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人 酿 勃艮第酒——白葡萄酒的酿造(上)

标签:
法国葡萄酒勃艮第酿造杂谈 |
我尽力向老Bardet先生解释我的初衷:想在他起床的同时就开始纪录:一个勃艮第酒庄主在采收季忙碌的一天。却被他在电话那头迟疑的回答搅得自己都不知道怎样安排,他说:miao小姐,我将近10点才快吃完早饭呢,您⋯⋯不用来这么早。
http://s4/bmiddle/712bac0fgca674f49c253&690酿
我的脑子里总有一幅画面:凌晨四点伴着微弱的晨光和布谷鸟清幽的叫声,一个酿酒师打着手电筒窝在一棵葡萄树的阴影中。在他咬碎葡萄籽儿的那一刻,突然激动的回头大喊:就是现在了,伟大的一刻到来了,大家快收葡萄,这样才能成就伟大的葡萄酒!
当我在田里迎着早上10点的太阳,把这幅画面描述给Bardet先生听的时候,他哈哈大笑说,miao小姐,您忘记在电影里,天空上还要盘旋一架直升飞机用于采光呢!我们不是演员,我们是农民,好的农民是不会等到收获季节才忙起来,劳动平均分配在一年12个月份里,即使今天——采摘我寄予厚望的这片Clos des Perriers的时候,也是慢悠悠的来和田里的采摘者们打个招呼,到点上班,到晚上了就和家人一起休息。
http://s9/bmiddle/712bac0fgca6754e39f58&690酿
http://s9/bmiddle/712bac0fgca6751d55d78&690酿
可是今年,Clos des Perriers的葡萄的确令人担心。从南边来的强风几乎把保护葡萄的叶子全部掀开,暴露在暴雨与冰雹之下的葡萄,即使用单反相机的大光圈特写,都照不出多少美感。老Bardet先生在旁边默默地看着,一句话都没有说,但看样子,肯定是满满的心事。
http://s13/bmiddle/712bac0fgca675af7c28c&690酿
跟着载满葡萄的托车回到酒庄,霞多丽立刻进入气囊压榨机压榨,我记起去年在Lafon采摘,也同样纳闷为什么不需要分选挑拣葡萄,老Bardet先生笑呵呵的说:意义不大。气囊压榨机压出果汁以后,还要在铝合金桶中静置1-2天,以沉淀出杂质:“其实我在犹豫,是静置一天还是两天。”Bardet先生又开始自言自语了,他说:“2012年我该怎么来酿造呢?这是个问题。”
http://s1/bmiddle/712bac0fgca675dcb8940&690酿
“沉淀虽然加速了葡萄酒的氧化,但是静置能给与葡萄酒稳妥的性格与细腻的口感。不仅是不同的产地——根据年份,根据葡萄的状态,每一个酿造环节都是有弹性的。譬如炎热的2003年,采收完的葡萄到达酒庄时,葡萄温度是28摄氏度,而28摄氏度的果汁会直接开始发酵过程,哪里能让他们这么急切!我2003年的白葡萄酒完全优于其他酒庄,为什么?第一个原因就是:我立刻让他们静置,降温到18摄氏度,冷静下来!而其他大部分酒庄的2003年份往往用力过猛,并没有发挥出霞多丽雅致的一面——葡萄酒是艺术品,那酿酒人就不能缺少灵感。”
白葡萄酒的工序相对简单,澄清过后果汁直接送入橡木桶中开始发酵过程,酒庄一般用温度来控制发酵的开始与控制节奏。“其实从17摄氏度开始,葡萄汁就可以开始缓慢发酵了,温度稍高一些,发酵的就越来越快。” 快慢的选择又有弹性,老Bardet先生最喜欢用Comte Lafon来举例子:典型的Lafon白葡萄酒的酿造方式是精细地控温,让发酵过程变的极为缓慢,本来15天就能完成的糖分酒精转换,Lafon尽力控制在3-4个月来完成。“对大多数年份来说,这种精致的做法是能酿出很棒的葡萄酒,但是一旦遇到艰难的年份,这种办法往往不好——提取的过头了。” 刚入橡木桶的葡萄酒因为有较多糖分,密度稍大于水。等酒汁的密度大概与水差不多的时候,往往最要小心。酿成的葡萄酒密度总是轻于水,一般来说,正常的发酵时间大概在15-40天之间。
可是葡萄汁在地窖里,在橡木桶里,怎样控温?Albert Grivault家的系统绝对让人大开眼界:靠着墙并不平整的宽水槽,也就10厘米深。老Bardet先生每次说起来这项简单的创意就忍不住的自豪:这是我见过的最先进的温控系统:把热水简单的加入用过几十年的水槽,热气自然就腾开来。只要把末端的塞子扣好,一壶的热水总能撑到下一壶烧开,对30平米的酒窖来说,简直理想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