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一萱老师的信
(2021-08-19 07:36:14)
跟随一萱老师学习长达八年之久,可以说是良师益友。我从一张白纸到渐渐懂得教育的奥秘,这都源于一萱老师对我的启发和指引。
八年前,我从不知道教育是什么,我只知道送孩子上学,只想孩子优秀出众,却不知如何去培养孩子优秀之道。自从女儿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才关注到一萱老师,这些年我一直在一萱老师的教导下努力的去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去影响和教育孩子。以前我总会“言教”,不懂“身教”。通过一萱老师在讲座上、微信上、家长会上,我逐渐明白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于是我会带领孩子学习,记得在紫涵三年级的时候,我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半夜里看紫涵课堂书籍,那个时候我特别忙,白天和晚上都没有精力和时间,只能半夜爬起来看看女儿学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地方不足,我会一早起来一一讲给女儿听,一直到她小学毕业。所以我不再奢望孩子有多优秀,因为我懂得了只要每天坚持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孩子的品质会自然而然形成。
我会每天陪伴孩子阅读,陪伴孩子练字,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国学经典。我喜欢中华文字,喜欢笔墨情趣的构造,喜欢字里行间的优美,这些都离不开一萱老师孜孜不倦和不辞劳苦的教诲。记得一萱老师在二年级开始教紫涵整个班级书法,有一次我也去了书法室,看一萱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指导着孩子们的横、撇、竖、捺时,我就特别受感染,以至后来我学习书法坚持了两年,也能写出一二来,可算是小有书法心得。
在国学上,从一窍不通的我,到我对国学情有独钟的喜欢,都是在一萱老师教女儿六年之久,儿子两年之长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国学的魅力之处,或多或少学到了一点经典知识。如庄子的《逍遥游》,我是通过一萱老师的公开课去录像,加上紫涵背诵《逍遥游》,之后我又通过把一萱老师公开课《逍遥游》做到了美篇中,就这样,我差不多理解了逍遥游这篇章。算是学以致用吧,我把《逍遥游》中的“鲲鹏展翅“运用到了紫涵初一的班级中,设计了“大鹏展翅”字样和鹏鸟浪上疾驰直冲云霄的图案在班服上,在班级投票中获胜,并班级起名为“金鹏班”,为此我和紫涵自我感觉良好,小有成就。
我常和紫涵探讨一萱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的知识和品德,紫涵在中学生涯也因此落落大方,综合素养好,处事不惊不乍,不卑不亢。然,幸运的是,儿子焦梓翔也成为一萱老师的学生。很多家长还误认为我和一些老师是亲戚呢!正所谓近朱者赤,那时候紫涵班上的小班长在排练节目中竟然说我特别像一萱老师,说我神态和样子都像,我当时特别惊讶。依然如此,儿子焦梓翔转变也很大,从一年级趴在桌子上不听课,不张嘴读书,到现在对一萱老师,班主任刘老师生敬畏之情极深,他懂得了品质修养的重要性,也基本上能做到管理好自己,学习也认真了很多。
一萱老师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美好的相知过程,一萱老师教大家学习,我和孩子也一同教与学,达到了互相学习,促进互相进步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孩子的同时学习到了书法的妙处,获得了国学经典的能量,何乐而不为之。
我常感慨一萱老师的大爱和知识渊博,前几天梓翔在《我的老师》小练笔中写到:“我说的可是我的一萱老师,因为她知识丰富,像一本厚厚的书,厚的发黄。”梓翔解释道他是用“黄”来表达和衬托老师知识渊博,因为梓翔学习了一篇《我的“懒”老师》这篇习作,其实老师并不懒,可见梓翔对他的一萱老师运用了他所理解到的最崇高的评价,用“黄”、“厚”二字表达出他对老师的深厚之情。就在前天晚上,梓翔爸爸知道一萱老师做主播的事情,他也高度赞叹一萱老师有才华,有勇气,够胆量,能当主播不容易。这差不多是梓翔爸爸的原话,他为一萱老师的成功喝彩,他常听一萱老师讲解《论语》的语音,我也将语音合并转到我的家族群里,希望对我的两个姐姐和家人有所帮助,让他们也有所领悟,从而转变他们待人接物的观点,对世界认知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