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2011-03-04 16:50:54)
标签:
备课资源 |
分类: 资源共享 |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在学习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小纸条/片、彩色笔、小剪刀、硬币
教学过程:
课前:
师: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短片。(电脑出示“拍手广告”)
师:在刚才的短片里,掌声有哪些含义呢?今天是王老师第一次来到咱们班上课,大家欢迎我吗?那怎么表示你们的欢迎呢?谢谢你们,让我们用同样热烈的掌声也欢迎下面来听课的老师吧。
一、借助直观,理解面积
1、谈话引入
师:刚才大家在鼓掌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
(边说边演示摸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里?请自己摸一摸。
师:谁上来和老师比一比手掌?
师:大家一起喊123,我们就出掌,好吗?
(与学生对掌,注意旋转角度)
师:谁的手掌大?谁的手掌小?
(有兴趣比的,下课之后我们再比一比)
2、观察实物,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这个面又是数学书的哪个面?(手同时抚摸侧面)
大家也摸摸看。
师:我们再看看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面,哪个大?哪个小?
师:看来,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有小的。(屏幕出示)
像白板面的大小就是白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
那课桌面的大小就应该是?课桌面的面积(屏幕出示)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举手告诉大家。
(指名4-5人说,如门,窗户,黑板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我们今天主要研究平面。
(请3-4人说说)评价:恩,不错,你观察的真仔细
二、平面图形的面积
1、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将找一个同学上来闭着眼睛摸两个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比较一下两个面的大小。谁愿意接受挑战?
师:如果他说对了,我们就给他掌声,如果说错了,我们就帮帮他。
(1)
(2)
(差不多)
师:如果老师将他刚才摸的面画到黑板上。(沿着边画正方形)
这样,这个面就变成了一个什么?(正方形)也就是变成了一个平面图形。
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请在纸上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请两人上白板画图。
师:大家看一看,谁的图形大,谁的图形小?
师:同学们,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平面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
师:那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什么呢?(面积)
2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师:那给你两个图形,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师:看一看这两个形,要比较它们的大小,你有多少好办法呢?
(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
师:这样吧,给大家一个自己操作的机会。
有几点提醒:
1、
2、
我更希望你用自己的材料比较出他们的大小。
听清楚了吗?那就让我们伴随着音乐,开始探索吧!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小结:刚才,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小组交流,得出了比较面积的三种方法。
直接看的方法,重叠的方法,第三种我们将小正方形、长方形纸条
摆在里面数个数,其实就是选定一个标准分别去量他们,也能看出它们的大小。
三、调动感官,巩固新知
1、
日月潭是哪个省的?(台湾)
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
2、师:小猪家有4块地,你知道哪块地的面积大一些?直接看行吗?
师:那你想到什么好办法?选择第几种方法呢?你真聪明!
(屏幕出示)
师:现在你看出来了吗?请同学们自己打开书本数数看。
师:第三个图,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数出来呢?
3、出示校园平面图,我们一起来参观一所学校的平面图。
师:你喜欢学校的哪个两个地方?比一比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4、师:最后,让我们来帮小猪解决一道难题吧。(出示题目)
四、师生交流,总结课堂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面积)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只要乐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能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体验到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