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再被职业性开会的快感

(2016-12-13 09:40:23)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卸下公职已经数月。与一些人的不习惯、寂寞孤独不同,我有一种近似愉快或舒服的感觉。仔细究其原因,可能与不再被职业性开会有关。

开会,既召集若干人议事或者多人聚集于一室处所议事。开会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和解决某个问题或若干问题。

从小到大,记不清开过多少会:幼儿园的运动会、少先队(红小兵)的班会、中学的团组织生活会;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一味要追回被文革耽误的青春岁月,似乎是我印象中开会最少的四年;进医院后的晨会、病例讨论会、职工代表大会……,那时我似乎对开会并不反感。

随着走上仕途,既所谓进入管理层,开会越来越多:不同级别的不同组织、不同行业的不同单位,都要开会;作为代表开会、作为领导开会、全体员工开会;面对面的开会、背对背的开会、后来发展到视频和网上开会;在本地开会、去外地开会……似乎无人不开会,无处不开会。于是,我对开会的反感越来越强烈,不得不开会的郁闷也越来越严重。

我对开会的反感和郁闷,主要原因可归纳为“被”和“职业性”。原本我并不排斥开会,我自己也常召集开会:记得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成立伊始,我连续召集了专家咨询会、院长座谈会,出台了至今仍被捧为中国医院最早和最大样本量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作为上海卫生信息工程执行副总指挥时,我一个人走遍18个区县,召集了各区县的分管领导、发改委、财政、卫生局、信息委等职能部门,编织成了全国最大、覆盖全市500多家医院的健康网……。然而,我发现并非所有人都把开会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人把原本应该由职能处室和分管领导决策的事情放到会上来,为了由别人来担当;有人把涉及复杂的人事、利益、风险的问题放到会上来讨论,为了规避自己的责任;于是你就无奈的“被”决策、“被”召集开会。更多的是还要参加许多你认为不需要开的会:中央或市委开了一个会,分明报纸和媒体报道得明明白白,却往往层层开会、各条系重复开会,再读上一遍;有些会,如周会、月会、年会,不管有没有内容,到了时间就开会;你是一级领导,基层的会议希望你到一到场,讲几句话,以显得你重视,于是你就“被”参会……。而这一切会议,尽管你有千种不爽、万般不愿,你还得必须参加,因为那是你的职务和职业使然,说白了,就是你坐了这个位子、拿着这份薪酬,你必须参加这些会。

退职了,尽管我依然会开会:我们一起研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概念和中国发展模式;我们探索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和政策制度设计……,我快乐地去开我喜欢的会。我因为已经没有职务职业的约束,再也不需要参加那些“被”与“职业性”的会议,甚至可以潇洒地回答“不参加”、“我有事”。那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的愉快或者很久都比较郁闷而获得解脱的感觉,心理学上被称为快感。过去常将这个词用在某些原始的、生理的满足,实际上,精神欲望的满足,才是更高层次的快感。

于是,想到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实际上,追求思想上自由和人格独立是大多数人,甚至所有动物向往的境界。面对许多生活设置、命运安排,如果能从浑然不觉、安然处之中超脱出来,象那只特立独行的猪那样,冷静、独特、潇洒,依然可以得到许多人的宠爱。当然,我个人认为,不能象那头猪那样最后去学那象征权利的汽笛声叫,最后必然引来杀身之祸,即使狂奔逃走,还是成了长了獠牙的野猪。一个追求自由、崇尚宽容和善良的人应该比聪明的猪更加理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