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的好去处
(2011-06-24 06:02:01)昨日,天气大好。夜里刚刚下过雨,空气纯净,阳光明媚,草木葱绿,天空瓦蓝,白云朵朵。儿子每常跟她母亲早早醒来,他母亲放假睡懒觉,他也就沉沉睡着,真是怪事。睡到太阳也渐渐热了,他才醒来。幼儿园不上了,难得的好天,去枣园玩吧。吃毕饭驱车到枣园,太阳已经很毒热了。在大树阴下铺防潮垫,凉快惬意。拍了一会枣园的风景,儿子央我摘杏。我爬上一棵稍小的杏树,立在叶子下观望,够得着的都被人摘了,高的又够不上,就下树用地上断枝上的生杏打下来几颗大杏,儿子咬了口,酸的咧嘴,扔了。他在我的启发下,转而对爬树起了兴趣。上下爬了几回。中午回家,天已大热。
下午,儿子和他母亲沉沉睡着。我到学校,拷了几张照片。来回不见几个人,上体育课的学生都受不了阳光刺激,多在阴凉下不动弹。无聊,准备回家,忽然调转车头,直奔万花。这样的天气,这一道风景一定好。果然,放下车玻璃,目光所及,尽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柳,喜得马路宽阔平整,一路风驰电掣。到万花,上土路,走不快了,也不想走快,处处是乡村的精致,前窗始终是明净的一幅画,蓝天白云连着树木荫蔽的远山,山势平缓线条柔和,显得格外开阔,河道绿草绵延,隐约见水光闪烁,沿河旱柳,一团团疏落的挺拔在绿草地上,树冠枝大叶茂一簇簇挤着又不失整体的浑圆之美。路旁菜地玉米地,错落有致,偶见二三农人埋头侍弄。村落荫蔽在绿树丛里,篱墙院落,古窑旧瓦,小桥流水,三五母鸡在路边草丛觅食。难得这么靠近城市,却又这样的古朴。想来是这条土路的功劳,2008年我穿越这片林区,见过不少这样人烟稀少而古朴自然的村落。开车缓行,土路凹凸不平又多石子,胎噪极大,播了张美国乡村音乐的cd,倒悠然自得,见有美景,下车一瞧,竟忘了路之远近。
沿着河道,一路前窗的蓝天白云绿树招引,路越走越幽僻,没了人家,风景却越来越好。两边山木渐密,显然是在林区的边缘了。上了一处坡,一块开阔碧水,青山环抱,水面几只鸭子,悠然浮动,远远见隔岸有垂钓者。环水的车路引导至白杨林下一处开阔地,简易房阴凉里坐着一位管理垂钓的老人。停车和老人攀谈,老汉说,没事搬把椅子坐。老汉指着白杨堤上青翠的山头,说,上面还有几个坝,好风景哩,都是老板的,包了50年。坐一会在开车往上走,上个坡,又是一坝,水都浸到岸边茂密的枝叶,倒影潇潇,坝堤一边,一户人家掩映在白杨林里,大概是管理鱼塘的人家,白杨林下,石头木板搭起的简易桌椅,一样古朴,想这鱼塘的主人有品位,连车路都修得顺势自然。再往上的路越难走,路上杂生草树,显然是少有人行。风景却是难得的美,密林里隐现一汪清水,绿黄清浅,水草倒映,色泽明艳。山木渐茂,车不能行,只得退出。
回家路上,自思这一处宝地,不知叫谁占了。忽然见河道草地里五六十头黄牛吃草,停车观看。和放牛的老汉攀谈。老汉说牛是村里各家的,聚一起放牧,这一沟的山林田地,都让姓曹的十来年前12万包了50年,连着十几孔队窑。现在怕是几百万也买不来。他说着话,忽而大喝一声骂远处的一头牛,你这个和尚,往哪里跑。骂完又和我说话,说姓曹的是总编曹谷溪的儿子。我恍然大悟,诗人曹谷溪,怪不得这样有眼光。现在到处圈地,圈给诗人倒是幸事。
出沟见有人在山上修墓,大理石磨得光滑方正,砌起来放在那里很忍眼。夕阳西下,玉米地和河道里的草被抹得金灿灿的。有一处玉米地边停着车,几个城里人在地里侍弄,大概是悠闲一族们包了地体验种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