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睡渣到天使宝宝,聪明妈妈只做了这几步!

(2018-04-16 00:22:20)
标签:

杂谈

北京协和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 鲍秀兰

“说好的天使宝宝呢?为什么你总是不睡觉?”


估计这是大多数妈妈的吐槽,每晚眼皮打架,心力交瘁,宝宝还是精力充沛地——哭!哭!哭!


https://pic.wenwo.com/fimg/11330139288.jpg


据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重复21天以上的行为,会形成习惯,重复90天会形成更稳定的习惯。


所以建议最好能每天都遵循一套固定的哄睡模式,让宝宝一到点,就乖乖睡觉。



别错过宝宝的睡眠信号


有些宝宝像铁打似的,11点还精神奕奕,妈妈要注意,是否错过了宝宝向你发出的睡眠信号,错过宝宝的困点?


在宝宝疲劳的状态下,当环境充满刺激,没有睡眠条件的时候,即使宝宝的身体已经很困倦了,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会升高,用于抵抗疲劳,保持清醒。


这种作用就好像咖啡因,越困越兴奋,越兴奋则越难入睡。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哄睡的难度也会加大,睡前会大哭大闹。



宝宝的睡眠信号有:


眼睛无神,快速眨眼

哈欠 

揉眼,揉脸

活动减弱

发出奇怪的声音    

不想玩,推开玩具

抓头,揪头发,拉耳朵

把脸埋进你的胸口

拼命啃东西

想喝奶或者吸吮

脾气变差

……


一旦接收上面宝宝发出的信号,就给宝宝创造睡眠条件,从充满刺激的玩耍环境中,过渡到安静而放松的睡眠环境,让宝宝尽快得到休息。




宝宝哭闹的原因&应对办法


宝宝睡觉哭闹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应对措施。


一、受到惊吓


宝宝前一秒睡得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像受到惊吓一样身体抽搐几下,紧接着就哭得昏天黑地,怎么哄都不行。


 应对方法 

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安慰,妈妈的轻声细语和轻柔舒缓的音乐都可以给宝宝带来安全感,让宝宝放松,再次慢慢入睡。


二、长牙缺钙


缺钙的宝宝除了会夜哭外,还会伴有多汗、枕秃、出牙晚、囟门闭合迟、轻微鸡胸等症状。


 应对办法 

很多宝宝不是缺钙,只是缺少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建议哺乳期的妈妈注意摄入充足的钙物质,多吃牛奶、黄豆、豆腐、鱼虾、鸡肉、胡萝卜、花生等补钙食物,天气好的时候带宝宝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三、睡前太兴奋


宝宝越夜越嗨,就差跳DISCO了,在床上拳打脚踢,四肢抖动,太晚睡,睡眠质量很差。


 应对办法 

妈妈可以回忆一下,是否让宝宝昼夜颠倒,白天睡个不停,或者让宝宝睡前玩得太兴奋,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瓜妈建议按宝宝月龄,给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如果发现宝宝有睡意,要及时上床,宝宝睡前1个小时内不要太兴奋。


https://pic.wenwo.com/fimg/14872139552.jpg


四、饥饿


如果宝宝还没有断夜奶,他可能是饿了,有些妈妈很苦恼:宝宝总在吃奶的时候睡着,夜里又饿醒,哇哇大哭,吵得全家睡不着。


 应对办法 

如果宝宝在吃奶时睡着,可以轻轻弹一下脚心让宝宝吃饱再睡。有吃夜奶的宝宝,只能辛苦妈妈在夜里及时喂养了,不过最好不要让宝宝一睁眼就喝奶。


五、睡眠环境不舒适


婴儿睡眠不老实,常表现为浅睡眠时间比较长,时不时翻动身体。


 应对办法 

其实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有时因为被子太厚,有时候因为垫子不舒适,或者孩子尿了,穿得太多......


那么,如何为宝宝创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呢?


一个好的睡眠环境需要:


■  空气

在保暖前提下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不要让风直吹到孩子。


■  温度和湿度

室内温度以22~24℃,湿度以35%~65%为宜。可用空调、加湿器分别调节温度、湿度,但空调不要直吹到孩子。


■  光线

房间灯光柔和,睡前调暗灯光,但不要直射孩子脸部,营造温馨的诱导睡眠环境。


■  建立昼夜交替模式,形成稳定睡眠规律


➀ 早上拉开窗帘,播放轻柔音乐,唤醒孩子,白天适度睡眠,无需控制日常生活噪音——这些都有利于形成昼夜节律、培养适应能力、促进听觉发育。


➁ 晚上入睡前1~2小时,不要让孩子兴奋紧张。应拉上遮光窗帘,调暗室内光线,保持安静。可以进行简短的例行程序,比如讲故事、唱催眠曲或按摩、玩具陪伴等。


➂ 添加辅食后,如果孩子食欲好,饮食营养密度增加,具备了睡整觉的条件和能力,夜间不要唤醒孩子,避免不当干预,造成孩子觉醒频繁,缩短睡眠时间,影响睡眠质量。


➃ 孩子哭闹时,等待几分钟再作出反应。不要开灯,可以进行安抚但不需抱起,让孩子知道你在附近,但此刻是该他独立入睡的时间。养成独立入睡的习惯,即便半夜醒来,孩子也可以自己重新入眠。


六、身体不适


小儿常见疾病(发烧、蛔虫病、消化不良、湿疹等)会让宝宝在睡觉哭闹,另外,肠绞痛是小月龄宝宝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在4~6个月的时候就会自然消失了。


 应对办法 

如果婴儿睡觉时边哭边抓耳挠腮,很有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中耳炎或湿疹。如果睡着后不停磨牙咀嚼,可能肚子里有蛔虫,或是白天吃太多导致消化不良。吃太多也会引起胀气,让宝宝一直放屁。


七、缺乏安全感


有些妈妈吐槽,孩子四岁了还不愿分床睡,经常醒来发现没有人在身边,就开始哭闹。


其实这是宝宝缺乏父母的爱抚,出现的“皮肤饥饿”症状,他们哭闹只是为了引起注意。


 应对办法 

只要在宝宝哭闹时,多给他们一些身体和语言的安抚和互动,孩子得到满足就不再哭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