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09-06 07:19:52)
标签:

伦敦

贝尔斯法特

伦敦德里

大英博物馆

巨人之路

分类: 欧洲

回望这半年的时间线,形势变化快得令人懵懂。2022年10月上旬玩川西走三峡,11月初因健康宝的弹窗3回京受阻,滞留石家庄。12月全国放弃严防死守的政策,中旬在京中招,下旬身体尚未恢复就匆匆赶往老母亲处救急。元旦、春节一番苦斗,终于2月10日凯旋返京。2月15日政府公布第一批旅游国家名单,国门重新开放。2月最后一天拿到新护照,随即递交加签申请。久等无果,4月下旬又转投英国。护照进了英国签证处,忙里偷闲去山西发幽古情十余天。5月18日回京,一周后获英签。取回护照就马不停蹄地买机票、订酒店,准备行囊。原本不抱希望的加签突然砸下,批复日期是6月4日,终于可以轻松出发了(加签批复后一个月内需去签证处办理贴签,逾期作废)。不过,仓促的行前准备也为日后的行程埋下隐患。

出行时间:2023.6.27—8.20

行程:

1.英+爱:北京重庆转机)—伦敦北爱贝尔法斯特、巨人之路、伦敦德里)爱尔兰(戈尔韦—基拉尼科克基尔肯尼—都柏林)—英国(格拉斯哥—斯特灵—爱丁堡—利兹—约克—伦敦)

2.巴尔干:伦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克拉列沃—尼什)—马其顿(斯特普里—奥赫里德)—阿尔巴尼亚(地拉那—萨兰达—培拉特—地拉那—斯库台)—黑山(波德戈理察—布德瓦—圣斯特凡—科托尔—佩拉斯特—新海尔采格)—波黑(莫斯塔尔—萨拉热窝)—(多哈转机)—北京

本次英伦之行有点草率,临暑期价格腾飞,忍痛放弃期待已久的巴斯、坎特伯雷、温德米尔,把心怡的乡村风情留给下次。

627日 蛰伏三年再出发

大概憋得太久,猛地被开闸泄洪般的签证潮弄得措手不及。补个加签竟然耗时三个月,更别提排队排到猴年马月的申根。借加签空挡申英签,待取回护照买机票、订房,价格早飞上天了。望着屏幕上满眼四排码的房价,真的怀疑人生。

为弥补三年多境外出游的亏欠,为躲避燕地酷暑,为一人七十庆生,更为两人庆婚42年,选在特殊的六月我们如愿出发。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为降低成本,选择海航+首航的转机航线。比较几个中转机场,最终选择重庆。当晚在柜台申请免费酒店,第二天直飞伦敦。在此,我们犯了第一个错误,随身携带身份证办理入住,之后搁置在行李箱里的证件随行李遗失在巴尔干半岛。

28日傍晚抵达希思罗机场,行前担忧的希斯罗机场暑期大罢工,终以员工涨薪15%-17%告终。海关大叔很友好,一改对英国人高冷的印象。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因顾及伦敦的安全没有摸黑进城,选择入住希思罗机场T4附近酒店,英伦第一晚睡得很踏实。

629日 暴走伦敦

伦敦天气还算友好,早上撒点洗尘雨,随后艳阳高照。在希思罗机场买好交通卡(Oyster Card),乘地铁直达预订酒店,从机场进入市区最便宜的交通工具非地铁莫属。诞生于1863年的伦敦地铁,如今已是160岁的高龄,窘态难掩。地铁的触角遍布全城大小角落,除了贵和旧没毛病。想到这可是古董级的交通服务系统,贵点也释然了。

当日暴走伦敦,名副其实的特种兵。好在平日练就的脚力疫情期间也没放弃,并无太大不适。加之伦敦夏日气温较帝都舒适得多,6月底穿长袖亦可。

1)战争纪念园

出伦敦塔地铁站,一眼就看到高台上不少游客在隔河与对面的伦敦塔合影。举着小旗的导游招呼着各自的团队匆匆来又匆匆去,名副其实的打卡,远不及我这特种兵从容。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一扭头,被高台一侧的建筑吸引,步入一片绿地。楼很靓眼,尤其顶部貌似海神的雕像。很意外,如此繁华地段,眼前出现的竟是二战纪念雕像,横卧的石碑上刻着熟悉的字样“1939-1945”。小公园里一面圆弧形黑色墙面上镌刻着牺牲者名单。对面白色建筑的墙面同样用黑色镶嵌着密密麻麻的名单,建筑横梁上刻着“1914-1918”。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没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横匾,没有刻意的渲染,每个经过的普通人都会无意间回望战争,看一眼长长的名单。

2)伦敦塔

穿过地下人行通道,来到泰晤士河对岸,眼前便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伦敦塔。面对一片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像所有不了解英国历史的游客一样发出疑问,明明是宫殿怎么会是塔?先生三十年前参观过伦敦塔,自然要解释一番。伦敦塔确实属塔群建筑,经历代君主多次重建、扩建而成。建设初衷是保护伦敦的防御堡垒,而后还承担过军械库、皇家铸币厂、刑场、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等功能,其官名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而且它确曾是数代国王的王宫、王室权力的象征。有英王室宫廷权争做背景,伦敦塔的故事注定血腥、诡异。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当日安排过满,我们没有在此过多逗留。事后查资料,伦敦塔果然故事多多。被叔父杀害并藏匿在塔楼墙面里的两皇子;被亨利八世处死的两位皇后;被囚禁一年后逃离断头台的伊丽莎白一世;以叛国罪被斩首的诸多皇室成员或权贵。皇权之争+宗教之争,伦敦塔见证了英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及背后的残酷和血腥。昔日诸多冤魂的故事让今日的伦敦塔沦为灵异事件的传闻中心,诡异之地。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3)伦敦塔桥

伦敦塔桥横跨泰晤士河,紧邻伦敦塔,算得上伦敦的地标。塔桥的建设可谓精益求精,1876年-1884年方案征集,历时8年最终方案才获通过。1886年-1894年建成通车,又一个8年过去了。只有亲眼看到它,才能体察到大桥建设者所倾注的心血。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塔桥外观极具观赏性,桥体由四座石塔连接而成,其中位于两岸的石塔更像城门,敦实且古朴。两座主塔位于河中桥基上,主塔高43.45米,桥基高7.6米,整体建筑高出河床50+米。以我的认知,主塔更像欧洲城堡,特别是白色大理石顶部和5个尖塔,犹如王冠一般。仰望主塔视觉感受似不止43米高,每有白云飘过略有晕眩感。

伦敦塔桥分两层,上层由两座主塔连接,据说有玻璃桥面且内设展览。排队登塔的多为年轻学生,我们没有入列。下层桥面走人和车,特殊时刻桥面可以开启,让桥下的船只通过,据说此功能一百多年来从未失灵,由衷地为百余年前的英国建筑施工质量点赞。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大桥两岸来回转了两圈,发现最令人心仪的景色不在喧闹的桥上,而是清净的桥下。临近河边的花廊下,摆放着铁艺座椅,三两友人、一杯咖啡,悠闲地谈天说地。偶尔抬眼扫过往来的路人,间或举目身后巨大的塔桥和天边浮云,那份漫不经心、那种置身事外的散淡,不正是很多人追求的生活状态?

4)伦敦眼

伦敦眼不过就是个摩天轮,为庆祝公元2000年而建,又称千禧轮。伦敦眼成为伦敦地标完全是无意之举,原本准备运作5年收回1.2亿美元投资,不成想赚大发收不住了。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伦敦眼成功的原因很多,第一是地利,位于泰晤士河畔,风景和交通双加持;第二是天时,选在千禧年又是全球第一个摩天轮,世界瞩目;第三是人和,市议会、赞助商鼎力相助,而135米高的体量非常醒目,游客好奇心被激发。我们的地方政府朝思暮想的地标建筑,就这么不经意间造成了。

(5) 国会大厦和大本钟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都和金融中心,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实在多,而且基本都占据了泰晤士河边最好的位置,其中最有气场的当属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及其附属建筑大本钟。临近的威斯敏斯特桥和兰贝斯桥上挤满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大都是奔着岸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而来。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议会大厦原址是王宫内的一座建于11世纪的天主教堂,英国16世纪成为新教国家后,英王将一直闲置的教堂拨给国会举行辩论。之后一场大火将教堂化为灰烬,19世纪重建时采用了古典哥特式外观设计。大厦结构对称,外观典雅、气势宏伟,感觉与布达佩斯的国会颇有几分相似,明显差异在中央的突出部分,一个是八角形哥特式塔楼,另一个则是圆弧顶的巴洛克风格。至于网上称誉国会大厦的浪漫主义,我的感受恰恰相反,一种严谨、刻板且附带威严之气扑面而来。

国会大厦原本不对游客开放,仅接待议题辩论的旁听者,据说现在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参观了。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大本钟是威斯敏斯特宫(国会大厦)的报时钟塔,本名伊丽莎白塔,旧称钟塔,俗称大本钟。四面钟机制安装在95米高的塔楼上,表盘镶嵌在直径7米的铁框中,镀金的装饰和312块猫眼石让钟面璀璨夺目。虽与议会大厦连体,但大本钟却给人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每逢重要时刻,聆听钟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谁说这不是文化?

(6)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地区是英国的政治权力中心,这里聚集着各种政治势力的代表,政权(国会)、皇权(白金汉宫)、宗教(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民权(特拉法加广场),齐聚一堂彼此为邻。

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连同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一起列入世遗名录。通常,大教堂指主座教堂,而威斯敏斯特教堂即非教区教堂,更不是大教区主教堂,而是一座专属的皇家教堂。1066年后,除了被叔父谋杀的爱德华五世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外,所有英君主都在此加冕,很多皇室成员把这里选作婚礼场所和最终归宿。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曾经是丹.布朗的拥趸者,捧书夜读《达芬奇密码》。为寻找圣杯,跟随兰登教授的脚步拜访牛顿墓、神游威斯敏斯特教堂。如今面对教堂凝重的廊柱、高耸的双塔,以及雕刻精美的大门,反而迟疑了。这真的是那座地位崇高且神秘的西敏寺吗?不会是另一座重名的天主教堂吧?在门口向工作人员求证,对方态度坚决地回答“Yes!,并将腰部系着的一把巨大的黄铜钥匙递给我验证。同时告诫,今天太晚,明天再来。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如果不介意,其实是可以免费参加5点的晚颂,门口已经有人在排队了。可惜,我还要去白金汉宫。走过路过,华丽丽地错过。

(7)白金汉宫

溜达到白金汉宫已是下午四点半过,不要说换岗仪式,连入内参观也没戏了。来都来了,好歹在外面转转。

白金汉宫始建于1703年,王公贵族们几经折腾,终在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成为英王室的正式宫寝。宫殿主体为灰白色的三层建筑,用铁栅栏围着。以我的眼光,怎么看白金汉宫都像个办公楼,远不及爱丽舍宫靓丽。我以为最醒目的不是皇宫,而是铁艺栏杆的金色镶边和大门上的皇家徽章,头脑中竟不自觉地与法国南特广场比较,有点可笑。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游客或相拥着在铁门前合影,或隔着铁栅栏拍摄执勤的士兵。皇宫的禁卫军真不易,抵御风寒的传统服装用在夏日,怎么看也不舒服,尽管伦敦无酷暑。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宫殿前方的广场中央矗立着巨大的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头戴王冠、手持权杖的女王端坐在背阴的一面(东面),仪态威严。顺光的一面(西面)则是女王哺育子女的形象,头戴方巾、身穿长袍,面容慈祥。北侧矗立着持剑的正义女神,南边则是目光坚定的真理女神。纪念碑顶部振翅欲飞的天使,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耀。碑体基座南北两侧各有一喷泉,清澈的水流缓缓跌入水池,碧绿的池水带给路人一份清爽。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纪念碑平台的四角各有一尊与狮相伴的青铜塑像,分别代表和平(手持橄榄)、进步(手持火炬)、农业(手持镰刀和谷物)、工业(手持锤子)。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广场周边有两片开放的公共绿地,圣詹姆斯公园和绿园,内有湖泊、草坪和各式花草树木,是女王在夏季招待宾客的地方,当地人统称为女王花园。

白金汉宫是举行国家盛大庆典和危机时刻集会的场所,体现的是王权的象征意义。不远处的特拉法加广场同样是举行庆典、集会的场所,却是平民的主场。两地间有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相连,从皇宫到民间咫尺之遥。

9)特拉法加广场

抵达之前,头脑里的特拉法加广场是个特文艺儿范的所在,无论是东北角的圣马丁教堂和旁侧的国家美术馆,还是富有传奇的广场四角三雕像,以及威严的狮子和中央石柱之上的纳尔逊海军上将,一切源于先生的描述。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当我俩绕过围棚进入广场,连先生也目瞪口呆,呐呐自语“以前不是这样的”。狮子被乱七八糟的杂物包围,广场中央的舞台演奏着节奏强烈的乐曲,台下散坐的男女边喝边吃。周边被一圈食品摊铺包围,除了53米的纪念柱看不到其他。这反差也太大了,撤。

一天打卡结束,把白金汉宫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内部参观留给明年的英国乡村游。

630日 大英,受教了

昨日暴走一天,意在体验日不落帝国曾经的辉煌。伦敦,最能透露昔日强盛的当属大英博物馆网上提前一天预约了参观,顺带查阅资料,提前补课大英博物馆。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1759年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藏品800+万件,其中99%的藏品未公开展出。也就是说,宝贝多得没地儿放,库房里收着呢。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走进大英博物馆,目光所及均是震撼。人类的发展进程、文化的延续、历史的传承,通过一件件藏品被记述、被展示,甚至被修正。中国、埃及、伊朗、希腊印度……古文明在此汇聚,相互映照。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大英博物馆成立初期正值中国康乾盛世的后期,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处于文物收藏的黄金时期。而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现有藏品的数量分别为5.5万、70余万件,两地合计不足大英馆藏的1/10,但却都是我们自己的宝贝!

据大英官方统计,馆藏中国流失文物2.3万余件,长期陈列2000余件,外界估计实际数据超过20万。如果估计准确,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数量的3.6倍。

大英的33号馆是永久性展厅,称为中国馆。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远自新石器近至20世纪,展品异常丰富。敦煌藏经洞四万经书,这里存有1/3。体态潇洒的自在观音、眉目微皱的三彩罗汉,釉色鲜艳如初。罗汉身后的三圣图明显是被切割后再复原的,老家清凉寺。95号馆陈列大量瓷器和玉器,体积小的藏品被挤放在玻璃展柜里。大体量的隋代大理石巨佛处境也没好多少,被安放在楼梯中空地,极易被人忽略或损坏。

历史文明印记除了炫目的精美,还有沉重的叹息,没有中国人能够轻松完成探索之旅,只能以我们不是最惨的聊以自慰。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回国后偶然在小红书上刷到一条消息,自媒体人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拍出一部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背景是一位网友随口提一创意:拍一部动画片“逃出大英博物馆”。煎饼果仔评论区留言“等我”。之后,煎饼果子携夏天妹妹停更三月,赴英国完成短视频拍摄,在小红书引起轰动。碰巧,出品发布前几天,大英博物馆爆了,丢失2000件文物,馆长辞职。中国记者联合国发问,既然管不好,那是否应该归还文物来源国?环球时报向大英博物馆喊话:归还文物。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太老了。慢吞吞的城市节奏,效率低下的公共设施,感觉英国人最不缺的是时间。与三十年前相比,英国人的绅士气息难见了,放低身段后变得温和亲切,考文特花园、特拉法加广场、中国城充满平民气息,不端着了。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Tips

(1)英国旅游签证目前对中国大陆游客优惠,3个月的签证费100镑可以申请2年多次往返,在抵达英国后可前往爱尔兰。

(2)伦敦有三个机场,如乘坐瑞安航空,可在买票的同时购买市区至斯坦斯特德机场的巴士票。瑞安航空需要提前一天在网上办理值机,根据提示自行或柜台打印值机信息。通常跨境飞行需要到柜台办理托运,柜台负责打印。英国境内飞行则在机场自助办理托运,故需要自行打印值机信息。尽量早到机场,斯坦斯特德机场的瑞安柜台人多。

(3)伦敦交通卡名目繁多,因停留时间较短,仅购买了地铁储值卡(Oyster Card),押金7镑,充值后刷卡乘车,高峰/非高峰价格不同,1区2.8/2.7镑;1-2区3.4/2.8镑,上限8.1镑。

(4)大英博物馆免费参观,但需要提前预约,google可查预约入口。

(5)威斯敏斯特教堂下午5点有晚颂,可免费进入参观。

 

71日 贝尔法斯特

摆脱伦敦的大都市压力,清早经一番周折飞往北爱,落脚贝尔法斯特。

择日不如撞日,一下机场大巴就碰上军乐队在市政厅前的列队仪式,随后举行缅怀仪式,全市降半旗,据说与北爱冲突有关。本以为这段爱恨情仇随着1998年和平协议的签署能够终结但当地政府和市民显然不这样认为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一直被英、爱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搞得一头雾水,都脚踏爱尔兰岛了,不能再糊涂了。何为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也,大不列颠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则指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的14139平方公里土地。北爱与爱尔兰同居一岛,但北爱属于英国,首府贝尔斯法特,人口多为当年的英国新教移民,讲的是英语、花的是英镑。爱尔兰曾被英国武力征服,长期属于英国,直至1949年独立。都柏林是爱尔兰首都,人口多信仰天主教,说爱尔兰语或英语,货币为欧元。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贝尔法斯特市政厅)

由于历史原因,贝尔法斯特曾经是新教徒与天主教徒的冲突之地,用作教派隔离的“和平墙”至今未能拆除。时至今日,和解进程仍在继续。虽然警察执勤依然配枪,行走并无不安全的感觉,时时都能感受到路人的友善和热情。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贝尔法斯特城堡)

贝尔法斯特拥有迷人的城堡、巴洛克风格的市政厅、著名的女王大学、倾斜的阿尔伯特纪念塔和具百年历史的政治壁画,以及遍布市区的尖顶教堂。艺术家用大鱼身上的瓷片记述历史事件,泰坦尼克号博物馆独特金属片外形让人浮想联翩。这是一个传统的、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都市。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阿尔伯特纪念塔)

作为爱尔兰地区唯一经历过工业革命冲击的城市呈现在镜头中的是秩序和理性的冷色调市政厅、旧日的银行、教堂和其他公众建筑大多是清灰或米黄的传统色调,虽然有些沉闷,依然可以明显看出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岁月。青春迸发的女王大学,也不过把色彩的亮度提升到砖红+暖桔。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现代建筑泰坦尼克号博物馆依然守在灰白色地带,那条斑斓的大鱼似乎也在小心翼翼地不要让色彩越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贝尔法斯特城区建筑内敛安静,街道异常干净,不似伦敦那般争宠喧闹。城外满目绿野,有点像新西兰,但耕作得很精心,地块平整得非常棒。白云相伴,牛羊散卧绿地,恬静的乡村画卷。

生活中有惊喜,公交座位上充电插座和WiFi,银行卡非接触支付普及到各种应用场景,包括购买公交车票,让一切变得轻松。不轻松的是泰坦尼克号,这里是它的故乡,市政厅花园镌刻着每个者的姓名。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泰坦尼克号博物馆)

两人几天前怀揣忐忑走进伦敦,如今在贝尔法斯特重拾自信,离开时已找回往日熟悉的状态。

Tips:

(1)贝尔法斯特有国际、城市两个机场,英国飞过来基本都在城市机场落地,距市区很近,直达市中心(市政厅附近)的300路单程票价8.5镑/人次,往返12.5镑/人次。

(2)公交天票4.7镑/人。

(3)贝尔法斯特郊外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堡,可在市区乘坐1路前往,车程约40分钟,公交天票有效。


72日 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是贝尔法斯特主打的旅游产品清早,旅游大巴在国际青旅门前接上满满一车游客,随即沿着海岸线行进,旧日的城堡、美丽的海滨小镇、舒适度极高的田园景色,一路风光无限,养眼!

大巴司机兼导游,一路叽里呱啦说个不停。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首站卡里克弗格斯,小镇位于海边,距贝尔法斯特仅十分钟车程。当地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建于1180年的诺曼式城堡,因位于三面临海的突出位置,主要用作防御。古堡看上去敦实坚固,保存完好,真不知竟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城堡。

城堡前有一塑像,不知何人。事后查得古堡的故事令人唏嘘。爱尔兰、英格兰、苏格兰数百年相互争夺、残杀,再掺和进新教徒与天主教徒的身份认同之争,活生生就是一部北爱血腥史。卡里克弗格斯城堡,英国与爱尔兰、新教与天主教之间动荡历史的最佳见证。

司机留给大家的游览时间仅够围着城堡打转,大巴很快转上堤岸公路继续赶路。第二个景点“堤岸沿海峡谷”原来是乘车观览,好在景色不错。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康洛村,北爱之北,村庄沿海岸线而建,古老的石门、静卧在港湾里的游艇、坡地林中的房屋,一种静谧、避世之意有感而生。其实,沿途经过很多美丽的海边村镇,独选康洛村停留竟是因为“权力的游戏”,康洛村是权游第六季第七集的取景地。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库什敦岩洞,海边礁石因常年被海水侵蚀,自然形成的古老溶洞。浩瀚的大海,配上洞穴口奇形怪状的岩石,变幻出狂野、神秘的传奇色彩,被权游的导演选作影子杀手的诞生地。

巨石堤,在大西洋海岸,有一处通往大海深处的神秘台阶。四万多边形玄武岩石柱聚集成延公里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也是北爱唯一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但真正让巨人之路名扬天下不是世遗的桂冠,而是权利的游戏再次感受软实力的威力。行前想恶补权游,无奈岁月不饶人,放弃。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与前几个景点不同,司机给大家留出充裕的时间。上山,两人顺着石台阶向高处攀登,悬崖顶上风大得能把人吹跑。结果,两人在山顶失去了方向,巨人之路就在脚下,偏偏找不到下山的路。正准备原路返回时,巧遇同车的马来西亚华裔一家三口,经指点终找到悬崖壁上的台阶路。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没有醒目的路标,小径被草丛遮挡。快速下降,途径一片紧贴悬崖排列整齐的石柱,这不就是“节理”吗?火山喷发冷却后的杰作,在云南腾冲、河南嵩山都见识过。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待下到巨人堤,节理的数量剧增,成千上万的多棱柱竖直排列,高低错落,连绵有序地呈阶梯状延伸入海,如同人工排列码放一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游客们兴奋地在堤岸上爬上爬下,拍照留影。有年轻人试图在镜头前表演高难动作,不知是否又在模仿权游。有悬崖、大海做背景,巨人堤道的确上镜。网上有评论,随着海平面升高,巨人堤道2025年后会消失一部分,但愿是个传言,千万不要重复大洋洲十二门徒的命运。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布什米尔斯酒厂(1608年-),威士忌的鼻祖。我俩不喝酒,凑趣在世界最古老的威士忌酿酒厂给儿子买了威士忌,可惜没能带回国。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邓陆斯城堡,13世纪古城堡遗址,坐落于海边悬崖之上,通过一吊桥与内陆相连。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残垣断壁,让古堡横生出一股神秘诡异之气。司机把车停在路边,指着脚下的城堡又在讲述权游,满怀期望的邓陆斯城堡原来就是路观。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黑暗树篱,此线路除巨人堤之外最棒的景点。一条通往别墅的林荫道,原本是为向客人炫耀的迎宾大道,偏偏这150多棵山毛榉在300多年后长成这等摸样。虬曲的枝干层层叠障,扭曲着、缠绕着,树荫将阳光排挤在外,阴冷、昏暗,感觉像通往另一世界的入口。路的尽头似乎不是明媚的别墅,而是女妖的古堡,另类的美让黑暗树篱走入世界十大美丽树隧道的行列。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当日游程结束,司机兼导游非常尽职,一路开讲权游故事中的中世纪城堡取自卡里克弗格斯,康洛村则是二丫与师姐打戏的拍摄地,梅丽珊卓在库什敦岩洞生下影子杀手,邓陆斯城堡成就了波顿家族的“恐怖堡”,连接北境长城和君临城的国王大道是黑暗树篱的翻版,原来一路景点与权游有关可谓权游之旅。想玩巨人之路的朋友,先看权游吧。

北爱度夏,晚上靠棉被,白天靠棉服。

Tips:

(1)贝尔法斯特的游客中心在市政厅广场的对面,服务非常好。柜台会提供多条路线的多种产品供游客挑选。

(2)因得知卡里克吊桥已暂时关闭,我们选择了“卡里克弗格斯城堡-堤岸沿海峡谷-康洛村-库什敦岩洞-巨石堤-布什米尔斯酒厂-邓陆斯城堡-黑暗树篱”,不含餐30镑/人,感觉性价比不错。

(3)巨人堤和邓陆斯城堡也是北爱冬季的极光观测点。

(4)如时间充裕且不想被约束,巨人之路可以乘公交前往。贝尔法斯特Europa车站发往巨人之路的班车9:30发车,3:10返回。

(5)行前曾查得全程公交巨人之路:移步海边小镇Portrush,乘坐当地172/402路途径巨人之路游客中心,游玩之后继续乘172/402路去索桥或者邓陆斯城堡;或者在Coleraine换乘178路去黑暗树篱。


73日 伦敦德里

北爱第一城贝尔法斯特与老二伦敦德里之间仅有两小时车程,体感温度却升高不少。下榻城门旁,想起斯里兰卡的加勒古城和法国阿维尼翁。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登上8米高的城墙,围着小城走上一圈(1.5公里),几乎是所有游客的必修课。城墙建于1619年,9米的厚度看上去更像马路。德里人自称处女城,意思是从未被攻破。历史上新教徒曾围城德里,遭遇天主教住民拼死反抗。城池久攻不下,年轻学徒“绝不投降”的誓言成为德里人之后的坚定信念。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德里古城出乎意料的小,典型的要塞城市。城中以钻石广场为中心,三横两竖的街道可一眼望到头。城墙内最醒目的当属圣哥伦布大教堂,历史可追溯到1628年的哥特式教堂,为不打搅周边的墓地的安息者,我们轻轻的来,悄悄地去。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古城内主要是店铺、会馆,居民大多住在城墙外,市井生活较城内更热闹、便利。四座城门(费里基门、毕晓普门、布彻门、希普基门)是城内外的连接通道。

德里虽然完整地保留了城墙,却并不保守,色彩也比贝尔法斯特丰富,尤其是城外的街区。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花一个下午,北出古城,穿过和平桥寻访富伊尔河对岸,顺河道抵达和解纪念碑。北爱尔兰归属问题一直是英国与爱尔兰关系的结症,福伊尔河边的“S”形和平桥与和解纪念碑终无法抹平当地人心中的痛。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时至今日,天主教徒拒绝被占领者强加的“伦敦”前缀,而新教徒则坚持伦敦德里的名称。就餐闲聊时,兴致勃勃的大厨听到我们称赞伦敦德里的景色,立即正色道,这里是德里,没有伦敦。所以,不要与人讨论宗教、历史,包括城市的名称。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德里盛产民谣,这里有著名的德里小调,也有血腥星期天,北爱冲突的另一爆发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