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宋清辉a股上下波动期理性投资 |
分类: A股風雲 |
近期股市持续暴跌实则是与急速降杠杆和扩容过度等调控不当相关。面对股灾,人性的两大弱点—贪婪、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当市场出现暴跌,专家们就会发出“看空后市”或“看好后市”等矛盾之声,以致一些投资者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此轮牛市的开始,和我国的实体经济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相比国外市场(例如美国市场),我国股市似乎更看重未来的预期。当遭遇暴跌后,股民该做什么,后市究竟会怎么样,大多是一些所谓的预判,没有人能够准确描述出来。
近日大幅度的回调让不少投资者真正意识到“股市有风险”,还让更多的人明白“股市不是摇钱树”,创业板的猛烈回调更是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和最初的上涨一样,紧跟政策炒股依然是未来股市投资的风向标。无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都有紧跟政策发展的上市公司,就算大盘再次重新走到了5000点,这个投资逻辑依然有效。
目前,根据国家政策,国企改革仍然a是第一概念。大盘股都会因国企改革的消息出现涨停,更何况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国资企业占比较高的行业改革有望继续取得较大突破,军工、煤炭、建材、传媒、机械等行业也将继续受益。随着混合所有制的推进,国企上市公司的自主权将实现有效下放,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计划、改善激励机制或企业经营外延式扩张方面的上市公司,依然会获得投资者的追捧。
权重股可以成为2015下半年考虑的布局对象。从5178点到4264点,带队回调的就是权重股。在回调之前,几乎所有的权重股都过于膨胀,当时的时间点刚好是冲过5000点大关。如果放纵权重股肆意“横行”,疯牛戳破6124点就是一两周的事情。
为什么没有戳破?监管层为什么不像之前下跌那样站出来向投资者宣告A股的信心?这释放了监管层对“疯牛”不满的态度。对此,我们可以回顾历史。2007年的“5·30”股灾实际上也是希望将疯牛控制成为慢牛的举措。但那次行动并没有将“疯牛”驯服成为“慢牛”。实际上,监管层和大家一样,有着一颗期待指数冲破6124点的心。
可以预见,未来的行情将不像2014年底的“股股皆牛”行情一样,一定会出现分化,一些被市场狂炒、看不到未来预期的概念,必然会在分化的行情中熄火。此外,大量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如今迫切想回到A股市场,若这些名声大噪的企业回国上市,还会有多少投资者愿意紧盯靠概念支撑的股票。
回归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回归到上市公司的本质,也是此次回调的目的之一。从监管层2015年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A股正在走向规范化。尽管A股的制度还不够成熟、上市公司还不够透明,但和以往相比已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因此,越是上下波动、熊牛转换期,股民越应该淡定,越应该理性。
具体来说,坚定市场信念、理解政策、寻找优质上市公司、寻找蓝筹股和红筹股,在指数在5000点上下震荡、风险机遇并存期,仍能挖掘到财富。千万不能拿A股当作赌场,只注重短期投机,而是应该遵守投资信条。不然世界上任何一个股市都相当危险。
更重要的是,历次降准推动股市上涨的效果并不明显,降准的边际效应正在呈现出递减之势,大水漫灌对实体收效日渐式微。这种情况下的调控,股民应谨慎对待,理性投资。
原文: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50630/3028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