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近的生活

(2011-04-25 13:50:37)
标签:

杂谈

4月23,儿子在医院吊针,我坐在留观室的椅子上看杜诗,好像是那首《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看了半天,看不进去,对着仇兆鳌的释义看,还是不可解,硬头皮再往下看,就觉得有些心不在焉头昏脑胀了,不觉有些悲伤,难道真的应了前人说的“不读万卷书不可以读杜”吗?抑或是我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子呢?近来心浮气躁,睡觉不踏实,老觉得无精打采,上班应付新领导的无数琐碎事,下班窝在沙发看电视,而且常常是一个姿势,不知是这种弓在沙发的姿势压迫脊椎使脑供血不足还是电视嗡嗡的催眠作用,常常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无数次地提醒自己这样做的不对,应该找一切时间读书才行,但惰性总是占上风。我疑心自己的强烈目的性影响了读书的心态,使自己不能心平气和循序渐进的读书。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好的教学,为了“立德”,这是我内心的定位,虽然有时也有“借此炫耀”的浮躁心理。妻子最近对我断言,说我将一事无成。她的理由是,成功要两个条件,聪明和恒心,这两样我都一般。这话说得我很心痛,我知道,十有八九妻子的话是对的。我早些年考研的时候,妻子就断言,你那样是考不上的,你要做题要看和考研有关的书,别一天到晚乱看一气。后来果然,我对别人说我没考上研时,和大多数人一样,归罪于英语。其实说来惭愧,我的英语考得并不差,关键是专业课考得不怎么样。现在看来,高中时的学习状态真好,就算是谈恋爱也顺便能把学习搞好。读书这事还是年少时的专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得就是我吧?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必然在年轻时搞定,万里路不妨花一辈子慢慢走。说起来我又要发点牢骚,牢骚的观点是,在本该是我们读万卷书的年代,我们的引路人太少了。比如我的大学时代,好像能引领你前行的导师异常之少,四年的读书时间就那样浑浑噩噩的结束了。这不仅是我的悲哀,也是那时一些二类大学的悲哀。也许那句话也对,“学生需要的时候老师就出现了”。我的内心需要大概还没有强烈到让老师出现的地步吧!现在,我的内心需要反而使自己迷乱,如无头苍蝇到处乱扑。仍然要说到我最近的感悟,年轻时不能过于高超。我们的时代教给我们年轻人的观点太多了,他们需要的其实更多的是得出观点的具体,如练功时日复一日的枯燥的招数练习。我的同学王耒说:“读书一定要有功利,否则就容易乱读书。”我近些年刻意的读杜诗,也好像是要把自己的心思收拢,专心于一技。一技尚且艰难如此,何况多乎?我尊敬的导师孙鸿亮说,他可以在老婆看电视时毫无影响的读书,这种专心我怎么就没有呢?带高三时累了我只想睡觉,回家被老婆驱使干家务活后我就沉浸在男不男女不女的深切感叹中,任何一种简单干扰都足以成为我无心读书的理由,我果真不是读书的料么?

那天从医院回来,忽然从电视上了解,23日是世界读书日,真是感叹!下午,想到延大汉唐书店买书,问郭伟,说早倒闭了,延安读书人少,没市场。我一下午就郁闷。出门看楼看汽车,觉得心慌,空虚的难受,想叫几个同学喝酒,也怕自己的空虚传染给别人,就百无聊赖的在小区大门口看下棋。其实我对下棋一点不懂,这也是我的心病。棋路我会走,但就是一步也看不开。看了很久,一直看到天黑,我一步棋也没看出来。只是看下棋的一老一少和众人叫喊,渐渐的地,心里的空虚感消散了。

上周的周一,我决定每天在操场跑三千米。骑自行车现在在延安已经是危险的举动了,只好在车里把自己保护到学校再锻炼吧!不是为锻炼,为了让头脑清醒,坚持一种有规律生活,权当一种戒律。然而跑了一天,儿子又要吊针。很无奈,现在这社会,读书其实比前人要下的功夫还大才行。读成读不成,权当是修炼吧,成不了仙,沾点仙气。觉得现在自己的头脑比以前要清醒些,这是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卖报纸的老头
后一篇:随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