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勒惠支

(2018-09-17 21:34:26)
分类: 艺术

柯勒惠支

这次去德累斯顿,无意中竟然遇到了柯勒惠支生命中最后二年居住过的小屋,虽然不起眼,里面还是有些资料图片,还有一段老电影。有一张她的自画像,是原作,我把它照了下来,很典型的柯勒惠支画风。这让我想起,在科隆也有一家柯勒惠支的博物馆,二十多年前我们去参观过。虽然柯勒惠支是个女画家、女雕塑家,她的艺术功底深厚,但是她的主题多是战争、饥饿、死亡、痛苦的母亲和孩子等等,看了让人压抑。但是不得不说,其作品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柯勒惠支为什么会流落到这个小地方的呢?1933年纳粹上台后,她被取消了普鲁士学院院士的荣誉,艺术学院的教授和校长也当不成了,她的作品也都被禁止展出,已经展出的,也被博物馆拿下;1940年她的丈夫去世;这之前,他们的大儿子早已在第一次大战时在战场上死去,1945年他的孙子又在东线阵亡。这些个人的命运,决定了柯勒惠支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色彩。1943年,她的房子在大轰炸中被炸毁,许多作品也被毁掉,她成了一名流浪者,无家可归。1944年她受到爱好艺术的亲王阿尔布雷希特邀请,来到Moritzburg居住,这位亲王是柯勒惠支的个人崇拜者。她住在下面这栋房子底楼的一个拐角出,从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狩猎宫,同时她在边上还有个带阳台的房间。房间的摆设很简单,有一张桌子,她的一些日记,还有一个歌德的胸像,1945年4月22日,她在这里去世。还差几天,战争就结束了,可惜,她没有看到。她的墓地在柏林,同她的丈夫在一起,她的丈夫是个医生。

柯勒惠支
 柯勒惠支的最后归宿处----„Rüdenhof“
柯勒惠支
在这栋房子里柯勒惠支度过了严寒的冬天,贫困,病痛和孤独感时时袭击着她,我们可以在她写给儿子的信中和日记里体味到这些感情。
柯勒惠支
Moritzburg----柯勒惠支的恩人亲王阿尔布雷希特就住在那里,她可以从住所的房间里直接看到这座宫殿。她的恩人在1945年2月,为躲避德累斯顿大轰炸,率领全家仓促逃走,二个月后柯勒惠支死去。而阿尔布雷希特亲王从此在爱尔兰落脚,直到死去,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柯勒惠支
我们离开柯勒惠支故居后,来到车站等车回旅馆。在长凳上我看到一个蜗牛在慢慢地爬,身后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线条。生命,生命,有些死去,有些生长,不断地交替,这就是历史。
2008或是2009年,我们跟随旅游团去了德国波罗的海一带旅行,在一座小教堂Güstrower Dom(?)看到艺术家Ernst Barlach的作品《悬浮的天使》,天使的脸部就是采用了柯勒惠支的形象。
因为这个作品实在太震撼了,它被不断地拷贝,在德国全国各地的教堂挂着,至少有五个,还去世界各地参展。比如,去过莫斯科、列宁格勒、伊斯坦堡、安特卫普、伦敦和罗马。原作创作于1927年,那个时候柯勒惠支还活着。

请看鲁迅同柯勒惠支的故事链接:《鲁迅与珂勒惠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