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潭志愿者长江源头守护斑头雁》追踪 “小武哥”传回《西行日记》

(2014-06-11 11:37:16)
标签:

宠物

《湘潭志愿者长江源头守护斑头雁》追踪

 

“小武哥”传回《西行日记》
■记录了4只小斑头雁出生,看到了罕见的“太阳冰雹”
■20多天来,他终于洗了一个超爽的热水澡

 

记者 廖艳霞

 

《湘潭志愿者长江源头守护斑头雁》追踪 <wbr>“小武哥”传回《西行日记》
    在班德湖完成最后一次鸟调,去扎西家依依道别,见证小斑头雁破壳而出的喜悦,6月6日,“小武哥”撤营回到了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

 

    在班德湖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见到了怎样独特的景象,这些都是关注“小武哥”的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6月9日,“小武哥”传来了他的《西行日记》,给大家娓娓道来这一周的趣闻。

 

巡湖查捕鸟网 

 

    早在5月31日晚上10点多,志愿者们就发现班德湖对岸出现了两处灯光,他们估计是有人在夜捕斑头雁或者在捡鸟蛋,便赶紧拿出强光手电筒给对方发出警告,猛烈地对其进行频闪。

 

    “路程较远,还有自身安全的原因,我们是不可能过去阻止的,只能用这种方式警告‘偷猎者’!”“小武哥”他们一直守到深夜11点多,“偷猎者”才离开。

 

    志愿者们还在班德湖发现了捕鸟的网,这在守护站区域内是绝不允许的。6月1日晚上,他和志愿者小柯、矫健决定第二天沿湖巡查捕鸟网并予以拆除。

 

    第二天,他们起得特别早,早餐后按计划巡湖顺便捡拾牛粪。他们在湖边每走一段,就会有斑头雁、赤麻鸭等鸟从湖边的回湾里飞起,还有不少牦牛角、一些骨头和死鱼;鼠兔在湖边打上了成千上万个地洞。

 

    走出5公里左右,已临近12点,他们沿线并没有发现任何捕鸟的设施,前方也没有回湾,估计也没有安装捕鸟设施,他们便打道回府做午饭。

 

《湘潭志愿者长江源头守护斑头雁》追踪 <wbr>“小武哥”传回《西行日记》

 

4只小斑头雁出生

 

    6月5日下午5点多,央视的记者来到班德湖拍摄采访,他们用牛粪摆成“爱心欢迎”4个大字。在营房拍摄一个多小时后,无线电台传来了志愿者刘科在杰比湖兴奋地叫声,他说有4只小斑头雁破壳而出了,现场的人无不为之高兴。

 

    “我的心情与众不同,在杰比湖守了10多天,由于班德湖缺人故调过来,我是多想第一个见到小斑头雁出生啊!”“小武哥”不禁感叹。

 

    刘科将第一只斑头雁的取名权交给了志愿者力燕,她一直盯着监控看着斑头雁出生,她给第一只小斑头雁取名叫“格鲁”。第二只由保护站驻站志愿者文昊取名叫“希望”,第三只刘科给取名叫“小晚稻”。“小武哥”有幸为第四只小斑头雁取名。

 

    “太过兴奋,酝酿一阵后,最后取名‘小甜心’,我感觉自己又多了一个孩子!”“小武哥”和刘科的对话被全程录下来,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幸福、快乐的微笑!由于太过兴奋,他们甚至忘记了吃饭时间。

 

20多天后排队洗了个热水澡

 

    6月6日清早,“小武哥”被高压锅的冒气声惊醒,他们6点多就生火熬稀饭,因为这天班德湖要撤营,他们依依不舍再次见证班德湖的第一缕晨光。吃完稀饭,开始动工,9点不到,整个营房帐篷在大家的努力下基本撤下。

 

    这时,绿色江河创始人杨欣,带着两个去烟瘴挂营地的志愿者,从保护站来到了班德湖。兵分两路,一路由他带队,带领央视记者和划船的志愿者去班德湖岛上巡视斑头雁的繁殖、生活情况;另一路在营房阵地继续整理被拆的行装,将其打包。

 

    下午两点多,他们给热情的扎西送去道别礼物后,坐着皮卡,穿过沱沱河铁路大桥,沱沱河公路大桥,回到了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回站后,他们有幸参加了由唐古拉山镇政府组织的沱沱河边捡垃圾活动。

 

    由于水资源紧缺,“小武哥”已经20多天没洗澡了。晚上11点半,大家排队终于轮到他进洗浴间。

 

    “在高原有一个这样的洗澡机会太给力了!”“小武哥”说,那里根本不用沐浴露和洗发水,打开热水,稍微浸泡一下后直接搓,那没有油脂的污垢在手指间和身上各部位翻滚,感觉无法形容,太舒服了!走出洗浴间,他顿感精神倍增,人也似乎轻了好几斤。

 

    放松紧绷的神经,洗了一个超爽的热水澡,那晚他睡得很香,很香!

 

罕见的“太阳冰雹”

 

    回到保护站第二天早上,“小武哥”早上7点多就醒了,洗漱完,拿了一个馒头就帮去烟瘴挂营地的志愿者装车。

 

    原本想可以轻松一下,10点时,他们又接到新任务,对保护站所有垃圾进行分类、清理、打包,包括各个营地的垃圾,还有镇上和别人送来的垃圾。

 

    之后,他们蹲在地上把易拉罐、塑料垃圾、玻璃瓶、纸质垃圾、塑料瓶和一般生活垃圾分类,干了3个多小时,站起来时已眼冒金星,站也站不稳了。

 

    下午5点左右,突然传来了急促敲打窗户玻璃的声音,原来是“太阳冰雹”!“这是我自己命名的!”“小武哥”说,豌豆大的冰雹疯狂地敲打着保护站的每扇玻璃窗,外面狂风大作,豌豆大小的冰粒从天而降,可天上的太阳依旧刺眼。

 

    10多只渡鸦在保护站周边与风雪搏击,但终究扛不住突如其来的风雪,纷纷停歇下来。站在保护站的围栏里面,有几只胆大的渡鸦不信邪,想与风雪抗争一下,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不停歇到围栏边的地上。

 

    此时,感觉天就要塌下来了,半个小时后,冰粒渐渐由大变小,风也没有那么大了,天空一下恢复了晴朗!要问这是怎么回事,大家都解释不清,因为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天气。

 

《湘潭志愿者长江源头守护斑头雁》追踪 <wbr>“小武哥”传回《西行日记》

 

《湘潭志愿者长江源头守护斑头雁》追踪 <wbr>“小武哥”传回《西行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