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致学学以致用笃行致远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科研 |
工作室成员
人间最美三月天。今天是我们参加南京晓庄学院开展宁商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商洛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学习的第三天。
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南京东庐中学原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陈康金校长的《立人、兴师、强校——教育科研与学校教学改革》报告;下午,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扬州大学在读教育博士、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教科室副主任张志强主任同我们一起分享《大单元统摄下的高中单元整体教学》。陈康金校长用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教改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思维和态度方式。
陈校长的报告,我们看到了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都是在不断摸索中改进、前进;我们也了解了基于“讲学稿”教学法的三点课堂教学法: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若不然;二要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更要助人自渔;三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要己所欲,慎施于人。让我们明白教改实践需要平衡兼顾的智慧,要用研究的思维、态度和方式去面对、去突破;陈校长“用以致学,学以致用”的管理和教学经验让我们获益匪浅。聆听陈校长的报告,让我们每个人眼里有希望,心中有力量,脚下有方向!
下午,张志强主任为我们做了《大单元统摄下的高中单元整体教学》的报告。
作为最后一批使用新教材的我们,面对教材,可谓“摸着石头过河”。张主任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就“众说纷纭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大概念教学”“大概念、任务型教学、单篇教学”三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即语文学习要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才会摆脱“一味刷题”的尴尬处境。他以“整本书阅读”中的《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为例,为我们生动地讲述了怎么用《白鹿原》《孔乙己》等小说印证《乡土中国》中的观点,促进不同文本、不同学科繁荣碰撞、比较、参验和融通。以大概念勾连课内外,既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天地,又落实了学科育人的责任。他模仿毛主席和作品中人物的语调为我们进行情景式“讲述”,让在场的老师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热情鼓掌,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我们都为张主任的丰富学识和深刻思想所折服。一场学术的盛宴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两场专家盛宴,使我们大受启发的同时,更让我们坚定了教书育人的初心。我们相信,在这些专家学者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