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欢与不喜欢数学课的理由

(2011-05-09 17:29:13)
标签:

教育故事

分类: 师路新语

喜欢与不喜欢数学课的理由

南通市实验小学    汪小波

 

2007年的 93,是新学期正式上课的日子。在送走了我的第3届毕业班学生后,我又接手了五年级的一个班。由于学生和我之间以前并没有多少接触,所以双方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第一节数学课,我没有上新课,而是和学生们聊起了数学,希望通过交谈来拉近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以后的相处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

在相互介绍之后,我问了学生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数学吗?”学生们先是惊讶地看着我,似乎在奇怪老师怎么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不一会儿,他(她)们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几分钟后,一个个小手竖了起来。这个班47人,结果有40人都回答喜欢数学,当然还有7人不喜欢。有这么多学生喜欢数学,不管是奉承还是真心,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的心里面不由一阵激动。因为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数学,就具备了学好数学的有利因素。       

接下来,我又问了学生第二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数学?”他(她)们有的说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计算,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有的说当自己解决出一道难题,觉得很兴奋,很成功;有的说自己的数学成绩很好,学得很轻松。是啊,当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他(她)们自然会得到自我的满足,从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永远是高涨的。

而不喜欢数学的学生有的说不喜欢数学课堂上老师反复地讲某个内容;有的说某些时候,数学课上学的东西太简单,我早就会了,所以数学课有些无聊,好像在浪费时间。听到这些出自学生心里的话,我不由得吃了一惊。我本以为,数学学习有困难、跟不上的学生肯定对学习数学兴趣不大。可是在我的提问回答中,结果并非如此,没有一个学生提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差而不喜欢数学。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好强”的,谁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是差生的原因吧。更何况在我这个新接班的老师面前,他(她)们大概都在极力地维护自己给我的第一好印象吧。

不知不觉,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就在我们的热烈讨论声中下课了。课后,我与以前的数学老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数学课堂上说自己不喜欢数学的几个孩子都是学习的尖子生,平时数学成绩优异。他(她)们说出这样的不喜欢的理由,也是出自肺腑之言。是呀,一节数学课上,我们有的时候总是担心一些同学没有听懂,所以重复讲了一遍,甚至两遍、三遍……确实苦煞哪些早已经听懂的学生,没想到老师的苦口婆心、面面俱到,却在不经意间扼杀了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该如何是好?我不禁思考起来。不强调,岂不是太对不起没有听懂的孩子;强调了,又会引起已经听得很明白的孩子的反感。再三思量,我认为我们在课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考虑得更加全面,精心设计,用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当然,我们的教学就是要面向全体,所以该强调的一点也不能省。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人是学生,人人是先生。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要照顾个别没有听懂的孩子,何不充分利用已经听懂的孩子,让他们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让他们有事情做了,自然也就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再也不惹人生厌。这样老师也乐得轻松,何乐而不为?那些学习上突出的学生在解难题上已经有了一手,也许在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的时候确实感觉到太简单,但是有的孩子奥数难题会解决,可是容易的题目反倒是屡错不鲜。这又不得不让人担忧,我们难道不应该正确引导这些孩子,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以及正确的数学学习心态的建立,避免他们“眼高手低”、“好高鹜远”?   

当然,这些孩子在已经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打破常规,给他们打开绿色通道,让他们不受课堂书本的约束,去自学钻研更广阔的领域呢?或者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提供一些挑战性的内容,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呢?这些问题,看来只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慢慢尝试了。

    听了学生的发言,我感到肩上的压力。现在的孩子想法多,很有自己的主见,看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真得多花些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