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爱的名义

(2017-10-12 06:46:54)
标签:

杂谈

以爱的名义
     关于教育孩子,作为家长,我谈不来什么。但我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决不仅仅是遗传的因素。家长性格,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至关紧要。
     性格决定命运。可是,性格是什么决定的?只能是父母,遗传之外,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后天的努力,恐怕只能在此基础上发扬或摈弃。我常常想到自己的偏激狭隘的个性,来源于父母的不少。越是年龄增长,越无法摆脱宿命式的个性归宿。
     孩子上小学以来,我很多时候都陷入一种焦虑状态当中。担心他学业负担过重,担心他缺乏锻炼,担心他生病,担心他没时间发展特长,担心他不能像我们这一代一样有快乐完整的童年。孩子不幸而得了鼻炎,早晚病情严重,回家完成作业往往费劲。我不免焦躁,有时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会让孩子失去耐心,但仍然不能控制自己。让孩子练字,坚持几天就忘了督促,不免又感叹自己恒心尚且不足,哪里还能要求孩子?要求孩子不看电视玩电脑,自己又难免在手机上浪费时间。作为一个家长,我常常担心,自己也会像父母影响给我的不好性格一样,把自己的缺点都影响给孩子。
     朋友同事有极善于教育孩子的,孩子一个个也极有出息。他们的共同点是:少管,让孩子自己成长。我的理解是,少管,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性格。我不是缺少这种智慧。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起码都懂得这点。我缺少的恰恰是性格。孩子的母亲比较坦然,她和孩子一起时,孩子就算作业繁多,她从不催促,孩子反而安静地做了。她劝我多读读教育孩子的书籍,我不读。我觉得那些给家长开办的课堂,意义不很大。有些人,天生就是好家长。实验中学考入北大的一个学生,家长都是个体户,没什么文化,没参加什么培训,但我相信,他们一定是好家长。从怎么教育孩子这个角度,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家长。
反倒是孩子,常常教育了我。我问学校今天怎么样,回答往往是不错。问老师对你好吗,回答很好。一天乐呵呵的,仿佛没什么负担。虽然偶尔也抱怨放假太短,学校的日子过于漫长。开导几句,也就好了。这让我意识到,不应该把自己主观的感受强加给孩子。正像孩子母亲所说,让孩子吃点苦,没什么不对。快乐和痛苦,都是人的主观感受。和孩子的母亲小时候受的苦相比,他已经算是很幸福了。
     去年父亲节那天,怎么也找不到孩子哪里去了。和孩子的母亲大急,孩子后来自己回来了。跑到文化艺术中心给我买了纸和笔,说是给爸爸的礼物。他不知道什么好坏,但我却很感动。我有时喝醉了,孩子就递水让我喝,找脸盆让我吐。有时他画一些幼稚的画装在自制的信封里给我,我就觉得,有些方面,孩子比我要强多了。
     后来觉得,父母固然在我的性格里,有很多不好的影响,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到现在,父母还是那个样子。但他们给你的爱却是这个世界上无法替代的。和父母吵吵嚷嚷,惹他们生气,但家庭里齐全温暖的父母的爱,我却一点也没有缺失。自己能有多大的成就,走多远,自己应该负更多的责。如此想来,我能给孩子的,除了爱之外,剩下的似乎也就无关紧要了。
     多陪陪孩子,甚至和孩子调侃我的缺点,带着孩子锻炼身体,在孩子课业负担很重的时候,陪伴他一起,给他鼓劲打气,生病的时候带他去医院,放学回家给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孩子的世界,总归让他要独立的面对,作为家长,除了以爱的名义默默的站在他身后,还能干什么?
     我有很多方面并不称职,作为一个家长,我这样认为。但以爱的名义,我不能让作为父亲的我不称职,陪伴孩子,关心孩子,让孩子在爱的关怀下面对未来,这是每一个父亲都应该能做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监考漫想录
后一篇:忧郁呓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