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金陵十三钗》随感

(2011-12-27 12:21:05)
标签:

鏉傝皥

前日去看了《金陵十三钗》,一个人,因为场次时间还看了个DMAX,屏幕超大,很爽。

电影很好看,画面十分美,教堂彩绘玻璃窗透过的光线(脑海里总浮现周杰伦的那句歌词),秦淮名妓的云鬓红唇,艳丽性感的旗袍,丰满扭摆的臀,延迟技术拍摄的弹火纷飞场景,都很打动人心。

我真心喜欢那群女人。

美艳的,爱憎鲜明的,有个性的,还有情义的。除开职业不谈,这群女人是出色的,有吸引力的,霸气的。在那个漫天尘土的战场,她们身着华服拎着精致皮箱走进教堂大门的那个瞬间,顾盼间流露闪耀着天地间最鲜活的那道颜色。

再说职业,听说过的较为激烈的说法便是:“出来做,谁不是卖的?”

还有曾经不喜欢听的"trade off"理论--任何事情都是trade off;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自由和不得已。

至于“婊子的情义”,以前的文学电影作品都已谈了太多,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风月俏佳人〉,妓女,并不见得比商人更绝情。有时候,正因为看过太多世事炎凉悲欢离合反倒更具情义也说不定。影片临近结尾时细蚊子大声喊出“我不是女学生”的恐惧很真实,即将把自己送入日军虎口的那种害怕是远超于想象的,以那么柔弱的身躯,是要何种强大的意志才能逼迫自己走向未知的惨烈结局。

白人约翰说得很好:“上帝说人是平等的;女孩和女人,我们怎么能作出选择?”

且不说保卫这群女学生到了最后是否已成为一种执念妄念,为了她们,先后牺牲了同等数量的国军和妓女;也许他们的牺牲也是没有选择的--保护百姓的责任,怜惜同胞的大爱,都让他们在那时那刻只能做出挺身而出的选择。

影片到了最后,约翰开着卡车闯关时的要紧关刻,我发小突然打电话进来了,还孜孜不倦地打;我依稀看到放行之时约翰眼底无尽的伤痛悲哀。

“我们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

谁又不是被选择的呢?

玉墨和她的姐妹都是被选择成为了妓女。但是她们主动选择了替非亲非故的女学生去送死。

古希腊名妓芙瑞纳非常富有,出钱重建了被亚历山大大帝毁坏的底比斯城墙,墙上刻着“此城曾被亚历山大摧毁,妓女芙瑞纳重建之。”

何等的豪情。

You are beautiful, your beautiful is true.

仇日的部分暂且规避不谈。侵略战争中人性的丧失。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得透彻,也许永远也想不透彻。

不知道那个日本军官在弹奏风琴唱起思乡歌的时候,是否有一秒钟曾经想过:

“生而为战争时期的军人,我很抱歉。”

此篇非影评,仅为随感。且不论情节,且不论立意,单是这手法和制作,包括化妆和服装,就是难能可贵的好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