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儿童用品害了多少宝宝,看完你还敢买吗?

(2018-04-16 00:22:21)
标签:

杂谈

北京协和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 鲍秀兰

夏天时,不少妈妈都会给孩子穿上轻便凉快的洞洞鞋。然而,很多妈妈忽略的是,这种鞋子在乘坐电梯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就特别提到了这一点。


洞洞鞋材质柔软,鞋型宽大,而小朋友又爱蹦蹦跳跳,经常穿不稳鞋。当宝宝穿着洞洞鞋乘电梯时,鞋子就容易被电梯的缝隙卷入,导致宝宝的脚被电梯卡住,造成意外。


专家还特别模拟宝宝乘电梯的场景,做了实验。

https://pic.wenwo.com/fimg/55793139280.jpg


结果真是吓人,难以想象如果这真的是宝宝的脚被夹了,那该有多疼。


其实这已经不是新闻了,这几年间已经有过多起洞洞鞋引发电梯事故的报道。


https://pic.wenwo.com/fimg/56901139546.jpg

https://pic.wenwo.com/fimg/58570139281.jpg

https://pic.wenwo.com/fimg/59136139547.jpg


不管穿的是不是洞洞鞋,宝宝爱动不老实,乘坐扶梯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所以,家长们在带着孩子乘坐扶梯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宝宝。可千万别在一边埋头玩手机,等到事故发生了再后悔就晚了。


【注意】一旦发生事故,请第一时间按下电梯侧面的应急按钮,让电梯停止运转,把事故的伤害降到最低。

https://pic.wenwo.com/fimg/59738139282.jpg


除了洞洞鞋以外,这几种常见的宝宝用品也暗藏危险。


氢气球

谁能想到,街角巷口飘扬着的五彩气球中也暗藏杀机。就在前不久,路边商贩售卖的氢气球突然爆炸,导致一个路过的2岁女童全身多处被烧伤。

https://pic.wenwo.com/fimg/60752139548.jpg


氢气易燃,只要有一点火星就可能引发大爆炸。其实国家早就有明文规定,禁止在任何场合售卖手持氢气球,手持气球应该一律选用氦气等惰性气体充气。


然而由于氦气的价格是氢气的十倍,所以仍然有不少不良商贩为了利益,无视国家的规定。而氢气球和氦气球从外表上看上去,根本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买气球给宝宝的妈妈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别再在路边给宝宝买气球了!


学步车

学步车是不少家长都会购买的一样婴儿用品,在淘宝上搜一下,随便一件商品就有几千、上万的月销售量。

https://pic.wenwo.com/fimg/62168139283.jpg


然而,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它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更快学会走路,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宝宝坐在学步车上的姿势和正常走路完全不同,脚尖点地,前进完全靠轮子滑动。这样对练习腿部力量、学习走路完全没有帮助。


使用学步车还很危险。还没学会走路的宝宝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控制学步车的移动。当车速过快时,就很容易翻倒,甚至冲下楼梯,导致宝宝受伤。


在2014年,加拿大就已经全面禁止学步车的销售。

https://pic.wenwo.com/fimg/64174139549.jpg


我国卫生部也曾发文,明确指出,不建议婴儿使用学步车。


https://pic.wenwo.com/fimg/65148139284.jpg


准备购买学步车的妈妈们,可以把它从你们的购物车里删除了。


连帽衫

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过这样的衣服。殊不知,蠢萌可爱的连帽衫,也会成为伤害宝宝的致命凶手。

https://pic.wenwo.com/fimg/66853139550.jpg


宝宝玩闹的时候,帽衫上的拉绳很容易被游乐设施勾住。一旦宝宝颈部的气管被勒住,他在几分钟之内就会死亡。


这样的事故发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https://pic.wenwo.com/fimg/68533139285.jpg


美国法律有明确规定,2岁到12岁的儿童上衣绝对不能出现拉绳。


瓜妈建议7岁以下的宝宝都不要穿带有拉绳的连帽衫。


婴儿手套

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宝宝抓伤自己的皮肤或会给宝宝带上手套。


但触摸是宝宝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带着手套会限制宝宝的活动,不利于智力发育。


而且婴儿手套也并不安全,手套里面的线头脱落,可能会缠住宝宝的手指,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手指头缺血坏死,最后甚至不得不截肢。


宝宝的健康安全,是每个妈妈最关心的事。身边的这些危险,可一定要小心避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