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凉看洗马

(2018-02-09 20:34:54)
标签:

杂谈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池在济宁州境)
        杜甫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杜甫在漫游齐赵时,与任城许主簿有过较密切的交往。两人同游兖州城外南池时,是一个八月的秋天。齐鲁大地的雨季刚刚结束,河流城壕沟洫水位上涨,远在历下古城的涌泉,因为流淌在山区石灰岩间隙间的地下河水量充沛,在平原岩浆岩的阻迫下,正值喷涌的最佳时节,后来由曾巩命名的趵突泉,三股泉水奋涌如轮,达三尺之高。
         暑热渐渐褪去,阴雨天刚刚放晴不久,正午的太阳似乎还有一些秋热,向晚的天气已经变得十分凉爽。诗人和许主簿乘着小船,顺着着兖州城南城墙下宽阔的护城河缓缓划过,南岸的树林笼罩在一片杂乱的蝉鸣声中,显得更加苍翠森郁,夕阳的辉光映在清澈的河水中,粼光闪耀,古老的兖州城南城墙和城楼在沐在一片柔和的光辉之中。
        有人牵着马匹在河边的浅水处洗马。马匹安静的矗立在水中,任凭主人把清凉明亮的河水浇在身上,然后用刷子细细地刷着。偶尔有水滴钻劲眼鼻,噗噗的打几个响鼻,甩甩脑袋。
        河流南岸的南池,垂生于水面密叶下的菱角,经过一场连绵的秋雨,放晴后不几天就成熟了。采菱人乘着小舟,一株株从水中拔出,露出紫红色累累果实。湖岸边的蒲草已经开始枯黄,失去往日的青葱碧绿,倾折在水面上,在夕阳中的水影里,明暗交错,随意勾勒出杂乱的线条,却又有天然的和谐,呈现着水墨般简洁淡雅的美。
        明朝就是白露的节气了,不由让人想起遥远的家乡。
        “晚凉看洗马”,这样的画面,很适合用山水画的手法来描摹。画面的中心应该是在小舟上漫流于河心的诗人,和友人坐在船头出神眺望,视线所及的水岸边次第有城郭林木正在洗马的人。简约明了,让人沉浸迷恋的,却在画面之外。
        宁静而不失活泼的画面,因为诗人的存在,而显得肃穆沉谧。
        简单的诗句,却因为看的片刻出神,将瞬间的印象转化为一种沉静绵长的情绪,一种触动我们对光阴荏苒的敏锐觉察的姿态。
        我们有很多这样出神的时刻,正是某个瞬间的印象,把我们的魂灵从渺小偶然的生命体中释放出来,悠然观照眼前的山水人物时空,或许深沉,或许迷惘,或许欣悦,都沉入记忆的深处,成为我们体味生命底色的永恒的画面。
        某一个盛夏的正午,操场边的树荫下,蝉鸣吵得人昏沉欲睡,忽然睁眼,瞥见操场土地在阳光下晃眼闪亮。也许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也许如某个电影里主人公陷入绝望,足足一分钟多的镜头只有白花花的操场和树荫下的背影以及无休无止的蝉鸣。最终,这样的印象攫取了我们的心灵,然后沉淀入记忆。
        宋代周紫芝,曾提到他与客纳凉,时夕阳在山,蝉声满树,看到两个人在溪中洗马,才觉得杜甫诗句的工妙。这样的情形,读诗者常成会有。然而,晚凉看洗马,似乎远在摹写传神的范畴之上。我们总能在诗句表面的悠然背后,找到触动我们内心深沉忧思乃至惆怅迷惘的东西。
        果然,顺着这样的心境流淌,在工稳的格律中缓步走来,尾联忽然用三仄字跌入惊醒,然后把心绪带到对遥远故乡悠长的沉思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独酌短章
后一篇:读史小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