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到川渝回家路(正定、石家庄)

标签:
隆兴寺凌霄塔澄灵塔须弥塔华塔 |
分类: 国内旅游 |
古城正定
正定县隶属于石家庄市,两地相距仅15公里,隔着一条滹沱河。比起被笑称最不像省会城市的石家庄,正定的履历显赫得更不像座县城。正定初建于春秋,兴起于唐,宋代升为河北中路首府,元时繁华极盛堪比杭州。留痕马可波罗的游记,备受乾隆帝赏识,更深得梁思成赞许。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如今正定古城新修复的长乐门(南城门)上依然嵌着“三关雄镇”石额。
从石家庄乘公交可达正定县城,一路街宽路平,人少车不多。正定古城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说,为游客了解正定提供方便也带来困惑。
正定地处平原,无山水风景可看,所谓“三山不见”之说,是指正定曾经的称谓恒山(郡)、常山(郡)、中山(县)。“九桥不流”的桥也非江河之桥,而是指隆兴寺和府、县文庙三地的三路单孔石桥,桥下是池水自然不流。
正定古城的精华在于古建筑,不足9平方公里的县城内,竟聚集着隋唐以来的建筑38处,国家级文物264件。“九楼四塔八大寺”分布于街头巷尾,无论在路边还是犄角旮旯,抬眼便可与古建对视,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九楼”,正定古城以城墙划界,围城的各方位分别建有四座城门楼和四座角楼,并在南门内建有一座阳和楼。如今能看到城门楼大多是近年修复或复建的,目前仅南门城楼、阳和楼开放。
“四塔”,指澄灵塔、凌霄塔、须弥塔、华塔,正定城最引人注目当属这四座高耸的古塔。
凌霄塔位于城中心的天宁寺内,始建于唐成通年间(860年-874年),塔高40.98米,为九层八角形砖木混合结构,形如楼阁。塔身分上下两部分,1-4层的全砖结构为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的,上面部分的砖木结构为金代重建。据说凌霄塔4-9层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在全国现存古塔中仅此一例。
须弥塔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的开元寺内,塔高约53米,唐塔风貌颇似西安大雁塔,实则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塔基上有八尊相貌威猛的力士。
临济寺澄灵塔,高30.47米,因塔檐装饰有青绿色琉璃,也称青塔。1933年梁思成考察正定时评价“这青塔在正定四塔中为最小一个,但清晰秀丽,可算塔中上品”。澄灵塔所在的临济寺是佛教五大禅宗之一临济宗的祖庭,至今香火不断。
华塔也称花塔,奇特的外观异常华美。华塔位于城南的广惠寺内,塔高33.35米,底层四隅各建一六角形亭状小塔,将主塔一至二层环抱,高低错落,主次偎依。花束型塔身布满精美的浮雕状壁雕,从下至上依次为力士、兽首、狮、象、佛、菩萨,布局参差错落、变化有致。梁思成曾惊叹其为“海内孤例”,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大寺”中的三座已消逝在历史烟尘中,现仅存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隆兴寺五座寺庙,其中隆兴寺被梁思成誉为“京外名刹之首”,跻身中国十大名刹之列。到正定的游客多半是冲着隆兴寺慕名而来。
隆兴寺迄今已有1400+年历史,原称龙藏寺,唐代改称隆兴寺。寺院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共有大小殿宇十余座,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组北宋木结构建筑群。寺内主要建筑分布于一条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和弥陀殿等。
摩尼殿,这座四面抱厦的建筑为隆兴寺现存古建中价值最高的一座,被梁思成认定为罕见珍例。殿中除明代“西方胜景”壁画外,还有一尊“五彩悬山倒坐观音”,亦称自在观音。
“倒坐”之说源于观音坐南面北,与大殿的坐向相背。左脚踏莲,右脚搭腿,双手抱膝,姿态轻盈潇洒,何曾见过如此轻松惬意的观音?这可是鲁迅眼中的东方美神。
戒坛,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的木结构部分为清康熙年间重建,石坛是明代遗存。戒坛是佛教僧众传戒和受戒的场所。戒坛建筑需遵佛教规制,并对寺院等级和规模有一定限制,普通寺院是看不到戒坛的。
隆兴寺戒坛内供奉的是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此种布局很少见。
慈氏阁,一座平面近似正方形的二层楼阁。慈氏即弥勒佛,弥勒是古印度语,意译姓慈氏、名阿逸多,意思是大慈大悲无人能敌。
阁内高7.4米的弥勒菩萨为北宋时期独木雕制。弥勒头戴天冠,着菩萨装,手作说法印,据说其形制为佛教中正统弥勒造像。
大悲阁,隆兴寺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主殿高35.5米。两侧的御书楼和吉庆阁以虹桥相连,三阁并立,气度不凡。
阁内一尊高19.2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矗立在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目前中国最古老且最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像。
毗卢殿,原为正定八大寺之一的崇因寺主殿,1959年迁建于此。殿的面阔、进深皆为五间,重檐歇山顶、青瓦覆盖、绿琉璃瓦剪边。檐下悬挂乾隆御书匾额。
毗卢,梵文“光明普照”之意,高6.42米的铜铸毗卢佛像为明万历皇帝为其母御制,千尊小佛托起三层四身相连的毗卢佛,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造像构思巧妙,造型精美独特,做工细腻精良,是件难得的明代艺术珍品。
龙腾苑,取自乾隆巡幸隆兴寺时留下的诗句“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法轮”。园林占地40亩,内有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北朝石造像、元代壁画墓和明代的许家牌坊、龙泉井亭等文物。不过,此苑非古建,是2005年增建的。
除了众多文物,正定近些日子被赋予新的头衔:
第一养码地。街上晃着些京城闲客,因健康宝被弹窗无法回京,寻一离京近、无疫情、物价低、有玩头儿之地静养七天,待“健康宝”和“行程码”正常后返京,我们到正定也是在等打开京城大门的钥匙。
逃离石家庄
在省会城市中,石家庄大概是最低调的。历史上就缺少存在感,甚至不及现在的下属正定。如今虽被中央政府确定为“中国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但身边守着两个显赫的直辖市,让石家庄怎么撑得起中心城市的大旗,只能是“之一”了。
记忆中的石家庄像个县城,那时它刚从天津接过省会城市的桂冠,虽地处要道却极少光顾。之后几十年中屡过而未停,这次是疫情把我们逼到石家庄。
在巴中被弹窗,申诉后顺利解除,故而麻痹了,没人告知解除弹窗3-5天后仍未返京会复弹(火车上道听途说)。边申诉边北上,因购买进京车票的资格被弹窗剥夺,选落脚点时,离京城近且交通便利的石家庄绝对占优。
桥西区暂安全,无聊中欣赏一下高大的火车站和颇萧条的街道。可能有人想改变城市的土气,盖起好大一片欧式建筑。运气不好,赶上疫情,不知会否烂尾。
申诉有了结果,一人解码一人被拒。好在最终都回到京城,一人居家一人酒店隔离。北京健康宝的弹窗3已成谈资,热搜、头条、小红书……,红遍各大平台。
后续:迫于舆论压力,北京健康宝的弹窗3在11月第二周改称“温馨提示3”,但作用未变。12月上旬因落实防控新十条而正式取消,进出京不再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