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时,不迷焉知返
(2012-07-15 11:25:07)
标签:
娱乐杂谈 |
分类: 鱼之乐 |
除了开始四季之外,每次看《老爸老妈的浪漫史》都遵循这样的模式,先是跟着剧的进行,一两周看一集,基本都会觉得编剧在乱写。然后再用一个礼拜的晚饭水果时间集中重新看一遍,发现还是蛮有些味道。当然,这并不代表我认同编剧在每个细节上的处理。人生的行进也大致如此,身在其中与回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些味道是的单独属于身在其中的,而有些是单独属于回望时的。
关于Barney本人的成长与感情线索,大概其关注人气远超过了Ted。在第6季的结束,Nora对他说“永远不会太晚”,目送她离开的背影,Barney说了句challenge
accepted,然后就到了wedding
day上变成新郎的Barney,让人自然产生了联想。其实在Barney话音落下之后还给Robin的脸拍了一个很长的特写,那是多么意味深长的表情。先是为朋友的欣喜,然后是一份迷茫和失落。后来想,感情的铺垫并不必是多么明显的东西,一个表情足以说明一切。不过在当时看的时候还是选择性的将之过滤掉,自然认为Barney会和Nora在一起的。有网友还详细分析了Nora代表最善良纯洁的天使,ducky
tie是她的象征,也分析Barney最终会离开邪恶公司,转而参与教会工作,所以两人是最合适的一对。
这样的分析或许会被过去的我所认同,因为那时我预期第7季会是Barney因着Nora的“救赎”。不过随着剧情发展,渐渐意识到自己原先假设的幼稚性。Barney人格的复杂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他否认别人的否认“谁说我不是麻省理工毕业的”,但又不做出说明,关于自己究竟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他一会儿对小孩子深恶痛绝,一会儿又被它们的可爱感动到不行。其实编剧已经给了非常象征性的二元塑造,但在这二元中又有些太极的味道:Barney行事风格被朋友评价为撒旦,最喜欢讲解圣经的故事的人却是他,虽很调侃但颇有几分道理;他做起祷告来那么虔诚,但又是为各种莫名的完全不高贵的理由。像巴尼这么生动复杂,即使在二元对立中也有twist的性格,如何可能突然间就成了纯洁的白纸?
“本性难移”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坏的事情,所以想来Robin和Quinn这类型的女生还是比Nora更合适Barney一点。而Robin与Barney之间坚实的友情,似乎让爱恋更加生辉。如果Ted在BR的婚礼上遇到了the
one,更是无懈可击的设定。后有网友也找到了编剧的答记者问说,巴尼罗宾终究会在一起的,只是"not
yet"。其根本理由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万物皆有时”("to everything there is
season"),而第7季的最后一集则基本都是关于“迷途”misdirection。
给出这么强悍的理由,不得不佩服编剧:一方面,万物皆有时,确实是人生的重要规律,我们也必须尊重每个生命自然成熟发展的节奏(照应了S7E1的结论,当两个人有了chemistry之后还需要时机,但时机太难得);一方面又以此理由让拖戏这种商业行为变得十分“正当”。
通常此剧每一集都会有一些警句式的总结提炼,会让人似乎学到了什么。但其实,那样一种理性的反思只是对应着那一集,是那一集的深化,所以没有必要过度延伸。比如S7E4,I
realized sometimes that love means taking a step
back.这似乎是Ted和Robin一致同意的论断,也成了他们在那集最后的行为指南。原以为这些话语就代表着Robin彻底的放手,但从后面剧情的发展来看,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演绎,而那句话只是暂时的行为指南。有些事只是那时候应该做的对的事,而未来总会也要有新的变化。身在其中和回望时的想法大多不同,所以一切不可盖棺定论太早。遵循生命自然的节奏,比懂得各种靠谱理论重要,毕竟万物皆有时,不迷焉知返。
前一篇:小众的东西自己喜欢就好
后一篇:灰姑娘的被寻找与自我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