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芜湖“药房重返”折射的是什么?

(2011-11-16 10:34:42)
标签:

杂谈

分类: 医管手记

近日证实,曾被作为“医药分开”四大模式之一的芜湖市8家公立医院的药剂科,由原先的全市统一的“药管中心”重新划归原先医院管理。究其原因,传说纷纷,说医院补偿不到位、利益难断、药事服务需要、员工薪酬差异等等,但其折射的,实际上是公立医院“医药分开”的概念、内涵、模式选择和要素保证。

医药分开的概念,不是狭义上的医学与药学专业上的区分,而是医院和医生的诊疗与药品销售在经济活动上的分离。其内涵,是针对医疗费用和药占比过高、医院通过药品加成以药养医的情况,通过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达到降低医疗费用、规范用药行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理想目的。

医药分开的模式选择,纵观国内外,无论是美国基本不设门诊药房、医院拥有药事服务和住院药房模式;还是德国严格医药分开、药房与医院完全剥离;乃至韩国强制关闭医院门诊药房导致的医师长达10个月之久的大规模罢工……,都提示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和医生的利益关系,同时维持医院药事服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全世界医药分开改革的共同点。反观我国医药分开的试点模式:以药房托管、医院与医药企业收益分成的“南京模式”;以政府组织招标采购并配送的“宣威模式”;以政府举办、药房剥离的“芜湖模式”,以及全国各地正在探索的药品收入收支二条线、医保预付等多种模式……,利弊各异,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由于对医药分开的内涵和要素的忽视,尚有许多结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类似“剥离后重返”“医药藕断丝连”、医生和药剂师积极性受挫、医院药事服务质量下降等现象。

群众收益、补偿完善、良性激励是医药分开理想模式的三大要素。医药分开的目的是让患者的药价负担真降而不是虚降,通过支付方式改革、药品零加成、集中招标配送、加强药品管理,最后一定要让患者的药费负担有所下降。任何只顾及医院与药品企业利益再分配、政府与医院收支管理平衡、而老百姓药价负担没有明显下降的医药分开,都违背了医药分开改革的初衷与真正内涵。医药分开、药品零加成或者药费费用下降后,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调整劳务价格、医保预付结余留成等多种方法,完善因药品加成取消后的医院补偿机制是医药分开成功的基础。某些补偿不到位、因医药分开影响医院发展的政策,最后导致滞缓不前、甚至走回头路是其要素保证缺失的必然。切断药品销售和医院医生的利益链后,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让医务人员具有合理用药、降低费用的积极性是医药分开改革成功的关键,应该建立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成本核算为基础,与收入脱钩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激励医生降低费用、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保证药剂人员编制待遇不变、激励他们进行药事服务、处方点评等工作积极性,才能避免“剥离后重返”的闹剧重演。

总之,或许芜湖药房“剥离后重返”有其诸多理由和原因,但根据医学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理论和历史沿革中理清医药分开的目的、内涵、分析各种模式的利弊得失,制定符合行业和本地实际情况的政策,从各个环节中落实群众受益、医院补偿到位、医生和药剂人员良性激励的要素,医药分开改革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