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电影《萧红》

(2017-11-14 16:47: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评

昨晚突然想到了萧红,她是我喜爱的一个女作家,很有才华,她描写底层人的痛苦,无人能够超越。我去搜索关于她的影视作品,顺势看了电影《萧红》。这是部好电影,摄影美,镜头美,道具美,服装美,演员也选得合适,虽然外形并不太像,但是气质都很符合剧情。

中国的社会,是个封建的时代,女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纵然再有才华,也不可能依此生存,必得依附着男人过活。萧红的性格有点不信邪,但是最后还得跟男人纠缠在一起,无法独立于社会之中。她想读书,没有成功;她想写书出书,历尽艰辛,虽然成功了,仍然要靠男人生活。

影片中一共描述了四个同她有关的男人:

1.汪恩甲
那是她订了婚的男人。但是萧红不喜欢他,同表哥偷偷地跑到北平逃婚,但是汪XX还是追来了。无奈之下,他们同居了,在旅馆里住了半年。这能怪萧红不坚强吗?我觉得不能。晓红已经吃了很多的苦头,受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痛苦。在那种环境下,只能这样苟且着活。“挪拉出走之后,怎么办?”,这是个问题。她不能回去,回去是没有出路的。而汪某人也是靠家里生活的人,没有了家里的支持,又能有何作为?半年也好,一年也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男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女人也一样。所以,我觉得我们无法苟求这个男人。电影里是把他作为很负面的人物来描写,生活中的原型到底怎样?在这部电影里是无所谓的。

2.萧军
这是电影中提到的萧红的第二个男人(其实,萧红不止这几个男人),拼命三郎,脾气暴躁,但是为人热情,勇于助人。他与萧红是有感情的,但是花边故事也不少,与萧红同居的时候,也同其它女人有染。让萧红烦恼痛苦不已。正如电影中萧红所说:“想离开又舍不得,呆在一起又要吵。”所以走了又回来,一次又一次。最终还是分手。

3.端木蕻良
这个男人不像前面的几个男人那样,仅仅同萧红同居,他同萧红结了婚,给了萧红一个名分,所以萧红内心是很感恩的。但是这个男人是那种没有担当的人,顺境时候可以相处,也可以做点事情。逆境时他选择逃避。就像我在生活中认识的某些家族中的男人。你待他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大难当头,想到的就是自己。不过,萧红在香港的最后时刻,他还是守在她的身边,并且还请人帮忙照顾萧红。从这一点看来,还是比我所认识的那些人要好一点。

他是在萧红身边最后的一个男人,电影在他的身上赋予了一切的美好:一个文艺青年,长相英俊,仰慕有才华的写作才女。被人请来照顾萧红,尽心尽力,与萧红倾心交谈,给了绝境中的萧红人世间最后一点的安慰。



最后再来谈谈萧红所走过的短短31年的生命路程。萧红的家并不算穷,家里的女孩子也被送入学堂读书。但是萧红八岁就失去了母亲,这是她人生悲剧的开始。有了继母之后,萧红的父亲对萧红很冷淡。家中人只有爷爷对她好,教她诗文,陪她玩,给她讲故事。我想一个老人到了生命的晚年,也从孙女的身上得到了不少的天伦之乐。他的口头禅就是对孙女说:“快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可是越是长大,苦难就越多。她把她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写作中去,是为了倾述心中的郁闷,否则,她无法活下去。萧红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同爷爷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在她晚年时常常对我说,她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童年同她的外婆在家乡余姚度过的日子。成年后受到了许多的挫折和痛苦,都是依靠写日记写信写投诉材料,来发泄心中的郁愤。这是多么相似的景况啊。上世纪初的中国,大人多忙于自己的生计,缺少对子女的爱护,尤其是那恶劣的“重男轻女”的念头,造成女孩子的命运更是如路边的稻草,被人任意践踏在萧红生命的晚期,她写的文字惨痛之极:“我这个人不愿意受屈辱,可我这一生,总在别人的屋檐下……”“我好象总是要一个人走……我好象注定要独行……” “我这一生最大的不幸,却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在她的的作品《花狗》中,她写道: “这花狗一直躺在外院的门口,躺了三四天了。凡经过的人都说这狗老死了,或是被咬死了,其实不是,她是被冷落死了。” 这样凄凉的文字,只有萧红写得出。

看一部电影《萧红》,让我们体味中华民国的命运,风雨飘摇中的年代,国家的难处和个人的难处,挣扎的男男女女,他们的哀号声仿佛一直都在耳边回旋。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各自的苦难,庆幸的是,今日的女人可以不再依附着男人过活了,多了一条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