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横山雨泽寺下,有泉名曰白子口。每见乡人肩挑手提,络绎于山径之上,所汲者,皆此泉之清流也。泉自石隙涌出,终年汩汩,汇而为潭,澄澈见底。其水入口清冽,过喉甘润,如饮琼浆玉液,实乃天赐甘霖。
此泉秉性奇特,令人敬叹。纵使连年亢旱,赤地千里,它却依旧从容不迫,泉眼涓涓,如龙口吐纳,永无枯竭之虞;每逢农闲时节,四乡八镇之人携桶提瓮,往来如织,任凭汲取多少,潭水竟从不显见底——仿佛大地深处自有丰沛不绝的源头。而一旦泉畔人迹罕至,潭水亦无丝毫泛滥之象,始终盈盈一泓,恰如其分地守护着自身界限。此等“取之不竭,盈而不溢”的天然法度,岂非暗合“洼则盈”的天地玄机?其中蕴含的平衡大道,默默维系着千百年来与乡民之间那份无声的约定。
更奇者,此泉蕴大地精魄,含山川灵秀。经有识者察验,水中所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竟暗合人体所需。乡人常饮,多觉神清气爽,体健筋强。此非仙家所谓“琼浆玉液”,又当何名?故吾昔年有句:“白子口泉龙嘴涎,琼浆玉液味甘甜。千年无改清纯质,祛病强身福寿添。”——此非虚美,实乃心声。这眼泉水,以其亘古不变的清纯质地,早已默默融入了乡民们的血脉肌理,成为生命不可或缺的滋养。
驻足泉边,看山民往来如织,木桶轻碰之声叮咚不绝,此景令人神思邈远。所谓“群众上山求‘仙水’”,其真义,不过是对这滋养了祖辈生息的甘泉所怀有的朴素信赖罢了。它无需神异之名加身,其本身存在的恒久不竭、盈缩有度、滋养生灵,已足够令平凡岁月生辉。
白子口泉,默默流淌千年,它不惟是大地之眼,更像是天地间一本无字之书。那“取之不竭,盈而不溢”的天然法度,分明在启示世人:真正的丰盈,并非无节制的满溢,而是源于深藏不露的厚德与永不枯竭的馈赠;那永不干涸的泉脉,则如《道德经》所云“谷神不死”,以柔弱之姿昭示着生命韧性的永恒。
它以其无言的存在,为这浮躁人间诠释着一种久被遗忘的智慧——那是自然本身的律动与平衡,是古老大地赠予我们、流淌千年的生存哲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