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森林赏秋观菊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随感 |
不知何时,总把赏菊与阴雨连绵、秋风萧瑟联想在一起,以为如此才能感受菊的意境和韵味。11月20日那个周三的阳光带来深秋罕见的炙热,没有一丝秋风。我们来到2019年中国菊花节的主场——共青森林公园。在这胜似春光的醉秋,我们尽情地享受着赏秋观菊的惬意。
位于上海浦江滩地的共青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的4A级国家森林公园。秋日中,那落叶满地的森林中,小火车轨道旁的黄叶、水边银杏与秋菊编织成的花墙把水岸染成灿黄一片。远看秋意浓,近看菊花艳,让人忘却了那是秋风萧瑟的深秋季节,秋的热情把我们引入了满园的菊韵。
进入全国各省市的展坛,五彩缤纷的菊花扎成各种造型的花坛,独具匠心的园艺师们把各色的菊花编织成各地文化的演绎:天津盛世华诞的祥和、北京以北海白塔和红柱廊亭营造的京韵、西安在蓝天白云下魔方和驼路的盛世长安、广州五彩缤纷的菊径中的蓝色小船……。在这里,秋菊千姿百态,美得销魂:她们或几十瓣紧紧簇拥,把羞涩的花蕊众星捧月般的团在中央,雍容华贵;或纤纤细叶自然垂下,把那花蕊像脸庞那样轻轻托起,尽显可爱;或数个花瓣肆意张开,似向日葵似地向你微笑,惹你停下脚步……。各种菊花联袂,在这展坛上倾诉着令人赞叹的花语。
真正的赏菊,是走进室内展区,各省市的参展团,把最精品的菊花与盆栽形式向游人展现,希望争得花魁之誉。紫云飞月、红衣仙女、秋洁晚红、清风月白、黄色月秀、盘龙圣火……,或雍容云端之姿,或高山流水之态,或蛟龙飞天之势,或百兽峥嵘之貌;那黄白相间、蕊如莲房的万龄菊,那瓣白如雪、蕊呈檀色的木香菊,最多的还是在阳光下耀眼的柠檬黄色的金铃菊,还有那洁白而大的喜容菊,她们像菊展中的领航者,引领着五彩缤纷的菊花尽情绽放。
更有精心花匠,把许多雏菊与山石、绿叶培育成菊花的原木盆景。红色或黄色的雏菊,似羞涩、似欢喜地爬满枝头,与那细小的花杆、嫩绿的叶子,以独特的造型将那份秋菊的雅致升华,让我情不自禁地吟起沈钧儒的《赏菊》:“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似奇艳出谁家?”
菊花,能跻身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不仅仅是其吉祥和长寿的象征意义,更缘于其高洁淡雅、清丽脱俗的菊韵。她淡雅的清香、亭立的花姿,尽显温文尔雅与端庄高雅。她在浓郁的秋景中不与红枫争艳,不与金桂竟香,默默无私地尽情绽放自己的生命;她在寒冬岁月中,不畏瑟瑟寒风,以本性的傲骨傲然挺立,等来更加艳香的梅花。百花众中,唯有菊花能绽放在瑟瑟秋风中,凋谢在冰雪寒冬中,成为横跨秋冬两个凉寒季节的花卉。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就是菊花这种低调、倔强个性的写照:“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菊的人流如潮,多是花甲、乃至耄耋之年的退休老人。他们或揣着相机,或带着蹒跚学步的孙辈,更多的是老夫老妻携手漫行,脸上都洋溢着悠然的笑容。于是我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回想诗人辞官归田的初衷,或许就是篱下秋菊的诱惑。菊花,是秋的精灵、秋的代言、秋的庆典。秋菊盛开的那一抹秋色,把回忆与相思放下,不屑岁月留下的许多因果,只兑现对秋的承诺,在秋日下把我们依然拥有的青春在秋的苍穹中尽情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