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然的生命底色——【后摇二三事】

(2014-05-19 17:38:36)

http://img.luoo.net/pics/essays/201405/5379bef3d1280.jpg

 

第一次听后摇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后摇,更未曾想到有一天它会变成我的生命底色乃至精神支柱。

 

犹记得每天中午从家出门坐公交去学校的时候都会听sigur ros,清冷的音乐以及主唱飘渺的声音灌进耳朵里,总不禁打一个冷颤。我总是以为乐队里是有一个女主唱的,直到有一天把他们介绍给同学,他上网一搜,是冰岛乐队——于是我明白为什么听他们的时候总觉得冷;乐队的主唱是个男人——于是我明白天籁之音的含义。那时候的我还听不来纯乐器,因此对mum总是提不起兴趣。那是高三时候Nemo把sigur ros和mum拷进我的MP4时候的事情了。

 

大一的那个秋季我来到北京,F君出现在身边,我们总是在教学楼待到赶人。自习的时候上网随意听歌,常常听到一个火红色封面的专辑,直到有一天忍不住上网查,于是第一次我知道“后摇”这个词,第一次我爱上一个后摇乐队,他们叫做God is an Astronaut。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专辑要一张一张听,不知道音乐分为古典、摇滚、民谣等等种类,不知道摇滚可以分为英伦、摇滚、后摇、朋克,不知道后摇可以分为更多小分支,不知道电驴可以下歌,更不知道115的存在。仍是停留在喜欢一个乐队一个歌手的某一首歌,就在百度上把他们所有能找到的歌都下下来,囫囵吞枣地听一圈的层面。

 

那是我第一次把一整张God is an Astronaut的同名专辑下下来放进iPod里反反复复听,不小心就沉浸不可自拔,直到教室里的赶人音乐忽然响起,我给一惊,抬头看见F君的脸,顿觉安心。整整一个月,跨越整个期末,除了God is an Astronaut,我什么都听不进去,除了故人,我谁也不想遇见。

 

寒假回家后我开始疯狂下载后摇专辑。对于音乐我有着无法克制的占有欲、收集癖,一定要下载下来存在电脑里才可罢休。除了God is an Astronaut的专辑,还知道了月饼、天空大爆炸、黑皇帝、七里旅行、Olafur Arnalds……整个冬季伴着贝斯电吉他和鼓音过去了,有缠绵温柔也有刚劲有力。南方城市灰暗的天空和阴冷的湿气在戴上耳机点击播放的瞬间立即被驱散,我被带到遥远的北极,有流星坠落,有烟花在空中兀自爆炸,有荷花在眼前绽放又凋零。那时候的我是多么,多么想与F君分享啊,想与他一同观瞻胜景,可得到的只是沉默。

 

http://img.luoo.net/pics/essays/201405/5379d03b28b65.jpg

 

春季的时候F君离开了我。又一次,我疯狂地听God is an Astronaut,每每那首温婉的《Snowfall》响起,仿佛眼前打开一扇门,推开那扇门,我就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F君身边。我与他一起去圆明园,被冻得提前离去;去五道口的必胜客吃饭,为着能喝到下午茶套餐里打折的柠檬红茶而高兴;去光合作用书店,时间忽然就那么静那么缓慢;清晨在他怀里醒来,出去沿着铁路走很远,到85°C吃蛋糕看书,无论什么时候抬头都能看见他被阳光打出的剪影洒在桌子上,觉得安心……那时候的我啊,竟天真地以为一生能遇见的最大的事莫过于一场失恋。

 

但God is an Astronaut从此成为我生命里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每一曲开头清澈的电吉他轻轻弹奏,大段重复同一个旋律,但似乎每一次都不一样,这是一个氛围铺垫在流淌。你能够感知到一股暗涌,却无法判定它会在哪一处爆发,只能来来回回地听着。心中猛虎在嗅蔷薇,来回逡巡,按捺不住扑出去的欲望,可惜时机未到,时机总是未到。

 

你失望,猛虎趴下了。就在此时,洪水突然决堤,铺天盖地的吉他鼓混着贝斯生汹涌而来,你几乎给压垮,被迫抽离自我,被宇航员们的阴谋带到了太空,带到了月球表面,你看到凸凹不平的月球表面——这从此就是你赖以生存的大地啊,还看到蓝色的缓缓旋转的地球。你惊诧,你为从前的见短识浅羞愧万分,又立马为眼前的壮阔美景喜不自禁。

 

你以为自己已经站稳脚底这一方心土,经历了世间最美的景致,正在沾沾自喜;可正如哲人们追求智慧至死方休,宇航员们对美也有极致的追求。形式的美、灵魂的美都不够,他们用更大一股吉他贝斯鼓点淹没世界,犹如上帝那一场大洪水,不仅是为了毁灭,也是为了重建这个世界的美。你坐上诺亚方舟漂在汪洋之上,与他们一起上升,终于看到至美——美的理念。

 

每每音乐停止时,太阳系银河系走一遭,回到现实,才明白世界之宽广无垠,才渐渐学会用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去看、去包容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明白是生命首先包容了我。自此,God is an Astronaut深深扎根于我的精神深处,仿佛一种支柱。我不能说自己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一部分。

 

夏季的时候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后摇暂时搁下了,直到秋季的时候想起半年前买的一张月饼的现场就要开始了。我愣了愣,原来感情是那么不稳固的东西,一场现场都等不来。自己查好路线,算好时间,东问西问总算到了壹空间,在靠近舞台的某个角落站定,默默抽烟。第一个后摇现场,声音太大震得胸腔一起颤动,那时候不懂事以为就是音墙。那首《rain in the ashtray》响起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落了泪——第一次听月饼的专辑是叫《拉格朗日点》,那时候F君尚且会给我发短信问我在干什么,睡前会给我打电话直到我忍不住睡过去啊。可惜故人无归,故人无归。出门的时候偶遇一场秋雨,单薄地在雨里瑟瑟发抖,回去后发现雨水打湿了签名海报的一角,一块儿荡开的黑色水迹。

 

http://img.luoo.net/pics/essays/201405/5379bfe8c4641.png

 

自那以后后摇就成为了我无法缺少的生命底色。坐公交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阅读的时候、等人的时候、独自散步的时候……无论何时,只要是一个人,就会掏出来听一听。2012年的第一天,我在世界末日女朋友温暖中带着冷清、调皮中带着绝望的音乐中,开始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我学会了找资源,用电驴115,甚至是注册俄文网站下载专辑,电脑里C盘D盘都装不下了换到E盘,塞得满满的,F君陪我买的硬盘坏了以后再也没有买新的,总是忍不住担心电脑有一天坏掉,然后恶狠狠地下决心:如果这些歌都没有了我就一块儿去陪葬。

 

2012年是后摇现场的一年。春季我和鸽子一起去了pg.lost的现场,生理期身体极不舒适,加上没完没了的暖场,几乎要站不稳倒地,他们终于登场的时候却一下子振奋起来。那时候我第一次明白后摇的力量,仿佛末日之光照亮这个残冷的世界。夏季快结束的时候跟大象姑娘在武汉VOX看mono,听得傻在原地不知道动弹,结束后像个脑残粉一样到处拉着乐队成员合影,还偷偷撕走了墙上的海报。秋天开始的时候去麻雀瓦舍看琥珀和48V,看月光航海者,每次都带着嗡嗡作响似乎马上就要报废的耳朵和满足的心情走出来。

 

我的听力因为高中时候听摇滚已经毁得差不多,这一场场现场雪上加霜,已是不堪忍睹了。所以若你跟我讲话,请不要因为我一遍遍问“什么”而不耐烦,更不要拿“我的话只说一遍”的架子,请你耐心、缓慢、大声地重复你说给我的话,谢谢,谢谢。也感激周围朋友们一直以来的耐心。

 

走到今天这一步,后摇对于我,是一种坚定、安然的生命底色。身边的人来了又走了,所有的事情从开端到发展到高潮到结局,从伤心欲绝到刻骨铭心到寻死觅活再到渐渐淡忘,逝者如斯,唯独后摇是一直在耳边陪伴我的。就如Mogwai的那张专辑名字,稍稍改一下:“post rock will never die, but you will.”


试听原文配乐《No Return》:

http://www.luoo.net/essay/300


落网微信,扫一扫吧,不一样的惊喜等着你:

http://s2/mw690/0023EraBgy6J0a8ZGw14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