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泰研究十九、鲁泰研究二十、鲁泰研究二十一这三篇在Michael chen
的博客里没有看见
http://blog.donews.com/michaelchen/archive/2011/04
监察投资,并非简单监察股价日常如何波动。更重要的是监察公司,笔者在2009年投资展望(上)中说,:“全面理解公司所经营的(http://blog.donews.com/michaelchen/archive/2009/02/13/1468535.aspx)生意,理解管理层的经营之道,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及技巧,监察公司现金流是否源源不绝,可以抵御各种意外风险,投资者应预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评估公司基础情况,再制定投资策略,在价格错配时买入,耐心持有,然后耐心伴随公司成长,直到市场过度高估才卖出,方是投资之道。”。
笔者以一间山东的纺织厂为例,在《鲁泰纺织》系列中,演示一个外部小投资者,如何通过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运营进行监察,从年报去分析推断公司的运营,进而为其估值并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达到进退有道。原计划三十五篇,上半在于监察,下半在于估值。至今已有二十六篇,自笔者2007年初买入以来,笔者陆续通过财报分析其经营策略。期间该公司陆续交出业绩,大致与笔者推论预测相符,笔者不断用更新的业绩数据来印证之前分析并做新的推论,其是非对错读者可以自行回顾阅读。
笔者多次声明,笔者并非纺织业人士,也从未去该公司做任何实地调查,仅仅是从年报数据推测该公司的运营。更无意诱导读者买入该股票,同时在blog中不时对上述声明重申,也不回答读者任何来信问题,以免有诱导嫌疑。但笔者根据自身分析,认为市场对该公司的运营策略存在误读,以为该公司所处行业会受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打压,因此估值偏低,笔者于是重仓买入并在此后3年中,用分红继续不断买入并做密切监察,下表是鲁泰与招行在不同时点买入,持有至2010-12-2的结果:
|
2007-6-22
|
2007-11-30
|
2008-10-31
|
2009-1-1
|
2010-1-1
|
招行
|
-24.14%
|
-52.91%
|
45%
|
46%
|
-21.76%
|
鲁泰
|
-27.27%
|
27.09%
|
197%
|
133%
|
25.18%
|
|
-3.13%
|
80.00%
|
152.00%
|
87.00%
|
46.94%
|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在2007年11月,市场指数最高峰时买入持有至今,招行损失了一半,而鲁泰已经回本并赚了27%(扣除汇率损失后打和有余)。而如果在金融海啸肆虐股市最低潮时买入,则鲁泰收益远胜招行,市场整体认为外围市场低迷,纺织业受压。使得原本已经低估的个股,很可能随着市场整体的走低,从价格低估变成极其便宜,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好的买入机会。
选择另外一个比较时点2007-6-22日作为比较的原因,是该日鲁泰由于送股导致市场出现疯狂价格,可以看出,如果在市场极度高涨疯狂的价格买入,就算持有3年,坐收分红,依然损失-27%以上,如果考虑上汇率贬值,跌幅更是拉阔。这即是谭普顿金律第6条—–“要低买”。(反过来说,“千万别高买”)高买了,依靠企业盈利增长股价慢慢增长来回本,需要漫长的时间,(市场中价值投资者常流传一个谬误,买贵没买错,事实上,买便宜但错的,和买贵的,同样是错。)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如果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中,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十年回报率为-57%,(同期,日经225指数的回报率是-49%,这同样说明不能光看价格低,如果企业盈利节节下降,同样是大幅度的在摧毁财富)。
笔者在2010/3/23对鲁泰2009年的年报分析中指出,“2010年上半年的利息费用依然会非常少,从而提高整体净利润率。全年大约维持0.65元/股的利润水平。每股净资产可以达到4.35元。股价将有机会达到港币8.5元以上。分红继续提高到每股0.3元以上。”这是一个保守估计。随着时间逝去,公司陆续在季度报表中体现盈利,而到了7月,棉花价格开始疯长,从8月到11月,四个月间,几乎疯长一倍,材料成本倒逼行业整体加价,布厂随之加价以将成本转嫁出去,鲁泰一方面已经提前囤积棉花存货,另一方面原有设备、土地按照原先账面资产入账,因此导致利润及资本回报率暴增。单纯前三季度利润已经达到0.58元/股。
很多分析员后知后觉,非但不能在事前预见到公司利润增长,在利润增长启动时也未能及时指出正确成因,只有到半年报、季度报表发布时,才向市场推荐,随着棉花价格的暴涨,市场气氛随利润加速增大而开始追炒,并将布厂看成棉花股来炒,股价达到笔者上述预测价格,因此,笔者在2010年11月初卖出鲁泰,获利了结这个持有近四年的投资。
笔者卖出的理据是,笔者对鲁泰的定价,乃是基于0.65元/股的利润水平。对股票的定价,乃是根据长期价值而厘定,而何时棉花价格暴涨一事完全不在笔者意料之内。但因棉花上涨而加价获利,乃是短期的事情,因为存货总有用完的时候。同时,该公司再新疆的棉花种植园并不能完全足够供布厂使用,一部分还要从外面采购,棉花收益,也不完全由上市公司获得,而是要和当地政府分摊,这从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一项就可以看出。也即是说,棉花价格上升,短期内,鲁泰确实可以从中获益,但若果股价上升已经体现并超过该部分收益,便需有其它原因支持,否则便由低估变成高估。从长期考虑的话,棉花暴涨只是短期行为,迟早有跌下来的时候。
笔者认为棉花炒卖不可持续,所谓“暴风不终朝,暴雨不终夕”是也,因棉花暴涨上去的股价,迟早也会因为棉花而爆跌下来,因此当市场热炒有棉花种植园地的布厂而使该股股价达到预期估值时,笔者宁愿卖出,转其他投资。事实证明,在笔者全部卖出后2天,11月10日,美元反弹走强,引发棉花等商品价格暴跌,当整体市场大跌时,鲁泰股价随之暴跌。笔者不是走势派或者画图派,买入卖出完全依赖基础分析,逃顶纯属偶然。笔者这一系列文字,尽管后续关于鲁泰还有约10篇遵循传统证券分析方法从现金流及资本性开支方面的讨论未贴出,但笔者已经将该股票卖出,因此不再做任何评述。宁可等他日尘埃落定后,有机会再行补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