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在微信里看到这么一篇文章——
———————————分隔符———————————————————
写在人福逆势涨停之时(注:作者为海通证券医药团队)
这几年到很多上市公司、产业论坛讲过课,从来没有一场演讲如此走心和酣畅淋漓。
周二下午发言时间比去年人福的千岛湖中期会议时更长。整整90分钟,行业观点之外,我讲了很多很多故事。恒瑞海正和华海,2004-2016曾经3个模样相近的公司,这12年走了完全不同的路。
而此刻人福,像极了2014年5月底部的华海。质疑铺天盖地,似乎做什么都是错的。多元化、像复星估值应该很低、制剂出口是个坑、医疗服务重资产,更不要提那些阴谋论。这些质疑,在2013年的5月达到顶峰,几年都没有改变。这也是压低它估值的核心原因。
但我们不能忽视,时代已变。曾经我们最喜欢的仿制药、注射剂、医药普遍狂欢的增长已经过去,而多年前人福在质疑中坚持的麻药、制剂出口、医疗服务、血液制品,成为了医药行业中最好的细分领域。前日凌晨3点起床做PPT,加入了一页讲我与人福的故事。从周老师09年3月的《无痛世界的诱惑》到11年我曾写过的《麻醉药草根调研》等系列再到13年的《我看人福十年》,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3年5月那一次人福股东会之后的随笔。直到今天,还有人说,我还保留了你当年那封邮件。
13年,市场对人福的质疑达到顶峰。有无数人和管理层说你们要止损海外业务,你们为什么不能像恩华学学专注,你们不能多元化,你们只要宜昌人福就好了其他全部卖掉,包括我。而13年4月当我写完华海拉莫三嗪报告、恩华深度之后调研人福写下《我看人福十年》之后,我终于明白3点:
1.基因决定人福注定不会像恩华;2.并购一定会做,但会有协同;3.制剂出口无论先驱还是先烈一定会干,华海拉莫三嗪第一朵花背后是7年的努力,为何我们一定要要求人福3年盈利?
演讲中我把这篇随笔的原文节选了部分投放在大屏幕一字一句的读了出来。能够感受到,现场近百名管理层都在望着我。我说这些年的质疑、管理层承受的压力,我感同身受。但是,资本市场真的是对的吗?如果当年,管理层真的如我们所愿,止损制剂出口、不做医疗服务、不投血液制品和医药商业,那是对的吗?只做宜昌人福,如何去面对医保控费降价等等行业巨变?又如何在2016年市场都关注制剂出口之时有重大突破?
所以13年,人福于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终于学会,如何做一名旁观者。一如国飞师兄文中写:“
我多年前做投资总监,年少轻狂,无知者无畏,经常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指手划脚,实际上公司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从来就没有因为你的意见发生过什么改变。就如一个人是很难被改变的,一个公司亦然。企业经常环境非常复杂,不在第一线的管理层,根本很难根据形势改变提出对策。我们提出的意见,99%不是废话就是错误的,1%也许有点真知灼见,但是,如果是一个好公司,它自然会意识到,对一个坏公司,再怎么提,也没有用。如果我提出意见,我就会想,公司如果按我的意见这么去做,经营方面就会如何如何。这往往是一厢情意的,而且会严重影响对这个企业的客观判断。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观察,持续观察!这是做一个“旁观者”的重要一部分。”
而今天,2016年7月26日,我站在这个讲台上,作为一个纯粹的旁观者,也作为见证人福从默默无闻到众星捧月再到无人问津甚至质疑遍地的分析师,再看人福未来5年,我确信这是一个长期底部拐点已现的好公司。麻药、血制品、医疗服务、制剂出口、医药流通,都是未来3年医药中最好的领域,而出口是未来能贡献巨大弹性的方向。拭目以待。
感谢管理层这么多年的信任。演讲完毕,董事长、总经理,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中层领导都说:讲得太棒了,也很感动。听你讲完,我们都打了鸡血,更有信心了
也感谢此前3周时间听了推荐就相当信任直接买入的客户,以及陪我跋山涉水来到武当山的股东。
希望演讲之后这一个涨停能开启人福未来3年走向白马之路。
此前多少场路演我反复讲过几百遍,创新药和制剂出口,会是中国医药产业能贡献巨大弹性的领域,只有在这样的领域,我们才能找到弹性。
——————————分隔符—————————————————————————
这是一个我并不相熟的卖方分析师写的,同时我也不是人福的股东,但不知怎么的,本与我无关的股票和文章居然突然让我热泪盈眶,仿佛找到了某种共鸣。这文字深深打动了我,质疑、坚持、收获,就仿佛受尽委屈的孩子得到理解,这种感觉我懂。
其实投资也是,和公司经营差不多。公司在既定战略下坚持,哪怕有时冒着短期的亏损、资本市场的质疑、股东的责难,并不时常被人理解。就好比投资,有时候顶着下跌持股,不是不怕净值回撤,而是有时候就需要那么点信仰去坚持。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靠投机取巧获得成功的人和公司,无一例外都要有那么一段众人不理解的时间内死扛,假如一个人或公司能随时被普通大众所理解,那他该平庸成什么样子。
我曾经写过一条微博“假如一个公司的所有缺点都是为了某种坚持,那么我就会接受它的所有缺点”,这条微博其实我是写给一家公司的,这家公司大输液起家,做到了全国毫无争议的第一,然后又巨资进行垂直产业链整合把60亿资金投向了抗生素原料药,并前瞻性地在环保上做了高规格的投入,同时,积极向创新药研发进军,每年的研发费用以大几亿计。市场质疑它,公司股价也整整四年没涨,但我从公司的公告、管理层的访谈中看到了坚持和决心,我认为这么一个有魄力有情怀同时偏执狂的公司不可能长期这样横盘,它一定有高波动的一天,而通过观察和判断,我越来越倾向于它会向上波动。
再比如华海药业,这是我之前在产品路演时反复提到的一个公司,我最看重的就是它领先市场十年在海外制剂出口的布局,十年的坚持也许一开始并不会有人懂,但只有在大家都不明白的时候才能悄然构建出强大的壁垒和优势,才能在某个时点到来的时候大家关注到这点才悄然发现原来它居然已经做了这么多了。
而投资,不就是应该和这样的公司为伴吗?未必要有很多人懂,但战略一定要稳定,态度一定要坚持,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所以,当每一个懂得坚持的公司取得某个重大成就时,我都会在内心由衷地替它高兴,即便我不是它的股东,乃至于热泪盈眶。
向每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牢守坚持自己的战略并死战到底的公司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