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香近臭辩廖理南
(2025-10-28 06:50:22)
远香近臭辩
廖理南
“墙里开花墙外香”,一句流传千古的谚语,精准道破了人间一种既普遍又吊诡的世相:贤者近在咫尺,众人往往吝于嘉许,甚或暗生妒意;一旦其声名远播他乡,却又竞相推崇、仰慕不已。这般
“身边芳踪无人问,远方异香众口夸” 的怪象,不仅令人唏嘘,更引人叩问其背后深藏的因由。
这一现象,实则是人性深处多重心理机制在现实土壤中交错发酵的结果。其一,“认知失调”
如一只无形之手,暗中拨弄人心。身边人的卓越成就,恰似一面澄澈明镜,清晰照见自身的不足与平庸。由此产生的心理落差,极易催生 “酸葡萄”
心理 —— 借由贬低他人的努力与成就,来维系那摇摇欲坠的自我价值感。其二,人天生具有 “防御性贬低”
的本能,宛如为躲避强光而下意识垂下眼帘。身边人的成功无形中带来竞争压力与生存焦虑,而轻描淡写地予以贬低、淡化其价值,便成了暂时卸下心理重负、换取内心安宁的捷径。其三,在价值评判上,人常陷入
“道德许可效应” 的迷障:对远方之 “香” 不吝溢美之词,竟成了对身边之 “花” 疏于欣赏的借口,甚至演变为一种自我宽慰的
“道德安慰剂”,让忽视与偏见变得理所当然。
然而,若仅将一切归咎于普遍人性,则难免失之偏颇。华夏文化中积淀的某些特质,更使得 “近臭” 之习如藤蔓般悄然滋长、缠绕难解。传统
“熟人社会” 的紧密结构,使人易于跌入 “比较陷阱” 的泥淖 ——
血缘与地缘的亲近,让身边人的成功更直接地刺痛我们的神经,犹如一面无处遁形的镜子,映出自身的 “不如” 与落差。再者,根植于文化深处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观念,常将人的视野局囿于狭小圈层内的
“零和博弈”,使人难以真心欣赏他人的成就,反而将其视为对自身机会的挤占与资源的掠夺。正如鲁迅先生冷峻指出的:“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这郁积的
“怨愤” 在熟人圈层中,极易发酵为对 “出头者” 的嫉妒暗流,最终演变为对身边贤者的排挤与漠视。最令人扼腕者,莫过于传统中
“见贤思齐” 精神的日渐式微。古人尚且倡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人却往往将身边之 “贤”
视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而非可资借鉴、共同攀登的阶梯。
古今中外,此类案例俯拾即是,更印证了这一现象的深刻性。
古代案例:丁谓显贵,唐肃避居
宋朝丁谓与唐肃本是挚友,住宅相对而居,往来甚密。当丁谓即将被委以重任、跻身宰辅之列时,唐肃却主动迁居州北,刻意疏远。面对他人问询,唐肃直言:“丁谓入朝后将担大任,若仍频繁往来,难免被指攀附;若刻意避嫌十日不见,又易生猜疑。”
这背后正是对 “近臭” 困境的清醒认知 ——
当昔日平辈好友一朝显贵,身份落差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亲近反易引发非议与猜忌,疏远反倒能保全交情。而彼时朝堂之上,不少与丁谓共事的同僚,或因日常交集见惯其行事,便疏于认可其才干;待丁谓权倾朝野、声名远播后,外界反而更易称颂其政绩,恰是
“近者轻而远者重” 的生动写照。
现代案例:杜月徵留洋,外媒先赞
20 岁的中国足球小将杜月徵,从深圳 FC 青训起步,17
岁便登上中超赛场,展现出不俗的身体对抗与得分能力。但在国内赛场时,他并未获得太多聚焦与盛赞,更多是被视为年轻球员中的普通一员。然而当他远赴西班牙踢球,在西协甲赛场为球队扳平比分后,迅速引发国外媒体的关注
—— 韩国记者专门撰文称其为
“中国最有前途的年轻前锋”,欧洲足球媒体也纷纷肯定其天赋与潜力。外媒的赞誉反向传回国内,让原本对他不甚熟悉的球迷与舆论开始重新审视其价值,直呼
“中国足球的新希望”。同一球员,国内赛场的 “习以为常” 与海外赛场的 “众口夸赞”,正是现代版 “墙里开花墙外香”
的鲜活注脚。
倘若听任此种 “近臭” 之风蔓延滋长,无异于在精神的沃土中播下毒种。其直接恶果,便是
“劣币驱逐良币” 的悲剧一再重演 ——
当身边的贤能之士动辄得咎、声名受损,真正的奋发者或只能择枝远栖,另寻能施展抱负的土壤;或不得已收敛锋芒、黯然沉潜,以免成为众矢之的。长此以往,必将窒息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创新的脉动。昔贤王阳明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这弥漫于熟人之间的 “近臭” 习气,正是我们亟需辨识并破除的 “心中贼”
之一,它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阻碍着群体的共同进步。
然则,如何方能勘破此迷障,打破 “远香近臭” 的怪圈?首要者,在于唤醒一份澄澈而珍贵的
“成就鉴赏力”。我们当学会以审美的眼光,欣赏身边优秀者所绽放的光芒,犹如登临黄山观赏云海奇峰,心中涌起的应是纯粹的赞叹与折服,而非焦灼的攀比与狭隘的妒忌。同时,必须在精神上超越
“熟人社会” 的狭小藩篱,将心灵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人类文明星空。恰如庄子所感悟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我们学会在更恢宏的坐标中定位自我,明白个体的成功并非相互吞噬的竞争,而是彼此成就的契机,身边人的光芒便不再是刺目的威胁,而化作了可映照我们前行之路的熠熠星辰。最终,我们应努力培植
“见贤思齐” 的文化沃土,让 “欣赏身边人、成就身边人” 成为社会共识,让贤能者不必远行,亦能香溢满园、泽被邻里。
“墙里开花”,本应成为滋养近邻、启迪同辈、共同成长的芬芳,而非令人掩鼻、避之不及的异味。唯有打破心灵的壁垒,以开放的胸襟真诚欣赏身边的每一处芳华,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人的卓越,我们方能真正迎来
“满园春色关不住” 的蓬勃盛景 ——
当身边每一朵奋力绽放的花,都能得到由衷的赞美与温暖的阳光,民族精神的土壤才会日益丰饶,生长出支撑未来希望的栋梁之林,让 “近香远亦香”
成为世间常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