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2017-03-16 08:46:33)
标签:

苏州拙政园

江南古典园林

天泉阁、秫香馆

远香堂、倚玉轩

香洲

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2007年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拙政园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集大成者。风格疏朗,创造的山水亲和喜人,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哲学,是中国最典型的明代园林作品。同时,在中部花园山水处理上的伟大成就,“一池三岛”的格局成为了后世园林创作的范本,被世人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东园以田园风光为主,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保留的建筑很少,除兰雪堂外,还有芙蓉榭、天泉阁、秫香馆等。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此榭面临广池,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秫香,指稻谷飘香。此处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 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秫香馆为单檐歇山结构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远香堂位于中部,它既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又是拙政园的主建筑,园林中各种各样的景观都是围绕这个建筑而展开的。堂的北面是宽阔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荷花池。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

        远香堂是拙政园的接待厅,用于举行重大宴饮以及婚丧寿喜等活动,室内摆有华丽贵重、雕刻繁复的清式家具。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倚玉轩位于远香堂西侧临池,是四周带廊的三开间小轩,主向朝西,与旱船香洲隔水相望。倚玉轩东西朝向,与远香堂互为犄角,很好地烘托出远香堂的主体地位,实为远香堂的副厅。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倚玉轩内有一块灵璧石,置于室之中央,纵宽一米有余,放在木架之上,造型奇特,乌黑闪光,恰似天然的山水风景,游人每每路过此处,都会驻步轻轻抚摸石面,温润微凉的感觉,使人倍觉舒服。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倚玉轩与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侧面看“香洲”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荷风四面亭位于湖中岛上,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真是绝佳的风景点。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这是盆景园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苏州之行5——拙政园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