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理南先生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曾在北浴中学共过事。虽然后来因工作分开近半个世纪了,但我们仍然亲如家人。理南先生与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均如此——因为他眼中从来不分贵贱,不分贫富。
理南先生2005年以来努力从事《宿松古今纵览》乡土作品编著,成绩颇丰。已有四册问世。感谢他馈赠,这几册书我已通读,感受良多,获益非浅,若问总的印象如何,可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部一“五气”合一的良著。
哪"五气"?即志气、正气、霸气、地气、灵气。
理南先生先当中小学教师、教务主任.后从事地方志编纂工作,地位不显,名气平平、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从来是以国家主人,宿松代言人说话处世。这从他收录进书中的许多文章可以看到这一点。为了节省篇幅,本文拟以第四册为例,作些阐释。《吴宜灿当选中科院院士》(作者:何飞、吴金旺),可为代表。这一震聋发聩的消息大長了宿松人的志气,大壮了宿松人的威风。大鼓了宿松人的魄力,大增了最松人的信心.谁说宿松人不行:宿松人奋发向上,一举登上科学峰巅.相信会有更多的宿松青年会循着吴宜灿等人的道路高歌猛进、创造更多更奇的业绩。
这部编著,处处洋溢着正气。《宿松不缺当官的,只缺能做事的》这样的直言,谁能喊出来?只有理南先生《宿松古今纵览》中吴明先生这样的人说得出来,只有一身正气的人说得出来,只有不怕得罪官家的人说得出来,只有底气十足的人说得出来。
厚厚的一本《宿松古今纵览》处处都透出正气。古人还有:段光清.周本;当代有梅正东,张海宴等人,都是为官清正,刚正不阿的君子。文中都渗出溢美之情。
时事评论文章也最能看出人的态度、品格。作者一鸣写的《宿松能否选出行己有耻,为官有格的干部》,针对宿松官场选拔的不正常现象大胆质疑和批评,的确表现出超凡的勇气和正气,也放射透现出作者对党的事业.对宿松发展的赤子之心、殷殷之情。
所谓霸气者,无所畏惧之气也,书中多处现出此种气概,请看《我与癌症》,面对极可能夺命的恶疾.作者表现出超人的气度和智慧,可以说用的是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战略上貌视它,毫不惧怕,有信心压倒它,战胜它:战术上重视它,经过仔细分析研判,定出最佳诊疗方案,步步为营.阵阵取胜,穷追猛打,不留遗患,数载功夫,终成最后赢家!这是万中挑一的个例,令人不得不佩服,不得不拍手叫好:这种文章的医学价值,保健价值,在国内、国际都值得一提。《经历死神》亦可媲美,面对世人大多谈之色变的东西,作者淡然自若,谈笑风生.大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概。理南先生虽一介布衣,但气概不亚于伟人矣:如本册末篇,作者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敢于仗义执言,向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不同见解与之"商榷",这是常人做得到的么?没有权势,只有真理,理南先生心目中就是如此。
《宿松古今纵览》中,收录不少来于基层平民的文章,如罗连开先生的《我和我的农闲拾趣》,记录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可以说留下了中国农村百十年的缩影,还有《新造华居上梁彩》《新婚撒帐词》等,亦是土生士长的民间文化苖芽。《宿松亡女道士破狱<十月怀胎词>》则从某个侧面反映出道教的内容,当然这些文字是巷言俚语,确实粗糙,土气,正因其"土气",读起来亲切,与百姓息息相关,用官方的话来说,叫"接地气"。她不是阳春白雪",是"下里巴人",而正是这"下里巴人",应者千万。
书中有涉及佛教的文章,如《玉枢观总管老爷显灵二三事》,乍一读来似乎太过玄妙,站在唯物主义角度是不可理解,只好冠之以"迷信",但所写又是真人真事,毫不虚假,怎么解释?难道世上真有神灵善萨?这就是唯心主义有理了。实际上用纯粹的唯物主义观点无法解释许多世间现象,唯心主义一说就通,当然唯心主义也不全对,唯物唯心加起来,互相补益,才是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机械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共产党人信的马列主义,信的是科学,追求的是真理。迄今为上,科学还是一个未成人的孩童,他要继续成长.也许某一天科学家们惊奇地说,世间真有鬼神,菩萨。理南先生不怕戴"宣传迷信"的帽子,尊重事实,为探求人类未知领域射出一束"灵气"之光,这不是很好的做法吗?让说三道四的人永远处在黑暗中吧。
三国时代,文学评论家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就说过"文以气为主"。的确如此,没有"气"的文章就没有个性风格,读起来味同嚼蜡,然而一文只有一气,《宿松古今纵览》是集众家之成,则有多种文气,让读者多多受益,理南先生劳有所得啊!
综观全书,有价值的成份占比极大。所谓金无足赤,拙以为文出众手,参差不齐,妍媸互见亦在所难免,有些来自甚层的文章有赖编者多加锤炼,修政.以臻完善。
期待着《宿松古今纵览》续集及早问世。
二0二三年四月
编者注:*“家数自成始丈夫”源自聂绀弩先生(1903~1986)为刘再复散文《太阳·土地·人》题卷之二。1981年,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长刘再复亦居北京劲松区,常登门向聂绀弩先生求教,先生为刘之散文《太阳·土地·人》题卷,其中二首云:“日月山川何代无,风流人物古今殊。因人俯仰终奴仆,家数自成始丈夫。”“月落乌啼霜满天,一诗张继已千年。彩云易散琉璃脆,只有文章最久坚。“
作者简介见《宿松古今纵览》3辑496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