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西怀古(碛口景区)

标签:
碛口古镇西湾村李家山村黑龙庙 |
分类: 国内旅游 |
碛口风景区
山西的路网很奇怪,从一个景区移动到另一个景区总是要回到太原再出发,费时费力。原以为可以从宁武去碛口,结果却是东寨镇-宁武县-太原-吕梁(离石)-碛口,其中在离石纪念碑附近足足耗了近2小时。
· 碛口古镇
早上离开宁武,傍晚才赶到碛口古镇。无意间住进明清古街。已有三百年历史的窑洞内设施齐全,不仅装了吊灯,配备了独立卫生间,还有饮水机、热水器和洗衣机。更意外的是后院门正对着孔祥熙的店铺,几步之遥还有阎锡山的产业,居然与民国大佬做了一次邻居。
游走山西,用手触摸三百万年前的冰柱,睡在三百年前的窑洞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旅游体会?!
碛,砂石浅滩,位于晋陕峡谷中部的碛口古镇正是由此而得名。从东而至的湫河与自北而来的黄河在古镇前方汇合,湫水河将携带的沙石甩在交汇处的河滩上,形成急险的大同碛。被挤占的黄河水宽由400米猛缩至80米,形成一条险象环生的极窄水道。约500米长的暗礁险滩落差竟达10米,水急浪高阻碍了船筏的通行。
黄河行船,谈碛色变。明清至民国期间,西北的物资借助黄河航道水运至碛口,不得已在古码头卸货,再由骡马、骆驼等驮队运至太原、津京地区。鼎盛时,每日往来船只达150艘之多,货栈、大车店、食肆以及票号、当铺、镖局等300余家,由此奠定了碛口北方漕运商贸重镇的地位。“九曲黄河第一镇”曾是碛口的辉煌写照。
碛口古建筑中值得一逛的是古码头、明清街和黑龙庙。
古码头周边的建筑朴实且实用,较山西商贾大院粗糙许多,毕竟这里多是库房、驿站。路面采用块石铺面,条石砌棱,无台阶却有精巧实用的防滑卡条,便于骡马运输。部分库房门前设沟,利于牲口卸货。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设计,尽显先人智慧。
明清一条街不长,全部是古香古色的商铺。曾经贩卖水运的麻油、盐碱、烟草、药材,如今则以醋、红枣等本地特产为主,几乎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的故事。
黑龙庙位于卧虎山上,是全镇最高点,即可俯瞰古镇,又能观赏黄河与湫水,更可远眺黄河大同碛。曾经的碛口可视为地理上的极限,远近船筏行至此即意味着水路贩运的终结、陆路运输的开始,黑龙庙成为祈福平安的象征。
黑龙庙依山傍水,山门由三道石拱门组成,背后是古戏台。两侧的角亭则是观赏古镇和山水风光的佳地。正殿供奉黑龙,耳殿则是河伯、财神。在黑龙庙发现特殊工种,羊皮袄为制服,骑自行车上班,靠微笑和刷手机度日。
芦芽山景区门可罗雀,碛口古镇游客骤增。兴于黄河、衰于黄河的碛口,已从渐被遗忘中华丽转身,重新走入大众视野。
· 西湾村
一度沉沦的碛口,如今捆绑西湾村、李家山村和黄河画廊重新焕发活力,成为4A级景区。
西湾村与碛口相邻,名义为村实则是一座城堡式宅院,“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
秉承晋商传统,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自明末起开始修建家族居所,地点选在距碛口约1公里的两座石山之间,且有湫水河从村前流过,符合依山面水、背风向阳的风水学说。
村子外围筑有厚实的围墙,护佑全部宅院,墙堡上开有金、木、水、火、土五座堡门供人员出入。墙内的建筑沿着三十度斜坡随势而上,下层院落的屋顶即为上层院落的庭院,最高处可达六层。远远望去,层层叠叠极具层次感。
围墙内的房屋布局异常清晰,以金、木、水、火、土命名的五条纵巷,分别由家族五个支系居住和管理。同时利用两条贯通的横街和七条小巷将五大纵巷连通,实现院院相连、户户相通。
村内院落基本为窑洞式四合院,偶有下窑上楼式建筑,如全村最高的绣楼。房屋建筑的精美程度虽无法与晋商几个著名大院相比,但布局精巧让值得称道。初见时,很不喜欢一水儿的土黄色,参观之后发现这种色彩更易与山融为一体,低调、安全。
时光流逝,陈家人已散去,空留四十余所院子,居住者寥寥无几。
· 李家村
李家山村位于碛口南约3公里,小村隐秘于大山深处,有种空灵幽静之感。因其画面感强,终被吴冠中老先生挖掘,如今画者多于游者。
西湾人姓陈,李家山人自然以李姓居多,都是传统的宗族聚居世代繁衍。外表看,西湾村是封闭的,李家山村正相反,是个开放式的山间村落。实际上两个村子很封闭式,西湾的封闭是人为的,李家山的封闭是自然环境造成的。相传,碍于黄河纤夫的赤身裸体,常年泡在碛口的人便把家眷藏到不远的大山里,与世隔绝。
李家山村位于两山之间的坡地上,全部房屋依山势从山上直铺沟底,也是层层叠叠,但不及西湾那般密集,更像随意散落在山间。
相传时至清中叶,碛口商阜繁荣,李家山出了两户可与西湾村陈氏比肩的富商。于是,在东西两侧40度高坡上出现了精心设计施工的东、西财主院。两坡彼此相望,财力比拚大施拳脚。于是才有了今日依山就势、高下叠层的阶梯式建筑分布。
站在这坡望那坡,对面建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从沟至顶最多叠层达11层之多,犹如一幅凝固的立体画卷。
近前观察,李家山的房屋与西湾类似,多为窑洞式四合院。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和匾额似乎更为精美。街道则采用碛口的办法,顺坡平铺,仅以条石砌棱作防滑卡。由于坡度过大且悬空一边无防护栏,走在上面还是有点腿软。
村中院落现已鲜见原住民,只有摆摊的小商贩早来晚走,据说清明祭祖时邻里方相见。随着岁月流逝,古村落的印记可能要去画卷和书籍中寻找了。
Tips: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