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蹚过战火纷飞的岁月——周镇亚:一战功成,把侵略者赶回老家

(2013-09-05 09:40:03)
标签:

文化

蹚过战火纷飞的岁月

 

周镇亚:一战功成,把侵略者赶回老家

 

■易书宝 易迎 吴竹

 

蹚过战火纷飞的岁月——周镇亚:一战功成,把侵略者赶回老家

如今,他和儿孙们居住在湘潭县易俗河镇,晚年的生活幸福安详


    本报讯 他原本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少爷,却在民族危亡时刻,毅然跑到了抗日的最前沿。雪峰山一战,他们把侵华长达8年的日寇赶回了老家。


    这位老人叫周镇亚,今年已90高龄。如今,他和儿孙们居住在湘潭县易俗河镇,晚年的生活幸福安详。
  
国家危亡,富家少爷投军
  
    周镇亚祖籍湘潭县石鼓镇,家里有4兄弟。他的父亲原是新化锑矿的一名矿工,因为头脑灵活,后来入股成了锑矿的股东。到周镇亚懂事时,周家已经拥有良田美宅,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富户。少年的周镇亚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少爷生活。

 

    富足的生活虽然很惬意,但有一件事时常困扰着他:1943年,抗战已进入第六个年头,中华大地遍布烽火,湖南等内陆省份也已成为战火燃烧的前沿。


    是继续学业还是积极投身抗战?最后,20岁的周镇亚在长兄、黄埔16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某部担任军需官的周湘铸的劝说和影响下,作出了报考军校,从军报国的决定。


    这年秋天,他顺利地被黄埔军校武冈分校录取(黄埔第19期),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日军西犯,雪峰山下成战场
  
    雪峰山,山连山,331道弯,弯弯都是鬼门关。这是人们对这座位于湖南西部、作为入川门户大山的评价。


    此时,在经历了长沙三次会战和衡阳保卫战后,日军为了占领湖南芷江机场,于1945年4月初,再次集结约7个师团、共十余万人的兵力,在第20军司令官板西一良的统一指挥下,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向湖南西部发起了进攻。


    这次被史学界称为“标志着由防御转向反攻、由被动转为主动”的会战叫做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据史料记载,当时,敌我双方参战总兵力达28万余人,在以雪峰山及其附近区域展开了殊死搏斗,战线长达200余公里。


    周镇亚告诉我们,在这次会战中,他参加了作为南线战场之一的绥阳武阳战役,并与战友们一起创造了 “武阳大捷”。


    周镇亚说,在1945年日军西犯的时候,他已经在黄埔军校武冈分校读了一年半。“其实日军西犯之前,我军就已作好充分准备,观测地形,挖战壕、建碉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黄埔军校武冈分校离雪峰山不远,作为训练课目之一,他们平时也会大量参与这种战地修筑工作。周镇亚认为,西犯日军虽然来势汹汹,但中国军民却在这次战役中获得了全面胜利,其原因有这么几点:一,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英勇抗击,注定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失败,经过长时间的消耗,在中国大地上的日本侵略者已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败亡是注定了的;二,在雪峰山战役中,中国守军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当时是雨季,不利进攻,此乃天时;他们在此驻防训练近一年,熟悉地形,加上雪峰山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公路两边的战防工事都是自己一锹一土修建的,此为地利;军民同心抗日,参战者士气高昂,很多人报必死之心,此为人和。


    “有这些先决条件,侵略者想不失败都难!”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周振亚依然有些激动。
  
一跃而起,他夺下敌军军旗
  
    周镇亚告诉我们,在此次会战前,西犯的日军一路烧杀掳掠,对沿途所经之处实行“三光”政策,使湖南的百姓深受其害。也正是侵华日军的这些兽行,让全国同胞同仇敌忾。因此,当日军西犯的消息传到他们这些黄埔学生兵的耳中时,顿时激起了大家心头的怒火,可以说当时是“国仇家恨一齐涌上心头”。


    于是,这群学生兵纷纷向学校写参战申请,他们的口号是“为全国抗日的死难同胞报仇,为国站岗!”


    1945年4月7日,天还没亮,侵华日军就向守军阵地发动了进攻。侵华日军一开始就派出大批飞机朝守军阵地俯冲轰炸,接着,集群炮弹又如雨点似地落到守军阵地上,轰炸过后便是如潮水般涌来的步兵冲锋……


    但是,侵华日军的这些尝试都没能撕开守军的防线,大家迎着日军的炮火进行了英勇反击。周镇亚回忆说,他们黄埔军校的400多名学生兵一直埋伏在公路两边的战壕里,在阵地前面,他们早已埋下了地雷,而他们的后面则是第5师布设的暗堡和轻机枪,3道防守网很好地抵挡了侵华日军的进攻,在连续发动多次进攻后,侵华日军都无功而返,最后只得在阵地上丢下遍地的尸首狼狈退却。


    周镇亚说,战斗进行到第5天的时候,日军又开始发动新一轮进攻,成群的日军潮水般地朝阵地冲来。这时,周镇亚看到一个日军旗手弯腰去剪铁刺网,就在日军旗手弯腰的那一霎那,躲在战壕里的周镇亚一跃而起,一刺刀就解决了对方,夺下了日军军旗。周镇亚的这一举动顿时令日军士气大挫,很快就被守军打得退出了阵地。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战斗就像拉锯一样,打得异常激烈,黄埔学生兵也已伤亡了近三分之一,但大家依然斗志高昂,坚守在阵地上。即使是在右额角负伤的情况下,周镇亚也没有离开过战场。他和战友们先后打退了侵华日军的一百多次进攻,并在当地老百姓和空军飞虎大队、美军陈纳德将军的24航空总队的协同作战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周镇亚说,当战后余生的他们再次来到武阳镇时,发现这个繁华的边城小镇已经断瓦残垣,尸横遍野。而唯一能告慰那些英烈的,是这次战役的全面胜利。在那次战役中,他们一共缴获了日军战马1500多匹,大炮600多门,轻重机枪200多挺以及步枪2万多支和几十辆汽车。


    而在此战役不久,践踏中华大地长达8年的日本侵略者就向世界宣告了他们的失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