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周期性迷茫的朋友们(所谓人生的追求和意义)
(2012-08-18 17:57:35)
上周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自己很迷茫,不知道人生追求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我想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迷茫周期,从中学到现在,可能每几年就来一回。而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和事业婚姻等很多选择纠缠在一起。
其实这个问题和许许多多生命意义之类问题一样是个伪问题,很简单,没有智慧那是根本无法判断什么目标价值意义的,所以康德两大批判后还要写判断力批判,写到后来到底什么来保证纯粹理性的真理性?先验,那怎么保证先验的真理性?信仰,那怎么保证信仰?
所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前提是要有智慧,否则何来答案,只是一个平面上打转而已。那佛家追求自解脱?没有智慧怎么证悟到自解脱?所以价值意义这些不过是名相,一个名词罢了,想要这想要那都是空的,追逐权力财富都是空的。
记得,价值意义真理信仰什么都是可以洗脑的,自己的智慧才不会,然后你可以坚定不动摇。
缠师在讲论语时提到“習”字,幼鸟白日试飞,非常有意思,我认为“習”是鸟不断在与空气做校对,好比鱼不断在与水做校对,在不断自校对,人也如此,这便是“率性谓之道”,然后会有庄子的鱼之乐。小乐就是日常的乐趣,进一步就是佛家的大乐。所以我说天地烘炉人生豆萁相煎熬,一切煎熬化为滋养,但要化为滋养首先要将这天地看做你的躯壳,然后方能“自”校对,如泳池里的水是你身体,然后方能调整校对自己。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放大不断精微不断学习,然后可体会到“孔颜乐处”,体会到逍遥游的境界,这个过程其实和佛家修缘起是一样的,自校对其实就是在修缘起,庖丁解牛就是把原来的全牛的缘起突破了性空之,性空是对缘起的超越。这种滋养便是生命的汁液可以滋养智慧,到这里基本就是法我(天地人儒家圣人之道),然后可以入般若修菩提心。
一点浅见,希望对各位周期性迷茫的朋友们有所助益。
p.s. 生活中我们不断在应对,应对种种问题种种变化,但应对非自校对,因为并没有入心没有一个大我,因此只有徒劳疲于应对,和内心都是断掉的,那就更谈不上“率性”了。如果只是大城市一蜗居,谈什么平天下?天下如在家一样自在,才谈得上平天下。所以首先要入心,心学是入门,我们是被唯物主义害死了。
ps. 具体日常生活怎么做,参见《小周天》一文,没有循环,内外皆是死路,终归僵化。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