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2023-10-17 08:36:57)
标签:

斯图德尼察修道院

日察修道院

诺维萨德

斯科普里

奥赫里德

分类: 欧洲

出行时间:2023.7.28—8.20

行程:伦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克拉列沃—尼什)—马其顿(斯特普里—奥赫里德)—阿尔巴尼亚(地拉那—萨兰达—培拉特—地拉那—斯库台)—黑山(波德戈理察—布德瓦—圣斯特凡—科托尔—佩拉斯特—新海尔采格)—波黑(莫斯塔尔—萨拉热窝)—(多哈转机)—北京

1945-1991年期间,欧洲巴尔干半岛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政权——南斯拉夫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0年总统铁托逝世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最终解体为六个独立国家,即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

2016年曾携发小同游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一线,这次则是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转一圈,至此完成前南诸加盟国打卡。

一、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是个被黑山、波黑、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围在中间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8.8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首都贝尔格莱德。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塞尔维亚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旅游人文资源主要分布在首都、诺维萨德、乌日策、克拉列沃,另有两处著名的温泉资源。塞尔维亚的世界文化遗产基本是修道院类的古建。

官方货币为第纳尔,汇率约为 1RMB:15RSD。

7月28日 贝尔格莱德

从阴冷的英国一夜间来到艳阳高照的塞尔维亚,一时间真不适应。更不适应的是满街的塞文街牌站牌都没有英文标注,无论如何也同手中的旅游地图对不上号,google也变得迟钝且错误百出。突然间有种对英文的渴望,尽管本人英文尚处于扫盲程度,但总强于完全陌生的塞文。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城略显老旧,看了一个月的英伦哥特式尖顶,终被巴洛克式的圆顶替代据说是受奥匈帝国的影响。很反感国内旅游平台对塞尔维亚的过度宣传,“风光不输意法,遍地童话小镇”怎么可能?持续的动荡与战争让塞尔维亚伤痕累累,首都贝尔格莱德自公元三世纪建成以来,经历151次战争,有44次被夷为平地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二十多年过去,战火硝烟遗留下的痕迹还在,伤痛依在。

有宣传说贝尔格莱德是个小众旅游地,其实贝城就不是个旅游城市,景观资源贫乏,能让游客驻足的景点不过是历史街区米哈伊洛大街、卡莱梅格丹堡垒,再加上圣萨瓦教堂和各类博物馆,对前南斯拉夫历史有兴趣的还可以去拜访铁托墓。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贝城最著名的景点是圣萨瓦教堂巴尔干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拜占庭建筑风格,主顶被巨大的青铜穹顶覆盖,顶端的十字架由纯金打造。教堂供奉的是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创始人圣萨瓦?奈马尼亚,此地正是当年土耳其人焚烧圣萨瓦遗体之处。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站在教堂中央,四周无留白的内部装饰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金碧辉煌和眼花缭乱间,居然忽视了这是用石材和玻璃拼接的马赛克壁画。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新巴洛克式风格的国会大厦汇集了诸多古建筑元素,巨大的绿色穹顶、古希腊式三角门楣、复合式罗马柱加上门前钢劲的雕像以及对称展开的两翼,突显庄重、坚韧之气。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附近的圣马可教堂也是座东正教会教堂,虽同属拜占庭风格,却与圣萨瓦教堂感觉不同,不仅外表颜色格调搭配差异较大,内部也略显简朴除了圣母、圣子和圣徒图像外,正面“最后的晚餐”引人注目。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米哈伊洛大公街(Ulica Knez Mihailova)是贝城主要也是最漂亮且最具历史感的商业步行街,名字源于将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解救出来的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大街两旁是各色店铺,咖啡馆、古董店、旧画廊、旧书店,还有街头艺术家。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大街的尽头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当地人甚至视其为国家的中心。广场中央矗立着米哈伊洛大公雕像,背后国家博物馆,周边还有国家剧院等不同时期的建筑。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从共和广场前往卡莱梅格丹城堡土耳其语卡莱堡垒梅格丹”指“战场”。城堡始建于古罗马时代,重建于奥匈帝国,见证百余次战争。因恰好位于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的犄角,既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现代休闲赏景的好去处。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贝城街头基本没有太古老的建筑,经历了几百年腥风血雨的摧残,城市也在不断改变。被炸的中国使馆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塞尔维亚中国文化中心。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掉坑里了,希斯罗机场赶上位印裔柜员,自以为是的神操作把我们的行李运丢了,加上争执中忽略了行李卡。之后不得不放弃计划中的乌日策,在贝尔格莱德和波德戈里察之间往返追踪不知所终的行李,真不适应前南兄弟的办事效率和官僚气。

Tips:

(1)贝尔格莱德公交车票分为次票(90分钟有效)、天票、周票、月票,车票只能网上购买,需下载APP、注册、登录、购票。从机场到酒店,热心的市民帮忙操作,直到下车也没搞妥,尴尬下车,司机直接无视。

(2)地图更新滞后,贝城老火车站已废弃,乘火车需去中国援建的高铁站。

7月29日 诺维萨德

被多瑙河一分为二的诺维萨德,头顶“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塞尔维亚的雅典”等诸多桂冠,是我们在塞国见过的最漂亮的城市,没有之一!

诺维萨德是塞国第二大城市、北方重镇,也是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首府位于巴奇卡运河多瑙河交汇处,与贝城相距70公里。

抱着美好憧憬,一下车却被车站里的混乱和站外的景色搞晕了,是走错了地方还是做错了选择?狐疑中偶遇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经确认指点才放心地摸到老城。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老城果然没让人失望,未到自由广场已经令人欣喜。红色屋顶的圣母升天教堂建于1776年,由于设计精湛和高超的施工质量,建成后立即成为诺维萨德最有名的宗教建筑之一。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位于台阶上的白色大型现代化建筑是塞尔维亚国家大剧院,建于1981 其前身是塞最老1861年的剧场,国家级演员在此演出为荣

拐弯进入自由广场,之前的失望一扫而光。广场建于18世纪奥匈帝国统治时期,最以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茜茜公主丈夫)的名字命名,后改名革命广场,现在称作自由广场。广场四周坐落着座重要建筑,不同的建筑风格几乎囊括了老城的全部精华。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高挑的玛丽天主教堂位于广场东面,主入口上方的浮雕徽章题字“Crux Amore”,意思是爱的十字架。教堂总高72米,屋顶钟楼22米,色彩艳丽的马赛克尖顶尤博眼球。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教堂内部没有过多的装饰,四壁和穹顶留有大片空白。教堂建于1895年,据说是中东欧地区保存最好的教堂之一。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教堂对面是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市政厅,与玛丽教堂同期建造。市政厅前站立着斯维托萨尔?米莱蒂奇(Svetozar Miletic)的塑像,据说是位著名政治家,崇尚民族自由与独立,并创建了塞尔维亚人民自由党。19世纪时曾两度出任市长,也曾两次被匈牙利当局投入监狱,受尽折磨后于1901年去世。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广场南侧是一栋建于1854年的大楼,沿着广场延展60米,这便是诺维萨德最古老的伏伊伏丁那酒店,曾是上流社会人士聚集之地,至今仍在营业。广场北侧是伏伊伏丁那银行大厦和城市画廊,画廊东面的铁人大厦因楼顶手持长矛、满身盔甲的骑士而得名

自由广场附近还有两座重要建筑,主教宫和东正大教堂。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主教宫始建于1741年,目前是主教的住所,不对游客开放。房屋红砖为底,黄色勾边,加上窗户独特的配饰,令整个建筑光鲜靓丽。房前塑像据说是一位出生于诺维萨德的著名诗人。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圣乔治主教座堂是诺维萨德最大的东正教堂,在教堂的西面耸立着高大的新巴洛克风格的钟楼。教堂建于1734年至1740年间,供奉的是圣乔治。由于本地人大多信奉东正教,所以大教堂在市民心中地位崇高。据说教堂内部装饰非常漂亮,可惜我们无缘。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自由广场周边散射出去的街道建筑被粉刷成不同的粉色系,且过度柔和,避免跳色,令人舒适。赶上周末,遮阳伞下悠闲落座,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十分惬意。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从自由广场前往彼得罗瓦拉丁要塞途径多瑙河公园,园内有一个人工湖,种植了很多花花草草,像个植物园。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瓦拉丁大桥Varadin Bridge是多瑙河上连接诺维萨德和彼得罗瓦拉丁之间的一座公路大桥,彼得罗瓦拉丁是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一个城市,不属于诺维萨德要塞位于多瑙河对岸的拐角处,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要塞曾经是诺维萨德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为防御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而修建,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炮兵堡垒,还有一条超过16公里的地下隧道。要塞现辟为公园除参观防御工事外,更倾心的是可以眺望诺维萨德城市远景和欣赏多瑙河风光。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要塞里屹立着一座钟楼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大钟时针长于分针,据说是为便于河中行船的水手识别。钟有怪癖,冬快夏慢,当地人称“喝醉的大钟”。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多瑙河两岸风格迥异,一边是优雅的老城,建筑色彩柔和靓丽。另一边是立于悬崖上的石砌要塞,风格古朴坚固。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731日 克拉列沃

在塞尔维亚南部,克拉列沃与新帕扎尔之间的伊巴尔河谷,有一群建于中世纪的修道院。为一睹世界文化遗产斯图德尼察修道院,我们前往克拉列沃。

塞尔维亚地貌特征划分明显,北部是平原,比如诺维萨德,以农耕为主。中部河谷和丘陵,主要水果种植往南,逐渐变为山区和峡谷被大片原始森林覆盖,比如目的地克拉列沃。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车穿行在深山密林中,山间偶有云雾飘过,颇有川西大山的味道。躲在深山的克拉列沃似不为国人熟知,电影《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让我们那代人记住了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同样的译制和配音班底,《开往克拉列沃的列车》却没能让人记住克拉列沃。

克拉列沃是塞尔维亚南部拉什卡州的首府位于西摩拉瓦河伊巴尔河汇流处。静卧在河边的小城自带一种宁静的氛围。城市中心广场一圈弧形建筑围绕广场中央矗立着塞尔维亚勇士丰碑从纪念碑辐射出去的四条步行街衍生出城市的大街小巷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克拉列沃小,却也历史悠久12世纪初,拜占庭帝国(东正教)与罗马帝国(天主教)为争夺塞尔维亚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斯特凡·尼曼雅在东正教会的支持下赢得国家的独立,开启尼曼雅王朝长达两个世纪的统治。克拉列沃周边河谷中遗存的中世纪修道院,很多都是尼曼雅王朝时期修建的。

在城外汽车站乘坐开往斯图德尼察的定点班车,匆匆恶补修道院历史。1183年,已称斯特凡大公的斯特凡·尼曼雅主持修建斯图德尼察修道院。作为塞尔维亚王国的开拓者,这位大公居然在主动退位后成为一名修士,并在结束传奇一生后封圣葬于斯图德尼察修道院。斯特凡大公的小儿子就是在贝尔格莱德被土耳其人焚尸的圣萨瓦

有国王备书的斯图德尼察修道院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一座修道院不光此后的修道院多以斯图德尼察修道院为蓝本修建,而且许多登上王位的人都曾此留下自己的印记。

班车在深山中绕来转去几次停车欲下均被司机阻止,终于在一拐弯处放下我们,汽车扬长而去。大山深处,哪里有修道院的影?带着疑惑,快步向司机指点的方向走去。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快看,修道院。”果然,寂静空旷的山谷中出现一道碎石垒起的围墙,门上的十字架和隐约露出的教堂圆顶告知到访者,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斯图德尼察修道院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圣母教堂)

修道院建在一座小山上,周边是崇山峻岭,山谷里流淌着斯图德尼察河。高大的石墙与几座塔楼合围成一个圆形庭院,一组拜占庭风格的大理石建筑被高大石头墙包围在山谷中,遗世独立。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国王教堂)

按照官方图示,庭院中原有数座建于不同时期的教堂,圆形围墙内有修道士餐厅和僧舍,院子里还有尼曼雅王朝墓地。虽大都已成为遗址,但值得庆幸的是建于1186年的圣母教堂和1314年竣工的国王教堂得到有效保护。两座教堂均为大理石建筑,借鉴了东面的拜占庭风格和西面的罗马风格,可称为基督东、西教会建筑风格的融合产物。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圣尼古拉斯教堂教堂)

除了建筑外形,教堂内的湿壁画更是修道院的一大瑰宝。圣母教堂内有一幅绘制于 1208 年的耶稣受难图,被认为是塞尔维亚中世纪的艺术珍品。由于湿壁画是在潮湿的泥灰土墙壁上作画,颜料渗透湿壁成为墙壁表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颜料的色彩稳定性非常重要,据说耶稣受难图的蓝色颜料就异常珍贵。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在现存的湿壁画中还能找到斯特凡·尼曼雅和圣萨瓦的原创画像,之后绘制的画像均以此为蓝本

教堂内禁止拍照,我们违规了,但不止我俩。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回到克拉列沃,被日察修道院艳丽的大红色吸引,毅然前往。日察位于克拉列沃附近的国王谷,是尼曼雅王朝时期的代表性修道院之一,由斯特凡·尼曼雅二世(斯特凡大公的二儿子)和圣萨瓦(斯特凡大公的小儿子共同兴建。斯特凡·尼曼雅二世于1217年在冕,史称“首位加冕者”,自此塞尔维亚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主权国家。

此后,曾有七位国王在日察修道院加冕,一王一门,俗称七门教堂。原则上,塞尔维亚的国王可以在任何一座教堂加冕,但如果没有在日查修道院实施涂油礼,就不能得到民间认可,可见日察修道院的地位非同一般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日察修道院砖红色外墙格外引人注目,入门时头顶上的壁画立即引发兴趣。教堂建于1208年,如此久远的年代,门廊壁画应该不是修道院初期的作品。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日察教堂内也有大量精美的湿壁画,同样不允许拍照。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嬷嬷餐厅门口发现里面四壁都绘满壁画受到嬷嬷邀请入内观看,居然允许拍张照片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有件事百思不得其解,网上流传大量斯图德尼察和日察修道院照片,其中国王教堂、日察修道院教堂的颜色与我用手机拍下的有很大出入。斯图德尼察的国王教堂明明顶着个红色阁楼,在我的镜头里居然是无色的。更奇怪的是在日察修道院兰亭子旁并未看到艳红的教堂外墙,一度以为走错地方,专门向一位修士求证。在得到确认后,修士指着外墙几块特意保留的红砖告知此为原色,教堂红色早已脱落,眼前的是真迹。怪了,网上铺天盖地的照片可都是近几年的,怎会这么快褪色脱落?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81日 尼什

走过塞国第一大城市贝尔格莱德和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之后,顺道溜了一圈第三大城市尼什不为景点,只为转车去马其顿。

尼什名气不及诺维萨德,却是欧洲和巴尔干半岛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由于地处两大走廊(希腊-中欧、索菲亚-伊斯坦布尔)的交汇点,被视为“东西方的门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尼什曾先后被众多异族占领,可惜大多被历史长河淹没,没能像诺维萨德那样留下灿烂的一笔。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尼萨瓦河是尼什的母亲河,将尼什城一分为二最精彩的河段在城市的核心部位,河道一边是繁华的米兰国王广场King Milan Square),另一边是尼什城堡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米兰国王广场与尼什城堡隔河相望,广场中央照例是骏马和骑士。既称国王广场,还以为是出生在尼什又颁布过《米兰敕令》的君士坦丁大帝,没想到是位总督。当年尼什落入土耳其人之手,斯特凡·吉里奇总督亲率三千将士与一万土耳其大军浴血奋战,最后全部英勇牺牲,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广场周边一圈建筑新旧混搭无统一风格。据说其中有尼什市政厅,因忙于处置手中剩余的塞尔维亚第纳尔和换取马其顿代纳尔,没有去特意寻找。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尼什古堡为巴尔干半岛中部保存最完整的土耳其城堡,建于1723年,古堡下就是被湮没的罗马古城。在城堡内匆匆转了一圈,没有去看土耳其浴室和“红十字”集中营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城堡外有一座与日察修道院相似的蓝顶圆亭,亭内石上嵌有铜牌,密密麻麻的刻着人名和生卒日期,而且所有人的生命都停止在1999年。1999年5月7日,尼什遭到了北约的空袭,这些都是在空袭中遇难的无辜平民。

尼什除了有纪念血洒疆场的英雄碑、北约空袭遇难者纪念亭,还有纳粹集中营、布巴涅纪念广场的万人坑以及城外的骷髅纪念塔,尼什的景点承载太多的苦难。


二、北马其顿

北马其顿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北部与塞尔维亚接壤,西邻阿尔巴尼亚,南面是希腊,东靠保加利亚,是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2.57万平方公里,人口209.7万,首都斯科普里。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北马其顿对中国游客实行有条件免签,凡持有申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任一国的有效签证即可免签进入马其顿,停留期不得超过15天。旅游资源主要在首都、奥赫里德和比托拉,奥赫里德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马其顿货币为代纳尔,与汇率大约为1RMB:8MDK,信用卡普及率较高。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关于国名:马其顿一词源自古希腊,泛指北部边远地区。公元前,在现今希腊北部马其顿省曾存在过一个以马其顿命名的王国,一度统一希腊,征战欧亚非,将希腊文明和“马其顿”的赫赫声名传播到中东、中亚乃至南亚,此即名噪一时的亚历山大帝国世纪,斯拉夫人进入马其顿地区,形成斯拉夫人住北、希腊人居南的格局。前南解体后,马其顿共和国独立,希腊就“马其顿”一词归属提起争议,1999年马其顿更名北马其顿共和国。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名称之争,这回总算搞明白了。

81日 斯科普里

在尼什结束塞尔维亚之旅,转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对北马其顿了解甚少,地图上看是个内陆国家,被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围在中间。很好奇为何要改名北马其顿?

北马其顿的公路质量令人堪忧,通往首都的路段感觉像跑在乡路上,随处丢弃在路边的垃圾让我们对城市的期望迅速降低。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跨过瓦尔达尔河进入市中心,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一座座兼具古希腊拜占庭艺术的建筑矗立在河两座艺术横跨瓦尔达尔河连接对岸的考古博物馆和国家歌剧院。博物馆桥两侧站立亚里士多德斯巴达克斯30位先贤。歌剧院前两排塑像的衣装看着像近代名人,色石桥搭配华丽的路灯,艺术范儿十足呀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沿河西行,惊喜不断。艺术桥西面有座15世纪的石桥,老桥头即为圆形的马其顿广场。广场中央巨大喷泉的顶部是一位气势不凡的骑士,战马前蹄跃起、勇士剑指蓝天。基座上数名身披盔甲、手持长矛和盾牌的兵士英气逼人,周边的雄狮口吐泉水、霸气十足。明眼人一看便知歌颂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偏偏起名“骑马勇士”,怕是顾及希腊人的情感吧,毕竟亚历山大可是人家希腊人。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广场周边或骑马或端坐着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巨大的体量令人瞠目。随后发现斯科普里真是座雕像之城,各种人物雕像占满城市每个空档,要么巨大要么巨高。

广场的东面有座高达21米的凯旋门,2012年竣工,用于纪念国家独立二十周年。不过,我实在想不出国家独立为何要用仿古罗马的建筑。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后来才知,斯科普里之所以有如此多近期修建的古罗马风格建筑,源于政府的“2014工程”。通过对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时期的建筑进行仿古改造,让古罗马、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在斯科普里大放异彩,以示与基督教文明的渊源和对马其顿的继承,多少还可以平衡一下南北两岸的不同文明。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在新城特蕾莎修女纪念馆附近住了两晚,对斯科普里有了进一步了解。北马其顿人口以斯拉夫人为主,全国1/3的人生活在斯科普里。城市以瓦尔达尔河为界,北岸是老城(塞尔地区),穆斯林文明风貌;南岸是新城(辛塔尔区),基督教文明景观;两岸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明,建于1451年的石桥则是连接两种不同文明的桥梁。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第二天,跨过老桥去探秘老城。老桥的北端不及马其顿广场规整,数座巨型雕塑散布在空地上。有赞美女性的,也有讴歌勇士的。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走过空地,瞬间进入奥斯曼时期的集市人称Carsija。无论人们把它描绘的多么神秘,在我眼里就是个新疆的大巴扎,脚下的石块路已经磨得发亮,头顶横七竖八的过街电线,沿街全部是小商铺,以经营土特产、手工艺品和餐食为主,街道比改造前的喀什老城宽且干净。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老城岔路口很多,在曲里拐弯的街道里迷路了,跟上一个团队才找到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北马虽然是基督教国家,但有过500多年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史,穆斯塔法就是派任斯科普里的总督(帕夏)。清真寺原本是座东正教堂,由穆斯塔法出资在原址上修建了清真寺,故而得名。当日因政府有活动临时关闭,未能入内。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穿过清真寺绿地,西门外就是凯勒城堡。城堡位于小山顶,已然一片废墟。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重新修复的一段城墙和城垛可供游人在散步、攀爬间追忆旧时光,亦可俯瞰马其顿广场或远眺对面山头的大十字架。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北岸奥赫里德的圣克莱蒙特教堂是马其顿最大的东正教堂,教堂外形为拜占庭风格,巨大的穹顶借助花瓣形的半弧顶分散重压。圆顶小塔楼插在两片花瓣之间,即增强了视觉美感,有起到加固和支撑作用。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教堂内的空旷给人一种自我渺小的心里暗示,金碧辉煌的圣像屏风画像高达4层,最下层的王门两侧按照规制分别为左圣母圣像、右耶稣圣像,两侧分立圣徒或圣经人物。第二层描述圣经故事,正中则是是最后的晚餐。三、四层的人物都有标注,别说看不清楚,就是看清了也不知所以。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像要填满所有空间,在庞大的教堂里,墙面居然没有一点留白。即便是圣像屏风后面的杂物间,墙壁也被绘画填满

很庆幸斯科普里有条瓦尔达尔河,让两种宗教文化找到各自的位置。另一方面,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北马其顿尴尬的处境决定了斯科普里的两难,是继续保持斯拉夫人的传统文化还是迎合希腊情节发展马其顿文化,很多城市细节流露出期间的犹豫和矛盾。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这里漂亮建筑多,烂尾楼也多;东正教堂多,清真寺也不少;巨狮把守桥头路口,流浪猫狗满街窜。经济不景气,建筑却高大上。执勤警察手机铃响起,飘来熟悉的“啊,朋友再见”旋律,一座充满矛盾的城市。

83日 奥赫里德

北马其顿是个内陆国家,跟海不沾边,偏偏拥有一片蓝色水域,即是度假胜地,还是世界自然遗产,这便是奥赫里德。

从首都前往奥赫里德的路一直在山里打转,路边大片未开垦的荒地令人叹息。待车停人散,还没回过味来,这不就是个村子吗?怎么看也不像度假胜地。

有斯科普里经验在先,耐心等待惊喜出现。果然,当视野内出现一片湛蓝,周边顿时呈现出“海滨”景象。水面帆船点点,beach摆满躺椅和遮阳伞,满街的三点式美女。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蔚蓝如海的水域就是奥赫里德湖,巴尔干半岛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无论是36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还是岸边山坡上的奥赫里德古城,怎么看也无法相信这是个山顶湖。蓝绿色的湖水来自纯净的山泉,加上每年230天的日照,绝对是欧洲人理想的度假地。欧洲人对日光浴的喜爱远胜于旅游观光,水边人头攒动,景点冷冷清清。

有山有水有教堂的奥赫里德被誉为“巴尔干的耶路撒冷”,一度拥有的365座教堂如今所剩不多据说还有23座),但悬崖上的圣约翰教堂(十三世纪)、城中的索菲亚教堂(十一世纪)、面湖的修道院依然享有盛誉。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砖红色的索菲亚教堂是当地最大的教堂,旅行团队的打卡点。教堂位于古城小巷,夹在一片民居中。相传教堂曾随着占领者的信仰在基督教堂和清真寺间变化身份,不过内中的古壁画却没有遭到毁坏,万幸。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与索菲亚教堂相比,悬崖教堂更受观光者青睐。古朴的红砖石与深邃的蓝湖相映,灵巧典雅的造型独立于悬崖之上,那份幽深、那份灵气,见者无不为之心动。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圣潘捷列伊梦修道院建于五世纪,也是一座面向湖水的宗教建筑,只是规模远大于悬崖教堂。修道院曾经是巴尔干半岛最古老的大学,可惜原版已被毁,如今在复建,空地上还遗留着大片废墟。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位于高处的古剧场和十世纪的塞缪尔王城堡是古希腊人和保加利亚王国的遗痕。历史与美景交织,让奥赫里德更显迷人。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千年古城奥赫里德,百万年蓝湖奥赫里德湖。不过,奥赫里德湖并非北马其顿的内湖,湖边还有个度假胜地叫波格拉德茨,在阿尔巴尼亚境内。也就是说,北马其顿只占奥赫里德湖的2/3,其余1/3属于阿尔巴尼亚,“山鹰之国”正是我们的下一站。

2023.8,时隔三年再出发(巴尔干:塞尔维亚、北马其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