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九袋长老

标签:

九袋长老

标签:

九袋长老

标签:

九袋长老

标签:

九袋长老

范冰冰

跨界并购

重大资产重组

定向增发

九袋长老从国内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了解到,该人士正在参与一个游戏项目及一个影视项目,游戏、影视定增项目并未全面叫停。

较早前,财新网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证监会已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比如水泥企业不准通过定增收购或者募集资金投向上述四个行业。同时,这四个行业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也被叫停。

财新网的报道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向四个行业的跨界定增被叫停,二是这四个行业本身的并购重组及再融资也被叫停。

上述大型券商投行人士透露,游戏、影视等行业目前遵从“一事一议”原则,具体而言,并购或定增收购“不盈利仅讲故事的标的”将被禁止,而一般的项目并未被全面叫停。

九袋长老从其他人士也了解到,游戏、影
标签:

新三板

定向增发

现代农装

转板

融资

    A股市场惯常的融资手段——定向增发,在新三板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今日新三板公司摩威环境定向增发的107.14万股将正式挂牌并公开转让。

    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4家新三板公司成功完成定向增发,除摩威环境外,还包括同辉佳视、建中医疗、景弘环保、现代农装等。上述14家公司实际募资总额为4.81亿元,约为去年全年再融资额的57%,增发股份数主要集中在100万~700万股之间。

    其中,现代农装向大股东等一举增发4000万股,募资3.24亿元,成为新三板公司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定向增发,直逼A股公司定增规模。

    相较现代农装,扬讯科技、希奥股份、中矿微星等公司定增规模近乎浓缩版,实际募资额均不超过300万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除上述已经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司之外,今年另有7家新三板公司抛出了定增预案,拟融资规模普遍超过1000万元,明显高于摩威环境等已增发公司。如众合医药拟增发1277.9万股,计划融资1.2亿元,首都在线则拟以18元/股价格增发300万股,融资5400万元。此外,科新生物、金天地、金易通等公司再融资规

标签:

网上药店

九州通

腾讯

天猫医药馆

好药师

    针对九州通将联手腾讯开展线上医药零售的传闻,九州通昨日正式予以否认,表示公司历来看好医药电商业务,但目前并未就该领域与腾讯展开洽谈,更无合作意向。

    记者注意到,上述传闻缘起于今年1月份阿里巴巴入股中信21世纪,后者系中信集团医疗信息及交易服务平台,而且还拥有国内第一块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格证的试点牌照(有别于《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巴巴此举客观上会促使腾讯涉足医药电商。

    九州通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年均营收约300亿元,同时拥有好药师、去买药网及九州通医药交易平台三个线上药品交易平台,并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对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寡头而言,九州通在线上、线下的药品交易网络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主要来自于互联网产业的全覆盖,而非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申银万国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相对于腾讯年均500亿元的营收规模及游戏、网络广告等业务,线上药品交易总计约40亿元的规模尚不足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不过在线上药品交易领域,腾讯等巨头始终未能全面切入

标签:

药房托管

康美药业

医药流通

民营医院

产业链延伸

    近期,康美药业分四批托管逾80家医院药房业务,再度将“药房托管”引入公众视野,康美药业由此成为国内约30家涉足药房托管业务中布局规模最大的药企之一。

    据商务部去年5月份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至少有29家企业承接药房托管业务,包括国药控股、南京医药、九州通、上海医药、白云山等上市药企及华润医药等大型医药集团等。其中南京医药早在2006年即已大规模涉足药房托管业务,一度达到10亿元级别的规模,成为南京医药主营业务之一,并且南京医药的药房托管模式一度在河南等地复制。

    不过在2010年以后,以南京医药为代表的药房托管模式逐渐式微,直到康美药业今年以来密集托管医院药房,药房托管业务才再次成为医药行业热议的焦点。

    实际上药房托管始于2002年,在此之前,各医院均自行经营药房业务。对于县级医院以上的公立医院,由于存在药品加成,药房业务长期成为医院的最大收入源,并且垄断了国内80%以上的医药流通业务,这部分业务额高达8000亿元。

    换言之,在医药流通领域,至少有80%的市场对于国内药企而言是尚未开发的蓝海领

标签:

复星医药

私有化

同济堂

先声药业

美中互利

    继同济堂、先声药业之后,复星医药再度将私有化目标瞄准了纳斯达克公司美中互利。若该私有化成功实施,则复星医药海外并购将再下一城。

    本次私有化之前,复星医药及其子公司共计持有美中互利17.45%股权,系美中互利控股股东。实际上复星系从投资美中互利,再到对其实施私有化,前后不过5年时间。

    2009年末,复星医药首度通过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以银行贷款2200万美元入股美中互利,由此持股11.18%。此后,复星系不断增资美中互利,逐渐将美中互利收入囊中。作为复星医药在高端医疗器械的布局,坐拥美国和中国两个运营总部的美中互利对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业务形成了有效的补充。

    当时复星医药的目标除了美中互利之外,还包括纽交所上市公司同济堂,后者是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中药股。2008年,仅上市一年的同济堂突然宣布私有化,最终因资金问题搁浅。随后复星系强力介入,连续大手笔增持同济堂,由此成为同济堂第二大股东。

    2011年4月份,复星系与同济堂董事会主席王晓春联手完成了对同济堂的私有化,即同济堂自此全面归入复星系,构成了复星系的

标签:

工信部

兼并重组

鱼跃医疗

三诺生物

国药集团

    通过兼并重组缓解产能过剩及获得外延式扩张一直是医药行业近年来的主旋律,自春节假期以来,先后有双龙股份、迪安诊断、山东药玻、三诺生物4家涉医药类企业宣布重组。

    昨日,鱼跃医疗也因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若加上节前即已停牌重组的中源协和、康恩贝、海翔药业、丰原药业,以及正在实施重组的南京医药、力生制药等公司,则目前正在筹划或实施重组的药企接近10家,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列。

    国内医药行业大规模重组始于2011年,国家各部委前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随后,国药集团实现了对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及上海医工院的兼并,华润医药也控股了北京医药集团。而在2013年,广药集团及通用技术集团先后对旗下医药资产进行了打包上市处理。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医药行业共涌现出近百宗并购案例,包括新华医疗并购上海远跃药机、上海莱士并购邦和药业等。

    今年以来,医药行业并购风潮再续,鱼跃医疗控股股东江苏鱼跃科技发展公司昨日宣布筹划重大事项,但并未透露具体事项。去年5月份,业内广泛流传鱼跃医疗将以蛇吞象的方式并购国际巨头强生的血糖仪业务,曾遭鱼跃医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