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期宅思(一)

(2020-03-13 20:57:39)
标签:

杂谈

疫期中,我都在上海。毕竟是国际大都市,公共卫生和医疗水平都是国内一流,疫情治理和物质供应都有条不紊。但在互联网时代,有关此次疫情信息爆炸,让人常常夜不能寐,思绪万千,就写下几段:

01 岁月虽静并非美好

      02 跨国界的人道与抗疫百态

     03 该死的病毒何去何从

04  天灾炼狱的铭心警示

 

01  岁月虽静 并非美好

   静宅在颛桥的一个住宅小区内。原本有东西南北四个出口的小区,通往地铁站的西出口最早被封,最后除了北出口,其余三个出口都封了。每天睡到自然醒,在床上就打开手机,看昨日上海新冠肺炎确诊几例,仔细看疫情图,松江闵行发生的好几例都在新桥、虹桥,离我家还有几公里。

每天除了晚上一次倒垃圾,还有就是一日几次去小区门口拿快递。尽管疫情严峻,上海的物质供应和网购十分出色:门口的丰巢柜子早就因疫期供应繁多而不够用,居委会就在小区门口放几张大桌。快递小哥把快递放在桌上,用记号笔把顾客家的门牌号写得醒目,以使你方便认领;更有顺丰、百世等几家大的快递公司,每日一次送货车停在小区门外,电话通知你后当面送递。每天晨起下单的鲜鱼、海虾,早餐后即能送到,宅家做点心要用的黄油、奶酪、可可粉……,应有尽有。小区保安十分认真,即便看着你出门在进来依然迎头测温枪来一下,从不含糊,还要出示小区出入证;如你开车进来,必须打开后备箱查看,据说因有人藏后备箱串门喝酒被扒后,这已成为上海私家车进小区的常规检查。市民也都很理解,积极配合。疫期中的人们,或许是一直闷着的缘故,似乎变得寡言。很少有人喧哗,平时偶有的调侃和幽默也变得稀少。

小美自动烹饪智能料理机的新鲜劲已过,但疫期烹饪过的菜单已达数十个,而且学会爆香要放蒜瓣、葱姜、红烧要生抽老抽按比例加入,也知道冰糖、蚝油、豉油等用料的讲究。不得不承认,口味更加正宗,那时间、温度、搅拌力度都用智能计算过的机器人,确比我们这种非厨师的凡人技高一筹。而且回头想想它的原理,确是中华料理的精深演绎。每日下午茶的点心,从各种蛋糕、面包已演变成提拉米苏、热狗、奶酪塔。但每次忙碌完,当就餐时坐下,看着那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和点心,常常是感觉朵颐的激情一点都没有。

唯一能唤起亲情和快乐的是外孙来家小住。2岁半的他,刚上托儿所两个月,这次春节前放寒假,因疫情迟迟不能开学,这个寒假放得比暑假还长。他倒乐此不疲,从来没有过的父母、外公外婆整天陪着他。他楼上楼下的跑,屋里园内的疯,给一点互动就笑得那样的没心没肺……。偶然也会拉着我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道“外东(公),我们去万达广场坐小火车吧?”,告诉他外面有病毒,不能出去,小火车也都关停了。天真好奇的孩子,不断地问“为什么呀?”“为什么呀?”,我常常无语。

疫情中的上海,疫情中的家,那岁月真的静,是那种从来没有过的安静。过去,总想着有空闲时把自已早就买好的《敦刻尔克》的高清战争碟片看一下;总想着有了时间在家玩玩静物微摄。但疫情中尽管有大把的时间无法打发,但一点都没有激情去做这些。总有一种难言的忐忑在心中放不下,或许就像刚把亲人送进手术室在门外静候的患者家属那样的焦虑;或许就像虽说心大,坚强的任正非想起远在大洋彼岸的孟晚舟那样的无奈。胡兰成对张爱玲说的“岁月静好”的下句是“现世安稳”,没有国泰民安的宁静,哪有恬淡、美好的静好。

疫情中宅着的人们,总有一种郁闷、堵心,用上海话说叫“挖塞(wo s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