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小论之二

(2018-02-11 14:24:16)
标签:

杂谈

南朝时佛教鼎盛,王室诸公皆好佛法。宰相萧子良更是亲自为僧众分食送水。物极必反,当时就有著名的无神论者范缜,四处宣扬无佛。
        萧子良就对范缜说,你不信因果,可是人怎么就有的富贵,有的贫贱呢?范缜回答,人生就好像树上的花一样,同时开放,一阵风吹来,四处飘散,有的拂过帘幕帷幔落在茵席之上,有的穿越篱墙坠入粪溷之中,落在茵席之上的,就是殿下您了,坠入粪溷,也就是厕所中的,就是在下我了。富贵贫贱虽然不同,但您说说,这有什么因果关系?!
        那个时代,有神论是主流,范缜却偏偏著《神灭论》,弄得朝野喧哗,人人见了他都恨不得把他脑袋瓜揭开,取走里面那些奇怪的想法。
        无疑,无神论者应该都很自信,精神极其强大。当今社会,主流是无神论,但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迷信点什么。就算唯物论一统天下,宗教几乎要灭绝的极端年代,偷偷地迷信点什么,也应该是大多人的状态。范缜们可能是对的,现代科学探索到的世界,没发现什么神灵,只是无边浩瀚的空旷死寂火热冰冷的物质。但天空之下的我们,活在现实的世界里,就有贵贱穷达的差别。有的生而为松,有的生而为苗。有时候松郁郁在涧底,有时候苗离离在山上。混得好的混得不好的,只要不能极其自信超然物外的,难免会为自己的处境找一些理由,或坠入因果报应,或相信宿命,悟性高的醉心于宗教,悟性低的痴情于神鬼。
人生的境遇,固然不能简单的和落花比较。花没有思想,飘哪儿算哪儿;人有想法,方向由自己决定。但我们不能决定我们在社会这颗树上开花的位置,也决定不了风吹的方向。况且,松就算是在涧底还是松,苗就算是在山上还是苗。花落在茵席上落在粪溷里,都还是花,一样的干枯凋谢。境遇什么的,并不是全部的人生。
范缜倒没有因为落在粪溷里怨天尤人,反而自得其乐。萧子良派王融对他说,以你的才华,做官做到中书郎,应该不是问题,你现在故意乖剌宣扬这样的谬论,太可惜了!
这让我想到,在中国,国人除了对做官感兴趣,做官之余写点诗文以寄寓情怀外,对自由独立思想的奥义知之甚少。文学或者其他技艺,只不过是作为谋取做官的工具罢了。这大概也是社会的应有之义吧,人和人的组合,就需要有驭人之道。很少有人能独立的从文学或其他技艺中找到无需依附的生存价值。至于特行独立的思想家如范缜,不受人待见,不能被别人理解其存在的意义,也就可以理解了。乃至到了当下,我们竟然变本加厉,几乎把一切本来可以独立自由存在的东西,都被集体胁迫依附于权力了。
        范缜的回答足够自信,也让我们游离在权力之外,无法坚定自己信仰理想的小人物感到惭愧万分。
        他说,如果我范缜要贩卖我的论调做官,早就做到尚书令左右仆射了,一个中书郎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应该真的有些本事,一个成熟的思想家,应该对自己还是了解的。好在那个年代的文人,还终究在做官的体系里,他最终入梁后还是做到了中书郎。如果在现在,张嘴乱说一气,就算他想做官,也怕是不能。我们能记住范缜,也不因为他做官,反倒是他的乱说。仅仅一部《神灭论》,也让无神论者范缜比有神论者萧子良活得长一些。然而,身前与身后,那个重要,谁又说得清楚?杜甫就知道他身后应该很有名,怎奈活着的时候,难过得要死。
        如果不想太多,范缜人生如花,茵席粪溷的比喻,很形象,让人心生感慨。用来掩盖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失败,也是很有用的类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史小记
后一篇:养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