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班主任经验交流做一名有爱心、有耐心的班主任
(2019-06-28 17:17:1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研修 |
做一名有爱心、有耐心的班主任
丹凤中学
我从2004年9月开始工作以来,就开始担任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深刻的体会到失败的苦涩,和成功的甘甜。
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对学生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学生确实“老实”了,但班级的各项工作总搞不到前面去。后来,请教了许多老班主任,学到了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学生开始活跃起来,班级工作也有了起色。再后来,读了《学生心理学》和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书,才真正认识到,对学生的爱才是最高的教育艺术,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爱,具有神奇的力量,是最高的教育艺术。
一、懂得赏识和激励每一位学生
怎样对待学生的错误呢?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我们如果不允许学生这样,不允许学生那样,动辄惩罚,其结果学生的错误是少了,但是创新的行为也没有了,我想,这种以牺牲学生创新的天性为代价换来的教育结果,是一种赊本买卖。
人有假恶丑,也有真善美,教育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弱化学生的假恶丑,发展学生的真善美。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某些短处耿耿于怀,而应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长处上。教育的重点就是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强势,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每个学生都能熠熠闪光。
二、从爱做起,抓细节、促发展。
1、管理学生要建立一个好制度。
班级的常规管理中,出勤看似很小的一个班级常规工作。在很多学生看来是一个无足轻重。迟到一分钟,绝不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学习,因为一分钟的学习我能得到什么?但是迟到问题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
一个洁身自好严格自律的人,在一些错误面前,总会给自己一个严肃的警告:“不能去做”,所以他总是能在错误面前止步。而在他第一次犯错时要经历激烈的思想过程,在做错事以前总有一种恐惧感和罪恶感。而经历错误之后,反而有点心安,做错之后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不进行教育的话,进而去犯更多或更大的错误。久而久之,就陷入深渊不可自拔。甚至在班级当中,有一种“我是差生我怕谁”的感觉。此时再进行教育的话,就难于上青天啦。这就人们常说把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2、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善于发现班级中的亮点,寻找一些贴近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素材。比如说:树立一些良好的各种榜样,或是学习品质优秀;或是道德品质过硬等等。以此来促使班级多方面的转化,使班级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一个班级中,免不了会有少数后进生,班主任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不能仅看到“短”处而见不到“长”处,从而以偏概全。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如有的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高,但助人为乐;有的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外表沉默寡言,却能独立思考,对有些问题常有独到的见解:有的虽然一时落后于人,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等等。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班主任可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优点”。因而促进自向的转变。从多方面寻其亮点,有意识去扩大,以期点燃更多的亮点。
三、有一颗平常心,要会自得其乐。
如果是班主任,就不要抱怨,要有一颗平常心,要从苦中寻求快乐。我们要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凡事要换一种角度着想,合理排解自身的消极情绪。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创造真善美活人的艺术雕塑家。”“亲其师”才能更好的“信其道”。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