这种企业至少本人是不认可其价值取向的。其实对于企业来说,消费者才是真正的上帝。一切损害消费者的行为,最后市场都会加倍返还给企业。至于美丽的财报和风光的历史,都是皇帝的新装。——这是我对企业管理的一点见解,如有冒犯,敬请谅解。
·
雨润我有几个朋友在里面,分别是兰州公司、生产二部、四部的老总,所以对这个行业了解比较多一些。呵呵,许多时候放大镜看企业,可能正因为太了解这个行业,是很难认可这个企业。至于雨润,其老大五年前就远离了这个行业,一心在房地中发财(确实发了大财),就更不会长期看好了。
以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雀巢来说,它是远离我前面说的三大高风险食品行业的,最多的机会,最多的钱,它都不会做。
修正一下食品三大高危行业:应该是低温肉制品、低温奶制品和低温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