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借款、还款又汇总核算,因利率较高而被法院调整的复杂判决
(2025-01-14 20:57:41)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
原告刘力与被告李过系朋友关系。
自 2020 年 5 月起,被告以干工程需要用钱为由向原告借款,双方分别于 2020 年 5 月 25 日、11 月 1 日,2021 年 9 月 29 日,2023 年 2 月 7 日签订《资金使用证明》,主要约定:
1.近期原告根据被告需要,经过双方充分协商,原告通过银行账号转借给被告 600 000 元,被告用于承揽工程管理咨询项目资金周转使用需要,资金使用期到 2021 年 12 月 19 日(即一年半时间),自2020 年 6 月 19 日开始计息,按月息 1%计取,每月支付利息 6000元,至 2021 年 12 月 19 日还清本金的同时,被告再另外支付原告一部分收益资金,双方结清。
.今日(2020 年 11 月 1 日)原告根据被告需要,经过双方充分协商,原告通过银行账号转借给被告 700 000 元,被告用于运作工程监理及咨询项目资金周转使3用需要,使用期一年整,自 2020 年 11 月 1 日开始计息,每月 1日按约定的月息 2%计取,被告支付原告利息 14 000 元,至 2021年 11 月 1 日归还本息,双方结清。
2.今日(2021 年 10 月 16 日)原告根据被告需要,经过双方充分协商,原告通过银行账号转借给被告 700 000 元,被告用于运作工程监理及咨询项目资金周转使用需要,资金使用期到 2024 年 10 月 16 日(即三年时间 36 个月),自 2021 年 10 月 16 日开始计利息,月利率 2%,至 2024年 10 月 16 日归还清本金和最后一个月利息,双方结清。
3.今日(2023 年 2 月 7 日)原告根据被告需要,经过双方充分协商,原告通过银行账号转给被告提供的银行账号人民币 500 000 元,被告用作承揽工程投标保证金或工程监理与管理咨询项目运作期间中短期资金周转需要,资金使用期到 2026 年 2 月 7 日(即三年时间 36 个月),自 2023 年 2 月 7 日开始计资金占用收益金,每三个月固定支付一次占本金 5%的收益金即 25 000 元,至 2026年 2 月 7 日归还本金和最后三个月资金占用收益金,双方结清。
原告向被告交付借款情况为:
1.2020 年 5 月 25 日、6 月 23日、7 月 3 日分别转款 100 000 元、30 000 元、200 000 元,系从原告尾号为 2170 中信银行账户转至被告尾号为 6862 郑州银行账户;2020 年 6 月 23 日,从原告尾号为 9999 郑州银行账户向被告上述账户转款 70 000 元;2020 年 7 月 2 日,案外人王锡杰受原告委托向被告上述账户转款 200 000 元,以上合计 600 000元。
2.2020 年 11 月 1 日、2 日,原告从其尾号为 2170 中信银行账户分别转至被告尾号为 6862 郑州银行账户 500 000 元、200 000元,合计 700 000 元。
3.2021 年 9 月 30 日、10 月 15 日、11 月1 日、11 月 2 日,原告从其尾号为 2170 中信银行账户分别转至4被告尾号为 6862 郑州银行账户 300 000 元、200 000 元、100 000元、100 000 元,合计 700 000 元。
4.2023 年 2 月 7 日,原告从其尾号为 2170 中信银行账户转至被告尾号为 6862 郑州银行账户475 000 元。
被告向原告支付利息、收益金及还款情况为:
1. 针对第一笔借款 600 000 元,分别于 2020 年 7 月 17 日,2020 年 8 月至 12月(6 个月)的每月 19 日,2021 年 1 月至 12 月(12 个月)的每月 19 日,每个月支付 6000 元,共计 108 000 元;2022 年 1月至 7 月(7 个月)的每月 19 日,每个月支付 12 000 元,共计84 000 元;2021 年 12 月 19 日付款 108 000 元;2022 年 10 月19 日降息后按季息支付 30 000 元,后于 2023 年 1 月 19 日、4月 19 日各付 30 000 元。
2. 针对第二笔借款 700 000 元,分别于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7 月(20 个月)的每月 1 日支付 14 000元,共计 280 000 元;2022 年 10 月 1 日降息后按季息支付 35 000元,后于 2023 年 1 月 3 日、4 月 3 日各付 35 000 元。
3. 针对第三笔借款 700 000 元,分别于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7 月(9个月)的每月 16 日支付 14 000 元,共计 126 000 元;2022 年10 月 17 日降息后按季息支付 35 000 元,后于 2023 年 1 月 16日、4 月 17 日各支付 35 000 元。
4. 针对第四笔借款 500 000 元,于 2023 年 2 月 7 日支付 25 000 元,原告称该款系降息后按季息支付的利息。被告对上述付款无异议,但认为利息计算方式过高,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2023 年 5 月 29 日,原、被告签订《关于资金使用办法的调整意见》,主要约定:自 2020 年 6 月份疫情第一波结束以来,被告陆续分四笔共从原告使用资金 250 万元(不包括若干次用了5三个月都诚实守信准时按约定支付了 5%收益金和准时返还了本金),到目前为止,共诚实守信按约定支付收益金 103.1 万元。
其中:2020 年 6 月 19 日起使用第一笔资金 60 万元,到目前为止,被告诚实守信地按约定共准时支付原告收益金 39 万元;2020年 11 月 1 日起使用第二笔资金 70 万元,到目前为止,被告诚实守信地按约定共准时支付原告收益金 38.5 万元;2021 年 10 月16 日起使用第三笔资金 70 万元,到目前为止,被告诚实守信地按约定共准时支付原告收益金 23.1 万元;2023 年 2 月 7 日起使用第四笔资金 50 万元,到目前为止,被告诚实守信地按约定共准时支付原告收益金 2.5 万元。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经双方充分协商,决定原告 250 万元本金合并在一起供被告继续使用一年,达成以下共同意见:
1. 从 2023 年 6 月份起,被告每月如期支付 250 万元本金 1%收益金 2.5 万元,再继续使用本金 12 个月,到 2024 年 5 月底本金使用期结束。2024 年 6 月中旬、7 月中旬、8 月中旬、9 月中旬、10 月中旬被告分五个月五笔次分别返还原告 50 万元,到 2024 年 10 月中旬确保原告 250 万元本金全部如期收回(返还本金这五个月不再继续支付原告收益金)。
2. 从2023 年 6 月份起至 2024 年 5 月份这 12 个月内,每月中旬被告必须向原告转款支付相应收益金。……。
之后,被告分别于 2023 年 6 月 16 日、7 月 19 日、8 月 18日、9 月 18 日、10 月 19 日、11 月 17 日、12 月 19 日,2024 年1 月 19 日、2 月 19 日、3 月 19 日、4 月 22 日、5 月 16 日、6 月17 日计 13 次,各向原告支付收益金 25 000 元,共计 325 000元,并于 2024 年 7 月 5 日向原告偿还本金 100 000 元。后因被告未及时偿还本息,原告经催要无果,遂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被告李过向原告刘力借款,原告向被告出借了款项,双方之间形成民间借贷法律关系,被告应当履行其还款义务,被告未按约定还款,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结合查明事实,被告所辩称双方约定利息过高,对其超出法律规定利率标准的还款应折抵本金的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纳。
对被告尚欠原告的借款本金,本院作出如下认定:案涉借款虽然存在原告分数次交付的情形,但均约定开始计息的明确起始日期并履行,被告亦未提出异议,故本院确认按双方约定时间开始计算利息。
1. 对第一笔借款 600 000 元。被告从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 19 日期间按月息 1%支付的部分符合法律规定,但 2021 年 12 月 19 日另外支付的 108 000 元,属于借据所约定的收益金,分摊到每月计算则原告总体收益等同于月息 2%,结合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 2020 年 8 月 19 日前的部分不予扣除,对 2020 年8 月 20 日之后至 2021 年 12 月 19 日期间超出合同成立时年利率15.4%的部分应自本金中扣除,即剩余本金 531 200 元[600 000元-(600 000 元×2%/月×16 月-600 000 元×15.4%/年÷12 月/年×16 月)]。
2022 年 1 月 19 日剩余本金为 525 928.53 元[531 200元-(12 000 元-531 200 元×15.2%/年÷12 月/年×1 月)],至 2022年 2 月 19 日剩余本金为 520 414.98 元[525 928.53 元-(12 000元-525 928.53 元×14.8%/年÷12 月/年×1 月)],继续计算至 2022年 7 月 19 日剩余本金为 491 810.3 元。2022 年 7 月 20 日至 10月 19 日期间利息应为 18 033.04 元(491 810.3 元×14.8%/年÷12月/年×1 月+491 810.3 元×14.6%/年÷12 月/年×2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479 843.34 元;2022 年 10 月 20 日至 2023年 1 月 19 日期间利息应为 17 514.28 元(479 843.34 元×14.6%/7年÷12 月/年×3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467 357.62 元;2023 年 1 月 20 日 至 4 月 19 日 期 间 利 息 应 为 17 058.55 元(467357.62 元×14.6%/年÷12 月/年×3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454 416.17 元。
2. 对第二笔借款 700 000 元。原、被告所约定利息过高,多付利息抵扣后剩余本金逐次为:2020 年 12月 1 日剩余 694 983.33 元[700 000 元-(14 000 元-700 000 元×15.4%/年÷12 月/年×1 月)],之后按 15.4%/年标准计算至2022 年 1 月 1 日剩余本金 629 517.58 元;至 2022 年 2 月 1 日剩余本金为 617 495.28 元[629 517.58 元-(14 000 元-629 517.58元×15.2%/年÷12 月/年×1 月)],至 2022 年 3 月 1 日剩余本金为 611 111.06 元[617 495.28 元-(14 000 元-617 495.28 元×14.8%/年÷12 月/年×1 月)],
之后按 14.8%年标准计算至 2022年 7 月 1 日剩余本金为 584 777.01 元;2022 年 7 月 2 日至 10月 1 日期间利息应为 21 539.29 元(584 777.01 元×14.8%/年÷12月/年×2 月+584 777.01 元×14.6%/年÷12 月/年×1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571 316.3 元;2022 年 10 月 2 日至 2023 年 1月 1 日期间利息应为 20 853.04(571 316.3 元×14.6%/年÷12 月/年×3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557 169.34 元;2023 年1 月 2 日至 4 月 1 日期间利息应为 20 336.68 元(557 169.34 元×14.6%/年÷12 月/年×3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542506.02元。
3. 对第三笔借款 700 000 元。原、被告所约定利息过高,多付利息抵扣后剩余本金为:2021 年 11 月 16 日剩余 694 983.33元[700 000 元-(14 000 元-700 000 元×15.4%/年÷12 月/年×1 月)],同上计算方式 2021 年 12 月 16 日剩余 689 902.28 元,2022 年 1 月 16 日剩余 684 641.04 元[689 902.28 元-(14 0008元-689 902.28 元×15.2%/年÷12 月/年×1 月)],2022 年 2 月16 日剩余 679 084.95 元[684 641.04 元-(14 000 元-684 641.04元×14.8%/年÷12 月/年×1 月)],
之后按 14.8%年标准计算至2022 年 7 月 16 日剩余本金为 650 259.53 元;2022 年 7 月 17 日至 10 月 16 日期间利息应为 24 059.61 元(650 259.53 元×14.8%/年÷12 月/年×2 月+650 259.53 元×14.6%/年÷12 月/年×1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639 319.14 元;2022 年 10 月 17 日至2023 年 1 月 16 日期间利息应为 23 335.15 元(639 319.14 元×14.6%/年÷12 月/年×3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627654.29元;2023 年 1 月 17 日至 2023 年 4 月 16 日期间利息应为 22 909.38元(627 654.29 元×14.6%/年÷12 月/年×3 月),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615 563.67 元。
4. 对第四笔借款 500 000 元。由于原告实际交付被告 475 000 元,直接扣除了 25 000 元利息,故应认定借款本金为 475 000 元。2023 年 5 月 29 日,原、被告签订《关于资金使用办法的调整意见》后,约定自 2023 年 6 月份起按 1%计算收益金即利息,由于此时被告实际欠付原告本金为 2 087 485.86 元(454 416.17元+542 506.02 元+615 563.67 元+475 000 元),故后续被告支付的过高利息仍应抵扣本金。具体为:2023 年 6 月实际应支付利息 20 874.86 元(2 087 485.86 元×1%),多付利息抵扣后本金剩余 2 083 360.72 元(2 087 485.86 元-25 000 元+20 874.86元),照此方式计算后,截至 2024 年 6 月份,被告欠付原告的本金尚剩余 2 030 520.42 元,扣除被告于 2024 年 7 月 5 日偿还的 100 000 元本金,尚余 1 930 520.42 元。
综上所述,对原告主张被告欠付本金中的 1 930 520.42 元9并于 2024 年 7 月 1 日起按照月息 1%计算至被告实际清偿之日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对原告的过高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第六百七十四条、第六百七十五条、第六百七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李过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刘力偿还借款本金 1 930 520.42 元并支付利息(以 1 930 520.42 元为基数,自 2024 年 7 月 1 日起,按月息 1%计算至被告李过实际清偿之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