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晃”在2021

(2021-12-30 15:47:25)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2020年,面对突然而来的疫情,我用“挖塞”来表达那种郁闷和堵心;

2021年,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我只能用“晃”来表达那种观望、无奈和期待。

这一年,我们在忐忑和焦虑中经历许多:

01

  疫情已伴随我们整整两年,全世界确诊人数逾2.8亿,死亡人数已近550万。这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同盟国和轴心国都无法主导和预测胜利之日。

  这一年,美国从20年前发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的阿富汗撤兵,仅仅几周,塔利班武装卷土重来,这场战争到底谁赢了?谁输了?

  这一年,执政德国16年,在欧洲被誉为政坛常青树的默克尔终于卸甲归田。千秋功过任人评说,我则心存敬意,只愿她退休后花园春耕秋收,厨房浓汤香溢。

  这一年,在全球疫情满目疮痍的同时,德尔塔和奥密克戎频频从边境城市、航空口岸不断渗透,使国内疫情零星散发不断。我在岁末发文《疫情中尊重生命和人格的演绎》,从人道主义的角度阐述生命呵护、人格尊严、道德人格的和谐制衡和合理诠释。

02

  这一年,被拘押1028天后,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平安回国。无论各国舆论的“剧本”怎么解读,中国政府的强大外交实力在其中的作用显然,中国红的信念颜色值得骄傲。

  这一年,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和“肝病之父”吴孟超同一天撒手人寰。举国悲痛、万众悼念之时,感叹人生苦短,把梦想和时光奉献给事业的崇高。

“晃”在2021

  这一年,在我生日那天,令人怀旧的老锦江北楼好友欢聚,参加了我的自传体散文随笔《雪泥鸿爪》的新书发布。一夜未寐,补写了书外的《跋》:被自己的坦荡、自信、执着、坚持和文字所感动。

  这一年,针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临床创新和薪酬改革中的概念混淆和认识误区,我分别撰写《论高质量医院发展中的临床创新的亟待和误区》《薪酬改革的核心内涵是筹资保证和科学核定》,先后刊登在《健康报》上,观点得到业内和政府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

  这一年,我在复旦大学公卫学院卫生经济论坛关于医保DRGDIP的学术报告,被旁听的解放日报卫生记者称为“第一次总算听明白了”而长篇报道;医保的“灵魂砍价”和“救命药成了毒药”等社会热点,我分别在《新闻透视》和《夜线约见》侃侃而谈……。人不在职场,江湖仍有传说。

“晃”在2021

  这一年,《中国医院和专科排行榜》迎来第十二年颁布,回顾那成于创新行于坚守的历程,为品牌的创新基因、“F4”的激情、热血和理性而自豪欣慰。

03

  这一年,因疫情延迟了一年的奥运会总算在东京举行。清华学子杨倩的淡定、广西女孩全红婵的率真、、伊藤美诚对中国女乒的挑战、苏炳添成为中国第一个跑进10秒的飞人、举国体制受到质疑……,我一口气六篇《奥运即思》,一吐为快。

  这一年,中国的EDG电竞团队在英雄联盟S11总决赛夺冠。让我们在乒乓球、女排、跳水之外,还有一个项目可以期待世界冠军。

  这一年,没有外国著名交响乐团来沪演出,我居然会去欣赏《超然史诗》那样的电子乐团音乐会。这一年也是我走进电影院最多的一年:《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跨过鸭绿江》、《爱情神话》……

04

  这一年,云南有一群大象,一路向北几百里,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人类因疫情出行受阻的时候,对它们的放纵、照顾、呵护,让人羡慕、妒忌──没有恨!

“晃”在2021

  这一年的晚春,我也曾和卫生界摄影大咖去丽水让无人机在云雾缭绕的青山间翱翔,用相机把那似徽墨化开般的黛山和像薄丝缠绕样的白云摄下。

“晃”在2021

  这一年的初夏,我们也曾去大理欣赏“银苍玉洱”的冰清玉洁、蓝天碧海的交相辉映,看南诏民居的巷陌皆垒,在月亮宫内聆海听风。

  这一年,我也曾去新疆赛里木雪湖、吐尔查杏花沟、宁夏沙坡头和普陀圣山采风航拍,但常常因花期没到或天公不作美而怏怏而归。

“晃”在2021

  这一年,也曾趁疫情平稳的公出之际,航拍过曲阜的尼山圣地、武汉的黄鹤楼、贵阳的黄果树瀑布、博鳌的海的故事,但都是匆匆而过,没有慢时光的享受。

  这一年,我们仍会有几个老友,一起去崇明花博会、南京艺博园、汾阳和平官邸举杯邀月、聚首叙谊。

05

  这一年,郑州的大雨把地铁淹了,甘肃白银的马拉松因为严寒夺走好多鲜活的生命,天灾中总有人祸的阴影?

  这一年冬天,上海的断崖式降温达到30年不遇的零下8度,坐在地暖开得如春的阳台上,写下《童年的大冷天》,寂寞的寒冬中多了几份珍惜,沧桑的脸上多了一份坚毅。

  这一年,或因那边疫情不敢走,或因这里“星号”被嫌弃,常常窝在家中。于是青灯黄卷翻出日记,写下《中学时期野营拉练》、《阿拉上海闵行人》、《儿科医院“懵懂”地撞进医管之门》…,沉湎在回忆中。

  这一年,宅在家中的时间甚多,于是会按照几年前虚拟撰写的《老年烹饪乐》的菜谱,端午节西餐、中秋蟹宴……把过去以女儿为重心的烹饪转换为以外孙为中心的外公级别的烹饪。

  这一年,因为闲晃时间多,是我追剧最多的一年,谍战片、战争片、悬疑剧、职业剧……。甚至久违地写下了《流金岁月》和《星空下的仁医》的剧评。

“晃”在2021

  这一年的秋天,尽管疫情把精心安排的九寨沟航拍、太平山赏枫都搅黄了,但从家中小园的红枫、深坑酒店外的秋野、青西郊野的秋水、朱泾花开海上的猎枫,到华政园徇烂的杏黄杉红,不爽中寻一抹秋色迷醉。

  这一年,是我成年后打疫苗最多的一年:三针新冠疫苗、两针带状疱疹疫苗。还为了老年高敏打了三针达必妥单抗。只求身体健康、岁月静好。

“晃”在20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