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2018-06-04 21:24:31)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随感

从审美疲劳到又见天堂的克罗地亚印象

2018418日 从布莱德镇到萨格勒布 29日游拉斯托克和普利特维采湖

 30日到杜布罗夫尼克)

 

谈及克罗地亚,我首先想到的是穿着橙白格子衫的克罗地亚足球队,出现了像苏克那样俊帅、球艺高超的球星,在世界杯屡屡有惊人表现;其次是克罗地亚雇佣军,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格子军因此创造的领带已成为当代服饰的起源,至今奥地利等国长期雇佣克罗地亚人作国防军,不少王宫卫兵要求招克罗地亚人。其它,我对克罗地亚几乎一无所知。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走进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还是让我有点出乎意料。与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的小镇式或精致完全不一样,萨格勒布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古老城市。走进山下的圣·史蒂劳大教堂,高耸入云,十分雄伟,旁边是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红瓦圆形的洛特尔萨克塔。穿过多格克莱市场,来到山顶的老城,著名的中世纪时代的圣·马克教堂就在眼前:那屋顶上由佩奇瓷砖贴出的彩色图案,让人想起克罗地亚的臂章和国旗,而那格外的鲜艳和净洁,让人不由感叹古老建筑材质的优秀和克罗地亚自然环境的保护。站在山顶上,俯瞰圣·史蒂劳教堂及其周边许多各种巴洛克建筑的红色塔式屋顶,将一个中欧古城的活力和生机向世人展示。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进入萨格勒布老城时,由艺人穿着中世纪克罗地亚的民族服装,拄着拐杖、推着古老款式自行车、吹着牛角号、大声吆喝…进行巡游。艺人们对要求合影来者不拒,欣喜应允,更无世界各地景区艺人合影收费的事情,平增不少乐趣。但由于7天从希腊、佩奇、卢布尔雅那,那欧洲城市几乎千篇一律的教堂、市政厅、集市三部曲,让人已经开始有一种审美疲劳。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离开萨格勒布,即发现克罗地亚田野有很多裸土,建筑较为破旧,与我们前几日走过的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有很大差距。车行2个多小时,来到科拉纳河与斯卢尼契卡河交汇处的一个小村,叫拉斯托克。刚进村口,即看到有一断崖,崖上河水落下成一排瀑布,从瀑布上望去,发现瀑布上有房屋。拉斯托克村许多房屋下有流水,隐约可见木轮,上有小磨,所以被称为水磨村。整个村庄在水流的沙洲上,屋前屋后都可见流水,户户有桥、家家有磨。以此奇境为素材,奥地利作家海米托创作出小说《斯卢尼的瀑布》。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从水磨村车行半小时,即来到普利特维采湖国家公园,由于其由十几个不同大小的湖泊组成,被简称“十六湖”,许多中国人把其比喻为“欧洲的九寨沟”。实际上是一个位于二个山脉之间峡谷中的堰塞湖,因湖水中含有矿物质和水生生物,形成一种郁绿的梦幻色彩。16个湖之间,都有瀑布连接,这些瀑布大小不一,常常宽达十几米,在青山绿水中丝丝缕缕、飞流而下,形成比其它瀑布更多的柔美和秀丽。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或许由于“欧洲的九寨沟”的比喻使我的期望值过高,或者那松软的沙路和湖边杂乱的树木与刚去过的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那溶洞的旅游设施差距过大,十六湖那相对单调的湖色和四周杂乱的树木,无论湖的颜色、多彩和旅游设施和九寨沟都不能相比,甚至使我怀疑将其比喻为“欧洲的九寨沟”的游客是否真的去过九寨沟?世界上许多原本不错的东西,如果给予了不恰当的比喻,往往会让期望者平添几份失望。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当我们慢慢地驶近克罗地亚的最后一个旅游点——杜布罗夫尼克时,所有的审美疲劳和有所失望一扫而尽,让我想起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想看看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去杜布罗夫尼克吧”。当我们刚刚走到山前,已被亚得里亚海面那郁绿的海色、港湾边依山而建的红瓦白墙的建筑所吸引,海边许多白色小艇林立的桅杆,构成了一幅与爱琴海相似的油画般的海岸风情,只是希腊的蓝白色被克罗地亚的红白色所替代。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杜布罗夫尼克是一个克罗地亚被波黑隔为飞地的港口城市。那里风景绚丽,主要是蓝得呈郁绿色的海,与呈齿状曲线的绿色海岸线附近的星罗棋布的岛屿融为一体,在地中海纬度的明媚阳光照射下,形成一种让人惬意无限的旖旎风光。杜布罗夫尼克老城,是一个突向亚得里亚海岬上的一个古城,四周城墙高耸,里面的建筑具有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数百年的沧桑,使这个城市留下许多故事和历史见证。如织的游人,或象我们那样乘上缆车俯瞰全城,享受一眼尽收拉古萨王国和杜城全貌的悠闲;或走上城墙,以那不同角度的红瓦湛海完成各种构图;或就在城堡出口处坐下,诠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内涵……。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从克罗地亚经波黑再进入杜布罗夫尼克飞地的入关口,导游指着跨海处的建筑工地,告诉我们:中国城建已开始建造飞越亚德里亚海湾的跨海大桥,克罗地亚飞地将与本土一桥相连;而从波黑过境时,入境官员告诉我们,李克强总理与波黑总统就“一带一路”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国公民进出波黑享受免签优惠待遇,顿感无限骄傲和自豪。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五)

在杜布罗夫尼克的另一令人感动和浪漫之事,好友小F君,携夫人亦从德国进行巴尔干半岛自驾游,特意为了我们的行程安排在杜布罗夫尼克相见。当我们乘坐缆车到达杜城最高点时,已在那儿喝着咖啡等待了2个多小时的小F君与我们在异国他乡相拥相聚。傍晚,我和夫人到达他们住宿的海边5星级宾馆露台上,看着远处漫天红霞的落日余辉,露台边克罗地亚老夫妇与海边年轻情侣的剪影让人联想翩翩。我们四人举杯时我告诉小F君:“记得吗?今天是我们34周年的结婚纪念日”。当年的男傧相恍然大悟,我们把在异国喜相逢的合影放入童年好友微信群时,远在美国费城的Z君写上“海外相聚,海滨把盏,好浪漫,好任性啊!34年过去了,爱情依旧,友情依旧,风采依旧!”。一个让我难忘的特殊日子,为我们这次巴尔干半岛之游留下了难忘的浪漫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