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我好痒!”宝宝湿疹总复发,90%的妈妈都犯过四个误区!

(2018-04-01 00:22:29)
标签:

杂谈

北京协和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 鲍秀兰

湿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一般多发生于0-2岁的宝宝。目前全球有10%~20%的儿童患湿疹,发病比例相当高。


https://pic.wenwo.com/fimg/34117113357.jpg


被湿疹缠上的宝宝通常会有以下症状:

皮肤发红瘙痒,伴有灼痛感,严重的还会化脓,起水泡,结痂。


https://pic.wenwo.com/fimg/34636113197.jpg


尿布区一般不会有湿疹,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皮肤屏障功能好。


1

为什么宝宝会患湿疹


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


因为宝宝还小,体质还未发育成熟,肌肤屏障不完整,所以一旦皮肤干燥,或者屏障功能损伤,就会导致细菌、病毒、真菌和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里,造成炎症、过敏。


例如有些家长给宝宝过度清洁皮肤,比如一天洗好几次澡,每次都把宝宝的皮肤擦得红红的,甚至过度使用清洁剂,都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值得一提的是,皮肤屏障功能不好,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因此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宝宝更容易得湿疹。


食物过敏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得湿疹,是因为食物过敏。但并非所有的湿疹都与食物过敏有关系,目前达成的共识是:


①严重的湿疹和食物过敏有关系,轻度的湿疹可能无关。


②食物过敏是湿疹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而不是导致湿疹的因素。


③食物过敏能加重湿疹。


瓜妈还要提醒一下各位妈妈,在孕期怀着孩子时,如果经常过多食用海鲜鱼虾、辛辣油腻食品、水果寒凉食物,消化不了,会在体内生热、生湿,小儿湿疹的基础因此形成。


另外,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妈要看看自己吃的食物是不是容易致敏。人工喂养的宝宝,可能会因为肠道菌群的不完善,而引起湿疹。


https://pic.wenwo.com/fimg/35200113358.jpg


2

宝宝患湿疹怎么办


别给患湿疹的宝宝穿太多衣服


上周六,瓜妈一个同事的小宝宝就患上湿疹,立刻带去医院诊断治疗。


医生说现在天气潮湿,宝宝的衣物和床单都要注意洁净干爽,给宝宝穿的衣服也不需要太多,湿疹都给捂复发了。


同事曾带孩子来过一次办公室,瓜妈注意到宝宝的确被好几件衣服捂得严严实实的,汗液对湿疹的刺激非常大,多穿衣服容易让湿疹复发


最后,宝宝的衣服、床单被子最好都选棉制品,宽松、透气、无领宽口、单色、无拉链的衣服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宝宝的衣服、尿布和枕巾要勤洗、勤换,洗涤剂必须彻底冲洗干净。


洗澡次数、时长不宜过多过久


给患湿疹的宝宝洗澡,要遵循以下三原则:洗澡次数不超过1次,时间不超过5分钟,水温不超过38℃。


洗澡时禁止用肥皂,沐浴露可以使用,但不要涂在皮肤损伤的地方。选择沐浴露时,要使用偏酸性或中性的,不含香精,选择无泪配方,防腐剂尽量少的。


洗完澡后的保湿工作也很关键。妈妈尽量在5分钟内给宝宝擦足量的护肤品,让宝宝皮肤处于保湿状态,必要时可以湿敷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https://pic.wenwo.com/fimg/57110113198.jpg


3

妈妈易犯的四个护理误区


保持皮肤干燥好得快?错!


湿疹皮肤很怕干,所以要经常保持滋润


对于轻度湿疹,要使用低敏的护肤霜保持皮肤湿润;对于中重度的湿疹,除了保湿还要配合使用弱效的外用激素,若皮肤有破口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应联合用抗细菌或抗真菌感染的药膏。


母乳必须停?错!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长湿疹不一定影响宝宝发育,可缺乏营养却一定会影响宝宝发育。对刚出生几个月内的婴儿来说,母乳喂养有保护作用,能降低湿疹的严重程度。


民间有用奶水洗奶癣的说法,这个方法是不科学的。用奶水洗容易滋生细菌,加重或诱发湿疹。 


不能喝牛奶?错!


牛奶、蛋白质的确容易引起湿疹,但绝大多数婴儿湿疹和食物是没有关系的,除非证实过敏原是食物过敏,才应该停掉牛奶。


因为过度忌食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食用的牛奶不要轻易停掉。


激素副作用大,不要用?错!


网上说起激素,就是副作用太大,千万不能用。其实激素药膏的副作用是被夸大了,只有长期大剂量口服激素药物才会出现。


而治疗湿疹使用的是外用激素类药膏,这类药物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局限于皮肤,表现为皮肤变薄或色素沉着。激素只要合理使用,也是安全的,可以交替间断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