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诗意”的数学课堂

(2011-03-08 17:27:55)
标签:

论文集粹

分类: 师路新语

打造“诗意”的数学课堂

                                                 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   居海霞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从屈原到李白,诗给予了人心灵的享受,文化的熏陶,人格的锤炼。人们爱它那凝炼而含蓄的语言,迷恋它那意蕴深远的意境。如今,“诗意课堂”正走进我们的任何一个学科,它所追求的正是“诗”样的美,“诗”样的意境,“诗”样的课堂生活。它带来的是课堂的灵动和智慧,彰显的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发现之心。同样,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应如此。

一、   如诗如画的情境美

数学,以其简约、抽象为代表词,但在简约的课堂中,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之上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下面两个数学课中的片段,正是教师优美的语言、如画的情境、如诗的设计,学生们在数学课中同样也能“徜徉”在诗意的学习中。我们一起来欣赏:

    在《二十四时记时法》一课的开始,孩子们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蓝天白云下,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间,有着一条流淌着的河。教师这样跟孩子说:“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一条河在静静的流淌着,它日夜不停,奔流不息,一去不复返,显得那么的珍贵,你们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河吗?”如诗的语言,如梦的画面,“时间的河流”就以这样的姿态清晰地展示出来了。随后,教师在黑板上以“线”的形式画“出”了时间的“河”,“河”上的“每一个”标记就是时间的“烙印”。孩子们被深深迷住了,教材的构思、表达和意境,如诗一般,美不胜收。

     又如在《秒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在建立了“1秒”的概念的基础上,教师播放了一段音乐,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估算这段音乐经历了多少秒。美妙的音乐一流淌出来,沁人心脾。看似欣赏音乐的画面,其中,却有着每个孩子的“智慧”的“闪烁”。孩子们估算出这段音乐的时间有的是58秒,有的是65秒,有的是60秒等后,教师揭示了这段音乐播放的时间正好是“1分钟”,这样“1分钟=60秒”就在这样的探索中应运而生。从中,我们不但感受了教材设计的独具匠心,更为这种美妙的课堂而感动。

    在上面的课例中,正是教师将数学、生活、艺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会从生活中提取那么美的画面,才会有那缓缓流出的轻音乐。“1分钟的轻音乐”下是孩子们内心的“数学知识的估算”,音乐与数学的完美结合,将“数学的美”彰显得那么的迷人。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样的诗意课堂,正是老师和孩子的栖居之所。

二、   跌宕起伏的结构美

一堂好课,如一幅国画,注重的是整体的布局和格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会有高潮,会有低谷,会有迷惑。有“发现”的好奇,有“探索”的艰辛和失败,有“成功”的欢腾,它彰显的是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

   “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在《整万数的认识》一课中,就是以这样“跌宕起伏”的课堂美让成千上万的听课教师回味无穷。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万级数位揭示”的一个片段:

(学生玩拨数游戏,在计数器上拨3303003000

师:同样的3颗珠子,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相同。那好,既然大家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什么了?

生:三万(屏幕呈现30000

师:三万是我们以前从未学过的大数。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数,再看看你手中的计数器,你觉得自己能想办法拨出这个数吗?(学生观点不一)

师::瞧,出现不同的声音了,这样的课堂多好!这样,认为能拨出来的同学,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拨。其余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反驳。

1:我想,10个一千是一万,30个一千就是三万。所以,我打算在千位上拨30颗珠子。(有学生听明白了,也有学生摇头。反对的同学发出一片唏嘘声。)

2:我们发现,一个计数器只有四个数位,于是我就把我俩的计数器叠在一起,把叠在下面的那个计数器露出一个数位,这样合起来就有五个数位了。我们在第五个数位上拨了3颗珠子,那就是三万。(上来展示)

3:我们的方法和他们有点类似,不同的是,我们直接将两个计数器拼在一起,这样就有了八个数位。然后在左边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3颗珠子。

师:瞧,又出现不同的声音了。显然,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不过,你更欣赏哪一种方法呢?(绝大多数同学都认同了第二种方法。为了保护想出第一种方法的同学的积极性,教师对他们的做法同样给予了充分肯定。)

4:不过,对于第二种方法,我还有一点补充。个位上拨三颗珠子,表示的是三,不是三万。我觉得应该把左边这个计数器上的“个”改成万。

 5:同意。因为“千”的左边应该是“万”。生:改成“万”以后,这一位就成了“万位”,万位上拨三颗珠子,正好是三万。生:我还有补充,既然这里的“个”改成了“万”,那旁边的“ 十”“百”“千”也该改一改。(教师肯定了他们的想法,组织学生合作修改,然后在屏幕上呈现结果。)

  于是,在学生的观察、思考、争执、尝试中,万级数位计数器“诞生”了!在课中,张老师多次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声音,而且给这个“不同的声音”以展示、验证的机会。正是教师提供了这样的舞台,我们才得以看到孩子获取知识的真实经历,其中有错误、有迷茫、有解惑,但无论是什么,都是那样的感人。课堂的节奏也随着孩子的紧张、忙碌和放松显得那么松弛有度。这,不正折射出“诗意课堂”的结构美和节奏美吗?

   在《论语·先进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们就能看到孔子和弟子的“诗意课堂”, 孔子胜似闲庭信步,学生们如沐春风,这种闲适的教学,成就他弟子三千的辉煌。在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提“诗意课堂”,目的还是关注“人”的生命成长,这应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

 

                                                  此文章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