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丽江束河折戟记

(2019-05-27 09:58:40)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随感

丽江束河折戟记

2019419 从泸沽湖到丽江束河 宿吉纳居 420日返沪)

丽江束河折戟记

丽江束河折戟记


(10年前的束河照片)
 

清晨,告别了让我重温10年前走过的湛湖蓝天的世外桃源和流连忘返的泸沽湖。正午时分即来到了丽江束河。10年前的束河古镇,让我享受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那是一个纳西语称为“绍坞”,即“高峰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被誉为“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10年前与女儿在那狭窄而蜿蜒的古镇中行走,似乎是一眼穷尽的小巷,走到尽头突然有一个豁然开朗的转折,那些幽静居所中的曲线,记录着我们两人慵散的踱步,也记录了那个时间我们共度的徘徊。当时我描写的束河是那样的:倚窗而坐,天边是雪山祥云;人们在石街古桥边悠闲;阳光照耀着那象征生命的水车;窗下的雪山涧溪似乎在洗涤忙碌人们的凡尘。这里,有人们需要的喧闹和狂舞后的轻松和升华;这里,有我们渴望的悠闲和亲情倾诉。

丽江束河折戟记

丽江束河折戟记

丽江束河折戟记
    傍晚,当我们再次走进束河,想寻找那份“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的宁静和悠闲时,却发现时过境迁,束河已变得我几乎不认识:束河镇的街道两侧,到处是商铺,尽管有红灯笼等中国元素点缀,但现代音乐吧的霓虹灯、吆喝声,再也没有10年前“人在水边走,水在路边游”的幽静。满街都是个性、打扮得很艺术范的画家在给游人画像,或是许多歌手在灯红酒绿中扯着嗓子怒吼或无病呻吟般地哼唱,而这一切都以收费为前提而使束河的空气中微微地散发着一种挥之不去的铜味。10年前到处可见传统染织、铜铃等纳西民族风情的小店,而今市场的竞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把纳西先民都已挤走,纳西风情似乎已在束河消声灭绝。到处都是打着网络热词的现代休闲和喧闹的酒吧和餐厅;我寻思着:10年前那个穿着红色大襟长袍,默默织着粗布的纳西姑娘不知现在何方?(上图)

丽江束河折戟记

丽江束河折戟记

我们一行人,想找个以轻音乐为背景音乐的酒吧,结果被一次次地告知:酒吧就是那种高分贝的环境。在多次被婉言谢绝和怏怏退出后,最后只能在一个仍然有驻场歌手的露天餐厅,找一个远在角落的平台,以求离那高歌中的歌手远点。看着古镇夜幕下如织的游人,听着满街喧闹的歌声,我发现该重新理解“有一段时光叫丽江:不在晒太阳,就是在酒吧,不在酒吧,就在去酒吧的路上”,再也找不回10年前静静地坐在咖啡吧的角落,品尝着普洱茶的回味,看着午后斜阳在桌子上慢慢变化着阴影角度的时光;再也找不到千年古城中神秘的纳西文化和驼队骡马穿越窄巷的悠扬驼铃声……

丽江束河折戟记

丽江束河折戟记

夜深人静之时,我支起三脚架,揣着照相机,总想找回一点旧时回味。终于发现,那每天用涧水洗涤的五花石街仍然是束河百年历史沉淀的象征,那被万人的脚步磨平的铮石,在幽暗的灯光下,诉说着无可奈何的沧桑变化。我执着地想象:倘如依然是纳西居处,而不是今天所见的商铺林立,炊烟悠悠升起,女人结伴在涧边洗衣,孩子在屋檐下嬉戏,骡队偶尔从街边走过,小黄狗在远处懒散地躺着,那是如何一番景象?我将摄影作品凑成九宫格,写下“丽江束河的夜晚,已没有当初的纯朴、悠闲和祥和,堕落成一个已经没有纳西文化的现代时尚休闲地”在微信朋友圈贴出,仰天长叹后落寞入睡。

丽江束河折戟记

丽江束河折戟记

第二天凌晨,想着中午将告别丽江返沪,揣着那在泸沽湖曾经航拍许多出彩照片的无人机,希望以10年前不曾尝试的“上帝之眼”能看见束河的与众不同。然而,无人机升空以后,发现古镇灰白色的屋顶俯瞰而去,杂乱无章,毫无在地上行走时那迷宫般的迷人。看来在海边、湖畔、叠嶂地彩林中频出佳片的无人机,对束河也吝啬地不予恩赐。

丽江束河折戟记

我慢慢地走回束河标志性地的四方街广场,折向那10年前让我连连称奇的青龙桥。青龙桥建于400多年前,中轴线正对玉龙雪山余脉的聚宝山。古桥宽4.5米、高4米,全部由石块垒砌、青龙桥边的柳树如烟如纱,仿佛绿色的波浪不断地涌向桥面,这是束河八景之一的“烟柳平桥”。

丽江束河折戟记

丽江束河折戟记

想着2天来束河的万般不爽,摄影和航拍也不甚如意,好不容易看见“烟柳平桥”的旧景,自以为从凤凰城到泸沽湖已能熟练操作无人机的我,于心不甘地在四方街的台阶前坐下,再次把无人机起飞,慢慢地贴着那二层街屋的屋顶,飞向屋后的青龙桥。我自信地在手机屏幕上遥控着已从我肉眼视野中消失的无人机,相信第三代的大疆御2无人机遇到障碍会停止移动的功能,拨着推杆将那无人机慢慢后移,突然,只见无人机镜头前一片绿叶扑面而来,遥控器上显示“无人机失联”。不好,无人机撞上河边的大树摔了!我本能地站起向青龙桥方向奔去,刚跑几步,已被磨得光滑的石街让我重重摔下,而那双手因为捧着遥控器和手机不能撑地,顿感遥控器和石板把右手狠狠地挤压,一阵剧痛。我爬起继续前赶,青龙桥岸边已有人指着河边的涧溪,一个当地的老翁和老妪站在溪边,指着清水中静静躺着的无人机。更有好心小伙附身帮我把无人机捞起。在频频感谢众人之后,庆幸无人机还在,因为购买的“大疆随心换”保险,只要飞机残骸还在,就能以旧换新。这时才举起右手,只见紧握遥控器的右手食指和小指已肿如胡萝卜,疼痛钻心。

当我写下这篇博文时,已是折戟束河一个月之后。捧起已经返新复回的无人机,右手的疼痛隐隐仍有。总结几条:自以为轻车熟路之时,往往是折戟危险之日,自信是闯祸的前兆;相信广告和说明书宣传,总要付出代价,事实证明大疆御2遇障碍制动是有盲区的;本能的反应,往往是不理性的。女儿那句话令我无地自容:“已经掉了,为啥还要奔,人怎么跑得过飞机呢?”。好吧,好自为之,且玩且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