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林寺简史及传奇杨万贵

(2023-09-28 09:53:01)
标签:

佛学

西林寺简史及传奇

 

杨万贵


  西林寺位于华亭镇黄大村境内,处在九井沟风景区旅游线路上的首景,是著名禅宗文化景点。寺殿建筑大致东西朝向,后依铁笔山,前临梅西公路,眺望黄大水库,门对西源九景(井)中第一景(井);北接西寺河桥,与隘口乡为邻。此处青山绿水,松竹掩映,蓝天白云,黄墙红瓦,交相辉映,交通便利,环境幽静,实为参禅礼佛的福地。http://a1.qpic.cn/psc?/V13RTXG805sMky/BbSbWrmEw8nJ9LYcvxlBA1ENqyF3QvSES5xbhJB*kqCf3Pk8PwA1Ry796VSrFViWgklZl2L74oFOhtKffcPPPg!!/b&ek=1&kp=1&pt=0&bo=VQOAAgAAAAAFB*A!&tl=3&su=053494594&tm=1695862800&dis_t=1695865933&dis_k=4be0908a694fe59ea11dee8e5801e02d&sce=0-12-12&rf=2-9
                                                                                            西林禅寺
                                                                                                                   2015年1月27日 廖理南手机拍照

  据清朝道光八年版和民国十年版《宿松县志》记载,“西林寺在治西北三十五里,晋永和九年祐祖禅师建,元末毁,明洪武间重建,末又毁。国朝顺治丙,重建后殿,正殿末复,石磉尚存,径四尺许。”

 

  据黄大村白冲组清宣统年间出生的杨旺生、张甲保生前介绍:西林寺在清道光时期庙宇有五百多间,连空坦占地面积约达百余亩,北边抵西寺大桥,南边达螺丝坡北侧人行道(其道石阶数十步。用每块面积约1.5平方米石板叠成,至1958年才被破坏),西边至大河东侧人行道,东边到铁笼山西沿。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被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部下焚毁。

  太平军离开宿松后,当地百姓进行了小规模复建,庙宇约五十余间。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土地改革期间,当时西黄乡政府将寺内菩萨烧毁,将西源龙王庙村庄中的无房无田地的贫雇农但灿炉、但陆山、祝金仲、祝勤火、黄根元、祝春阳、祝小阳等十几户人家迁到寺内居住,将当地的庙产田和当地地主的田地分给他们耕种。

  1958年,县政府决定兴建黄大水库。经勘测,库区将淹没几个村民组和西林寺。为此,庙内户外迁临近村民组居住,有的户回原籍龙王庙村庄居住,庙宇也不复存在。

   1985年,由当时梅墩、西源两乡原西林寺附近信众集资献料,在库面水平线以上的空坦上,复建寺宇三间祖师殿,时有香客膜拜。
   
1992年起成立了管委会,由欧密林任管委会主任。http://a1.qpic.cn/psc?/V13RTXG805sMky/BbSbWrmEw8nJ9LYcvxlBAw6MxwxsU9AdrtMJAGAop19Hwb0QHUdf1ObcuZHXYLDn4JDH.PCDdfFXzL68bfLBhg!!/b&ek=1&kp=1&pt=0&bo=VQOAAgAAAAAFB*A!&tl=3&su=0246773314&tm=1695862800&dis_t=1695865933&dis_k=22150ad2253f52f7956bcbb277c93ef4&sce=0-12-12&rf=2-9
                           释觉念师傅(前)与部分朝拜信众合影
                                                                                                                                               2015年1月27日 廖理南手机拍照

   1996年经宿松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科批准西林寺为正式佛教活动场所,当时住持为释心发。

   2001年,释觉念大师出任本寺住持,组织发动善男信女捐资。于当年6—9月间相继建造了大雄宝殿、哼哈殿、念佛堂等殿堂,以及斋房(厨房、饭厅、)寮房(宿舍)等设施。
   
2014年管委会主任由王昔中接任。http://a1.qpic.cn/psc?/V13RTXG805sMky/ruAMsa53pVQWN7FLK88i5nY3R.ypzSdO07nHClkGhnEeIVDonmYgi39R1UBDqbIw0Pb1q6AnEwebkKCxw524j8rDXJQO94ueEb6SCAWtluw!/b&ek=1&kp=1&pt=0&bo=OAT5BQAAAAABB.A!&tl=3&su=1123798146&tm=1695862800&dis_t=1695865933&dis_k=be343be04b1a23ecb8c0e5eba99e5da8&sce=0-12-12&rf=2-9

  2019年正月,释觉念法师圆寂后,释昌盛继任本寺住持,昌仁、常明为助手,2023年增加了释妙宏。

2017-2023年春,由武汉博艺精诚建筑装饰公司所设计,先后增建了客堂、伽蓝殿、药师殿、海会堂、藏经楼、高僧塔、广场、地藏王等

 

      至2023年,西林寺占地面积20余亩,佛殿六处,房舍近百间,有居士300余人。
   弘扬佛法,西林寺定期举行佛法活动,为广结善缘,推介西林寺悠久的历史及禅宗文化,法师游历国内著名寺院,切磋交流。

 

   http://a1.qpic.cn/psc?/V13RTXG805sMky/BbSbWrmEw8nJ9LYcvxlBA4WfYl0P*gJ9LJbZDC5HyI2IZ0hvr6wWz7R29blV23jKIqWH**WmHPlqyItGT5qF0A!!/b&ek=1&kp=1&pt=0&bo=VQOAAgAAAAAFB*A!&tl=3&su=0127527858&tm=1695862800&dis_t=1695865933&dis_k=b65db8c8e7e4855b9cc3cdb5c3d1e9b9&sce=0-12-12&rf=2-9
                                  释觉念师傅(左)与本书编者合影
                                       2015年1月27日孙春旺 
   释觉念,俗姓尹,名旺焰,二郎镇三冲村人。生于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七日。十六岁学医,后从医至退休。全心敬业,有口皆碑。五十一岁皈依佛门,五十五岁依东至法藏寺礼上智下徹大和尚剃度出家,赐法名觉念。五十七岁于大九华袛园禅寺授具足戒。曾驻锡晋城白马寺。六十二岁顺本寺管委会和信众礼请任住持,历时二十春秋,寺庙由小到大,由缺到全。如今宝刹庄严,香缭客缤,远近闻名。法师一生精研佛道,慈悲坚韧,严持戒律。度众无数,授业徒众多。可谓道德高深,居功至伟。圆寂于二一九年正月十四日。荼毗后显舍利闪烁。享寿八十三岁,戒腊(僧民出家后计算的年龄)二十五。

http://a1.qpic.cn/psc?/V13RTXG805sMky/ruAMsa53pVQWN7FLK88i5nY3R.ypzSdO07nHClkGhnGaqyGgVzaC7J8RsNB49bWi.MW4NgbC8g97Z6Tcxt1gdzKhxbUt32UI4RRpeQ13JTU!/b&ek=1&kp=1&pt=0&bo=OASrBQAAAAABF6I!&tl=3&su=2140619490&tm=1695862800&dis_t=1695865933&dis_k=bf4fe332540a4c1afb300a8b92eeb6ab&sce=0-12-12&rf=2-9

   释昌盛,俗姓吴,名海南,生于一九五四年正月十二日,二郎镇铜铃村铜山组人。二四年昄依,法号释昌盛,自二一九年起任西林寺住持。

 

二二二年初稿,二二三年修成


 



龙潭中藏金具

西林寺西边大河一井中藏有仙金器。一井是一深度莫测的龙潭,名黑凼,即九井风景区中的“一井”。
   乡民们口口相传,井内是九龙王首龙的宫殿,殿中曾有玉帝奖的金桌、金椅、金盅、金筷等餐具。谁家办喜酒,只需到井边烧香焚纸、跪拜叩首就有以上金具浮出水面,便可借到所需用的金具,用后只要烧香谢还就是了。
  早年曾有一失信户借而少还一个金盅,从此再无金具可借了。

犀牛抢灵芝

历史上曾有一外地高僧到西林寺禅游,他观赏了寺内外景观后,向当时的住持说“你那外面断垣上霹雳卖给我吧,我出高价。”住持说:“那断墙上的杂草有什么用?”高僧说:“我自有小用场。”住持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奥秘,坚持不卖,要高僧说出原委,不说出,便不许高僧离开,且反复追问要买墙杂草的原因。那高僧毕竟是一个忠实善良之辈,告诉了谜底:那墙草中有一株灵芝草,寺对面黑潭(一井)里有一头神犀牛,它想吃到灵芝草,吃后就可上天堂,只要将灵芝草在潭水边一摆,犀牛就会纵出水面,人可趁机将它的角和一些毛抓下来。神犀角和毛都为无价之仙宝,只要身上带一点角屑或一根犀毛便水火不怕,挑担如负无重之物,雨雪天行路,雨雪不沾衣身……住持听后恍然大悟,心里暗自思忖,既然有那么神奇,那就更坚持不卖那墙杂草了,何不自己拿灵芝引犀取宝,于是就更坚持不卖。

外地高僧只好作罢不高兴地离开了,高僧客人走后,住持在那断垣之草丛中寻找,果然找到一株很少见的异草。他将草拔起后,高兴异常地持着那株草。到黑潭边去试弄。将草在潭边水里一洗一甩,一头大水牛从潭水中跃出,住持一时吓昏了,向后仰天倒地,他手中的草被牛抢走了。从此再没有人发现犀牛的影子了,传说是吃了灵芝草上天堂去了。

高价不卖破扁担

从前洲地曾有一商人到隘口小圩一罗姓人家收购麻箬,出高价要买下罗姓人的一条旧破木扁担。罗说,我今天还要用这扁担挑几担东西,你明天再来买吧!

商人走后,当天晚上罗姓人将破扁担一洗一刨,加工如新。第二天,商人果然来到罗家,罗对商人说,这扁担现加工如新,你必须在昨天出价的基础上加价我才卖。商人一看这扁担摇头说“你现在不要钱我也不要了”。罗姓人反复追问原因。商人终于说出实话:昨天我看到扁担坼里卡了一根犀牛毛,它是无价仙宝,现在被你刨掉了,扁担已一钱不值。罗姓人肠子都悔青了,默默思忖着那根犀牛毛是哪来的呢?思来想去,啊!想起来了,五天前我到西源乡下收购麻箬,回来晚了,也累很了,走到西林寺一井边歇担休息(从西源到小圩有一条人行道经过一井边),在月光下看见有条牛影在一井东边岸上吃草,我解下这扁担向牛影狠命砍了下去,牛扑通一下,入水不见了。可能就是在打牛影时卡下了牛毛。

 

鲁和尚的故事

清末和民国时期,西林寺的住持名鲁和尚(外地人)。善武功、精医术。据原梅墩初中校长余泗映先生说,童年时期一天随大人到西林寺敬香,亲眼看见鲁表演武功,他一脚将一根重约500余斤的大木柁梁踢飞二丈多远。

鲁精中医,曾免费治好了很多贫苦农民的疑难杂症,西林寺西边白冲杨旺生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膝盖生疱化脓,寸步难行,多处求医无效,也无钱长时就医。找到鲁和尚,他将膝盖先开刀,用嘴吸出疱内脓血,然后敷中药,一段时间后,杨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能行走挑担了。

鲁好开玩笑且恶作剧。有一次,他的一个好友上午到寺里烧香,鲁对那人说:“中午就在我这儿吃滴饭吧”。那人见他有诚意,就未离开。吃午饭的时候,那人吃了一碗后去盛第二碗,鲁见状把筷子在桌上一拍,脸一沉说,“我叫你吃滴,你怎吃许多哇!”那人好无意思,硬着头皮说,“你叫我吃饭,我就要吃个饱”!吃完饭,不欢而去。消息传开后,鲁再留不住客吃饭了。

1949年夏的一天,白冲组熊全英(女)在西林寺西边地里拔山芋草,突然雷雨大作,熊裸头正往一里外的家里跑。鲁和尚在后面站在庙门口大骂“你那么个混堂客,那不晓得到庙里来躲一会雨,快回来!”熊未跑多远,听了鲁和尚的喊话,来到了庙里。刚进庙,鲁和尚板着脸说“叫你来躲雨,你还真来了,赶快走”。因为鲁戴着一副眼镜,总是道貌岸然,从不苟言笑。熊不知他的话的真假,只好又冒大雨往家跑了(白冲柯留德介绍,熊是柯的母亲)。

 

方和尚神秘失踪

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有个外地方姓和尚来西林寺与鲁搭档,方同事一段时期以后,发现鲁言行与己不是志同道合,闹矛盾离开了西林寺,到且寄冲四顾寨的玉瓶寺当住持去了。

一九四九年刚解放,方和尚神秘失踪了。据黄大村原党支部书记周甲东和老党员柯留德生前回忆说:方和尚失踪不久,向当时的西黄乡政府寄来了一封长信,信中写明:方是湖北黄冈人。曾参加黄麻起义,遭到国民党的围剿,画像通缉,方只好深夜将乡亲临时停柩的亡人的衣服换上,将自己的衣服给亡人穿上,改名换姓,跑到西林寺当和尚,家人向政府报告,方急病身故,那棺材里的死尸就是方XX,并且戴孝哭丧。这样骗过了敌人,逃过了一劫。方回黄冈即任中共一个行政区的区委书记。原来如此,方是革命者,鲁是反革命分子,当然不好同庙而作。因而故意闹矛盾离开西林寺,此时西林寺和四顾寨周边的干群才恍然大悟。鲁是反革命分子,难怪1932年河西中共党员熊登楼在西林寺躲避国民党追捕时被敌人顺利抓走(后壮烈牺牲)。
   
1950年人民政府经调查,证实鲁和尚是反动青帮会骨干之一,将其逮捕解到白湖农场劳动改造。

太平军毁

   太平军从梅墩进入西源,路经西林寺,进寺一看,寺内金碧辉煌,但空无一人,便离去,走不多远,寺内钟鼓隆鸣,太平军派人回庙察看,又是空无一人。太平军认为寺内有天妖,便一炬将寺化为灰烬。原来寺内大圆屋柱是空的,见军队来了,和尚躲进柱内,军人走了,和尚就出来鸣钟击鼓。
 

铁笔山名的来缘

宋皇祜四年(1052)五月,舒州(今潜山市)通判王安石到宿松,实地了解凭吊曾闻宿松西源九井沟周氏三兄弟为百姓抗旱而入三井找龙王要雨而死之壮举,返回途中,从趾凤老岗沿九井沟峡谷一路下行,当他到达西源河下游(今属华亭镇黄大村),观看第一井后,顿觉饥饿疲惫,于是投宿临近的西林禅寺。

次日,王通判向方丈借来纸笔,将此行九井沟的观感赋诗一首《九井》。

 

  

北宋  王安石

沿崖涉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
扪萝挽茑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嵘。
余声投林欲风雨,末势卷土犹溪阬。
飞虫凌兢走兽栗,霜雪夏落雷冬鸣。
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漠云随行。
我来立久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龙沉玉册,小吏磔狗浇银觥。
地形偶尔藏险怪,天意未必司阴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
谁能保此千世后,天柱不折泉常倾。


方丈读后,大呼妙笔生花。随即请教王通判:本寺有名,奈何寺后山无名?王通判笑而不语,将笔立在铁质镇尺上。方丈顿悟:铁笔山。


                                                                                    杨万贵先生近影
                 2023-06-12 廖理南手机拍照


 

       杨万贵,生于1945年6月,高中文化,华亭镇黄大村白冲村民组人。1959年在西黄小学加入共青团,197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变,曾任村干、民办教师。1966年5月﹣1984年3月在梅墩公社先后任共青团团委书记、党政秘书、党委宣传委员、公安员。1984年4月——1987年3月任二郎乡乡长。1987年4月——1991年12月任西源乡乡长、党委书记。1992年1月——2005月6月先后任隘口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人大主任、关工变委主任。主任科员。
       曾先后受到过县委、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市、关工委表彰奖励。2005年7月退休,曾任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西乡分会会长、名誉会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