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研修 |
雷文军
下面是2024年1月19日刚刚考完的9省(安徽、河南、江西、广西、吉林、黑龙江、贵州、甘肃、新疆)联考数学试卷。此卷近500余万高三学子同台竞技,东西南北同一张卷子!规模之大、涉省之多、重视程度之高,实为前所未有。
全卷题目数量及分值与平时训练略有不同:大题目变成了5题,且最后2题都是17分!多选题变成了3题,填空变成了3题!如此设置,压轴题分值加大,试卷的区分度会明显很多!在增加区分度前提下,整体题量减少,也有利于学生充分的思考!
可以说,自本卷开始,我国高考数学卷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本卷所表达的命题思想与顶层设计是:适当减少题量,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解答题!同时加大题目的创新度与思维量!这样选拔的不是熟练工,不再是做题机器,就像很多竞赛一样,给5个小时做3个题!着重考核了考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
考后思考:今年高考卷会不会是这样形式?
我们可以参考以前的实例,2021年,教育部同样组织过一次8省联考!当时对多选题分值做了新的调整,而当年高考就是按新的标准赋分的!可以这么说,该套试卷的调整大概率会是今年高考卷的模板!至少会相对靠近!
该试卷难度较大,创新程度很高,思维量大,计算量也大,考查面很广,有意释放很多信息,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再做无用功。
如第8题,解析几何小题,先考虑图形特征进而谋求几何转化!千万不要死算!
第11题:本题通过构造发现是一次函数,瞬间秒杀!抽象函数已经成为新高考必考题型!如果常规去做,赋值与赋关系也行!但是论证比较麻烦,还是建议大家多积累一些同类知识!
第14题:可以说是竞赛题!罗马尼亚大师赛出现过!放这里难度较大,考试理解题意都费劲!本质是切比雪夫最佳逼近线的问题!但多了限制条件!我们也可以用双边不等式进行放缩解决!
第17题:立体几何无难题。立体几何常规的大题我们不怕,但是有些题是要警惕的!很多同学会被卡住!平行六面体的建系流程是固定的,平时就要积累好!此外,如果是小题遇到平行六面体还有其他的方法!
第18题:这样的解析几何,几乎不可能是原题!但解析几何题的几类非常重要的模型应该要牢记,此题的模型,发现G点在定直线上运动会简单很多!我们知道,高考更多考察构造性命题,所以要学会推导模型,切忌不要死记模型。这会让你记的所有结论变成考场上急躁不安的你。解析几何很大的学习误区是记忆结论。解析几何学习首先要有框架然后要有体系,最重要的是计算的优化和对于解析几何本身图形的识别。解析几何本身是一定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学好学通的,作为高考压轴题,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训练时间。
第19题:简直无从下手!有些考生连看都看不懂,那么复杂的上标、下标早烦了!本题熟悉或者了解置换群可以秒杀!如果熟悉费马定理也可以轻松拿捏!即使不熟悉命题背景,只要系统的有过训练,一定可以很快写出来!
新高考命题组特别喜欢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新概念题,特别是涉及密码学、离散数学、加密数学!这类问题看起来很难!其实读懂题,搞清楚定义非常简单,顺理成章就可以解决!但是我们平时接触的少,训练的更少,所以很多考生无从下手!其实,新概念问题也是要系统训练的!回顾教育部组织的几次联考,都有这样的新概念题!这是新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但由于题型太新,目前为止在高考卷中还没有出现!但我们可以预想,未来它一定会出现在高考卷中的。
总之,九省联考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思考,应该有所准备和应对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