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药行业三大顽疾十年不变

(2013-05-12 22:33:09)
标签:

中药

板蓝根

假中医

可口可乐

顽疾

财经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老爸回家》中有一句台词,其大意是“好好的中药被你们这帮游医给毁了”。

    其实,针对中医及中药的争论由来已久,支持者认为中药是国粹,足可与西药并立,反对者则认为中药的药理及副作用难以用现代医学量化。遗憾的是,争论至今,围绕中医药的几个问题仍然存在,甚至越争论越混乱。

    公众对于中药历来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尴尬心态,一般情况下以服用西药为主,但是在涉及到疫情、保健等方面的时候又对中药趋之若鹜,这从板蓝根屡屡成为“神药”以及虫草价格被爆炒至天价即可见一斑。客观而言,板蓝根现象和虫草现象实际上折射出中药市场某种病态的消费心理,这种源于对中药的不了解制造了虚假繁荣。

    监管部门、中药企业及中药本身三个主体在某些方面一直未有建树,十年来一直如此。结果导致“谁都知道中药有问题,但谁都不想解决问题”。

    众所周知,国家卫计委下设中医药管理局,专门负责管理中医药,而食药总局则对中西药进行统一管理。不过在部分批评人士看来,有关监管部门对中药的保护多于管理,以至于每次中医药出现质量问题(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等)或舆论危机(如归真堂“活熊取胆”争议)的时候,有关监管部门便不失时机地出面化解危机。

    当然,监管部门此举意在保护中医药行业,不过从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过分依赖监管部门的护佑显然不是行业之福。某媒体曾披露,一家县级中医院在平时打着中西医结合的幌子行医,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便向监管部门求援,并且还不忘拔高到保护中医、保护民族品牌的高度。

    不可否认的是,自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以来,中医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规范,但新型游医及行业标准等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解决,特别是中医药创新则显然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医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例如现在普遍存在圈一块地种点中草药,然后成立中药公司的现象,在中药种植方面也存在施用农药、化肥及中药残渣处理不善的情况。即便是在A股上市的中药企业,也普遍存在上述问题,而这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管理缺位所致。

    对于中药企业而言,往往具有品牌独家或产品独家的优势,特别是阿胶、片仔癀、白药等部分品种,其历史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需要花大力气重新研发,尽力维护好即可。而西药企业则不同,要么是斥巨资研发新品种,但周期极长,要么是仿制国外失去专利保护的药物,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同类药企也会仿制。

    中西药的上述区别实际上意味着二者在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并不对等,原本中药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先天优势赢得病患的信赖,结果却让中药企业养成了一种土匪逻辑,即老祖宗的东西还能吃死你?很多中药企业都在宣扬中药的历史和疗效,从广告中就可发现,中药出现的所谓“神药”远比西药多。

    而从中药本身而言,则存在着配方不明甚至成分含毒的问题。

    成分不明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可口可乐也有绝密配方,但可口可乐受到的抵制远比中药要小,这与中药成分国内外的披露存在双重标准有很大的关系。而对于可能有毒的成分,中药在药品说明方面则语焉不详甚至干脆避而不谈。殊不知,药品要的是公开透明,而不是神秘。

    中药再好,如果不加规范的话,这个行业也会被做坏掉,到时悔之晚矣。

 

    原文载于《证券时报》2013年4月24日,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2013-04/24/content_46479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