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2014-10-27 22:19:56)
标签:

文化

分类: 游记随感

随着徐志摩的脚印在康桥体验悠久文化和青春气息

20141021  剑桥游览  BA824飞都柏林宿Blanchardstown皇冠酒店

 

尽管剑桥大学是世界著名学府,但中国人一谈及剑桥,都会与徐志摩联系起来:正是由于当初音译把剑桥译成康桥、剑河译成康河,康桥在中国人的心中成了剑桥的爱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更是以其诗人的情怀,把那康桥的美丽、浪漫渲染得让每一个人心动。

走进剑桥,发现剑桥与牛津有很大的不同:牛津大学似乎是一个座落在古老的牛津镇上的大学,在古镇的路边、巷底座落着各个学院,而学院更象古堡,把牛津的经典、传统、贵族气质演绎得淋漓至尽。剑桥似乎是一座融入剑桥大学的城市,剑桥大学的各个学院,以其风格各异的建筑遍布整个剑桥,一条蜿蜒幽雅的剑河将其连接,绿荫和参天的古树、围绕着学院而建的居所和街镇,使剑桥显得更为开放、自然,到处渗透着与时代节奏更吻合、洋溢着更多活力的魅力。

深秋的剑桥,天气多变:晨起时还是多云天气,一会儿阴雨绵绵,行走在古老学院那空无一人的庭院和长廊内,能体验出那种当初徐志摩为婚姻束缚与心眷所向的矛盾忧愁;瞬间,太阳从乌云后露出笑脸,将那一抹金黄泼向国王学院那被青藤、红藤缠满的黄色建筑和门前的绿茵之上,沿着康河穿行在那迷人的康桥、神奇的数字桥、玲珑的叹息桥畔,那秋色让人陶醉,不由感叹,徐志摩林徽因这样多情的才子佳人在此情此景中,那种缠绕终身的精神归属和痴情深意,似乎也是自然造物、命运所赐;当秋风吹来,把满地的落叶卷起,那金色的林荫大道让我留下难忘的光影,似乎听见风中传来徐志摩第三次离开康桥时,在理想、爱情迷茫中对康桥深深眷恋的吟诗声……

穿梭在剑桥大学的学院间,被其悠久的教育文化深深吸引:那是一所创建于1209年的古老大学。想着中国名校还在忙碌着百年校庆时,对剑桥、牛津800多年的悠久教育历史,从心底里肃然起敬。难能可贵的是,尽管政治动荡、战争烽火、宗教纷争同样充斥着整个英国历史,但剑桥大学几百年如一日,以独立创新、时代精神、执着办学,涌现了象牛顿、达尔文、霍金这样的伟人和9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谓丰碑林立。看着牛顿的苹果树、康河上的数字桥、徐志摩的诗碑……,听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我们几乎以一种膜拜的虔诚在进行着一种类似朝圣那样的洗礼。

剑桥城内,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街镇的栏栅上,到处悬挂着印制得很精美、五花八门的学生社团的广告纸,其下面是一辆辆锁在栏杆上的自行车,这几乎成了剑桥大学的一道风景线。康桥的石路上,到处是骑着自行车的大学生,时而有放课时涌出的成群学生。伦敦街头那老年绅士和职业少妇的穿着在这里不现,除了几个西装革履的教授外,满街都是穿着休闲体恤和时装、背着双肩包的少男少女。那脸上自信的微笑,把那一代天骄的青春气息,使每一个走在剑桥的人被深深感染。想着徐志摩在康桥情系林徽因的时候,正是21岁的少男和16岁的少女,那种浪漫和情愫,能释放出多少文学和艺术灵感?正是康桥的美景和青春气息,造就了中国一对空前绝后的文学和艺术大师。

离开康桥之际,我没有再次吟诵徐志摩的那首诗,我甚至不敢挥手。我怕失去在这里对悠久教育文化的崇敬,依恋不舍这里令人回味的青春气息。徐志摩曾经留下浪漫情史和绝美文字的康桥,令我终身难忘!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