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不愿意咀嚼食物怎么办?这么做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2017-11-10 00:22:40)
标签:

杂谈

北京协和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 鲍秀兰

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宝宝的咀嚼能力弱,总是给宝宝提供稀烂或很软的食物,宝宝没有机会接触较干或较硬的食物,咀嚼能力肯定会受影响,同时也不再愿意咀嚼食物,吃到硬一点的食物就会吐掉。那么,宝宝不愿意咀嚼食物怎么办呢?

6个月训练口腔动作

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宝宝的咀嚼能力弱,总是给宝宝提供稀烂或很软的食物,宝宝没有机会接触较干或较硬的食物,咀嚼能力肯定会受影响,同时也不再愿意咀嚼食物,吃到硬一点的食物就会吐掉。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6个月:

1、宝宝从6个月大开始,妈妈就要开始给予宝宝泥状等辅食,让宝宝有机会训练口腔的动作。为了配合宝宝的嘴巴大小,建议妈妈使用小型、材质安全且较浅的汤匙来喂食。

2、刚开始宝宝或多或少会将食物顶出或吐出,妈妈不用灰心,也不要太心急,只要每天尝试就会发现宝宝吃进食物的机率越来越高。

3、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小牙饼,让宝宝自行抓握、塞进口中,帮助宝宝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

辅食形态:

以泥状辅食为主,如强化铁米粉、红肉泥、肝泥。

https://pic.wenwo.com/fimg/1972037074.jpg

7~9个月培养咀嚼能力

7个月大的宝宝也开始长牙了,此时期宝宝咀嚼及吞咽的能力会较前一个阶段更进步,宝宝会尝试以牙床进行上下咀嚼食物的动作。

训练方式:

1、妈妈可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辅食,并让辅食的形状较6个月大时更硬或更浓稠些。

2、提供宝宝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并能促进牙齿的萌发。妈妈除了喂宝宝吃食物之外,如果宝宝已长牙,也能够提供宝宝一些自己手拿的食物,例如水果条或小吐司。

3、因为长牙,宝宝可能会觉得不舒服,可以供给婴儿一些磨牙饼干、烤馒头干等稍有硬度的辅食,通过咬、啃这些食物,刺激牙龈,帮助乳牙萌出,改正咬奶头的现象。而同时也及时地训练了婴儿的口腔咀嚼功能。

辅食的形态为:

半流质或半固体,如菜泥、较粗的果泥、水果条、面包片、豆腐与稀饭等。

https://pic.wenwo.com/fimg/2017536906.jpg

10~12个月选择成人化食物

宝宝已经长出4~6颗牙,咀嚼能力及口腔动作更加协调,宝宝会尝试先咬碎或咬断食物,再进行简单咀嚼的动作。

训练方式:

1、宝宝的副食品已渐进到成人化的阶段,不过,原则上,不易消化或太油腻的食物还是不适合让宝宝吃。

2、可以选择成人化的食物中,较软、较易咀嚼的食物。除了大人帮忙喂食之外,也可以培养宝宝自己进食的能力。

3、妈妈不妨为宝宝另外准备一个防水围兜以及一支适合抓握的小汤匙,让宝宝自己也舀食物来吃,这样还能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自理能力。

4、三餐渐进改以辅食为主,牛奶为辅,一天约提供3~4次辅食,2次牛奶。开始训练宝宝改用水杯喝水,最初可先用装有吸管的水杯,慢慢再改为一般的鸭嘴杯。

辅食形态:

以半固体或固体为主,如:软面条、蔬菜粥、肉粥等。

https://pic.wenwo.com/fimg/2062037075.jpg

12个月以上让宝宝习惯吃固体食物

过了1岁,宝宝已经慢慢可以处理成人化的食物,同时越来越善于利用牙齿,另外,这个阶段宝宝也有不错的模仿能力,家长不妨常常做示范动作,提醒宝宝要把食物咬一咬、嚼一嚼,让宝宝能够顺利转换到一般的正餐食物。

训练方式:

1、提供给宝宝长条的水果、煮过的蔬菜段或稍硬的饼干,让宝宝习惯吃固体的食物。只要宝宝愿意,可以提供大人化的食物给他,不过,还是要观察一下宝宝的消化吸收反应。

2、大概到宝宝1岁半左右就能完全提供和大人一样的食物,只是有些食物需要帮宝宝切成合适的大小或块状,但不要切得太细。

3、提供宝宝比较容易舀或抓握的食物,最好让宝宝学习自己进食。平时可提供宝宝一些训练或刺激口腔动作的玩具,例如小喇叭、哨子等,也可以教宝宝吹纸片、泡泡等。

辅食形态:

以固体为主。可给予易消化的六大类食物。例如鱼肉、白饭、切成段青菜、切成块水果。(图文来自网络)

https://api.wenwo.com/qrcode/showqrcode/595e45e50cf227821f46db75
鲍秀兰医生
北京 北京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院 小儿内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